水門橋阻擊戰發生在1950年12月1日至7日之間,屬于長津湖戰役的一部分。事實上在長津湖戰役開始前,志愿軍第九兵團已經成功將該區域的美軍陸戰一師和美步兵七師31團(即所謂“北極熊團”)分割包圍,一場殲滅和反殲滅的斗爭便在長津湖地區展開。對美軍來說,要想避免被殲滅的命運,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盡快逃離該區域。
長津湖戰役剛開始不久,位于新興里的“北極熊”團傷亡慘重,處境十分不利。在團指揮所即將被攻破的時候,“北極熊”團的艾倫·麥克萊恩上校團長向臨近的美陸戰一師發出求援信息。
長津湖附近地圖
在接到長津湖對岸的北極熊團的求救信息時,陸戰一師的師長奧利弗·史密斯少將已經在部署全師的撤退事宜。麥克萊恩上校的求援信讓他更加為自己部隊的命運擔憂。在略作考慮之后,史密斯決定不再向新興里地區派出一兵一卒。
并非史密斯見死不救,而是他根本就沒有時間也沒有力量再來營救“北極熊”團。部隊越早撤出,就越降低被志愿軍殲滅的風險。但在接受美國隨軍媒體的采訪時,這位美軍王牌師的師長為保顏面,依舊嘴硬:我們不是在撤退!我們是在換個方向進攻!
但史密斯心里十分清楚,即便是撤退,恐怕也沒有這么容易了。事態發展驗證了史密斯師長的擔憂。即便是憑借著諸如飛機坦克的開路,美軍的撤退也十分緩慢,到處都是志愿軍的埋伏和阻擊。美軍白天攻下的陣地,夜里多半會重新失去。激烈的拉鋸嚴重滯后了美軍的行進速度。戰斗最激烈的一天,陸戰一師僅僅向南艱難挪動了不到五百米。
奧利弗·史密斯少將
在陸戰一師南撤的道路上,有一個關鍵的所在——水門橋。
水門橋位于長津湖南部古土里以南約六公里處,橋面架在兩個山體之間的長津湖水庫引水管道上,寬度不到十米,橋下即是萬丈深淵。這是美軍南撤的必經之路。沒有橋,美軍裝備的坦克和輜重車輛將無法通過。如果水門橋出了意外,陸戰一師一萬多名美軍將難逃被殲滅的命運。
水門橋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志愿軍當然也十分清楚。12月1日,早在美軍先頭部隊還未到達橋頭的時候,由志愿軍20軍派出的爆破小分隊已經將橋梁炸毀。在接到橋被炸毀的消息后,史密斯命令工程營以最快的速度,重新修復了橋梁。此時,陸戰一師的各部已經向古土里地區靠攏,隨時準備過橋。
因受到志愿軍晝夜不間斷的襲擾和嚴寒天氣所限,美軍的過橋速度極為緩慢。12月4日,水門橋再一次被志愿軍派出的爆破小分隊炸毀。為保萬全,小分隊還將水門橋附近的所有可以用來修筑橋梁的材料全部炸毀。
被炸毀的水門橋
12月5日,史密斯接到美第10集團軍軍長阿爾蒙德的命令:盡快撤退到咸興地區。史密斯心急如焚,命令工程營再次搶修橋梁。在美軍工程營的拼死努力下,水門橋再次貫通。重新搭建的鋼木結構的橋體勉強可以讓美軍車輛通行。為了防止志愿軍的破壞,美軍派出了一整個坦克營,超過40輛坦克外加大批美軍士兵在水門橋周邊地區組成環形防線,確保水門橋不再發生意外。
對志愿軍來說,情況萬分危急,一旦陸戰一師通過水門橋,再穿過黃土嶺,以我軍的速度和兵力,想再追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總部制定的圍殲美軍的計劃將付諸東流。由于美軍加強了對水門橋周邊地帶的防守,志愿軍組織的多次突擊都以失敗而告終。更令人揪心的是,前線攜帶的用來炸橋的炸藥已經被用光了。再對水門橋進行第三次爆破看似已經不可能了。
就在前線志愿軍望洋興嘆的時候,一支由幾十人組成的志愿軍突擊隊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不惜一切代價再次炸掉水門橋。這支隊伍來自于志愿軍27軍80師240團3營7連(“鋼七連”的原型),連長叫姜慶云。
戰斗英雄姜慶云
姜慶云的突擊隊在數百名志愿軍戰士的掩護下,反穿著棉襖,攜帶著炸藥,以必死的信念向水門橋展開猛攻。由于沒有重火力的掩護,在這次突擊中,姜慶云和他的戰友們死傷慘重,但最終達成了目的,水門橋第三次被志愿軍炸毀。這次炸橋,突擊隊直接將水門橋兩側的橋基炸毀。一般認為,毀掉了大橋的基座,即便美軍工程營的能力再強大,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水門橋了。
望著空蕩蕩的斷崖,史密斯陷入了絕望的焦慮當中。由他所率領的陸戰一師,自創建以來從未打過敗仗。這樣一支美國的“英雄部隊”,怎樣才能避免全軍覆沒呢?史密斯在漫天的飛雪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用現成的橋梁技術,使用成品的鋼梁進行分段架設,然后空投到水門橋。
史密斯馬上向美軍總部發報,請求按照自己的想法再次搭建水門橋,幫助陸戰一師撤離長津湖。
12月6日,美軍C-119大型運輸機將重量超過1噸的8套M2型鋼梁和其他建橋所需材料,通過巨型降落傘空投到的美軍陣地。這批成品鋼梁是日本三菱重工按照美軍的需要連夜趕制出來的。很快,水門橋第三次貫通。美軍開始組織過橋。
通過水門橋倉皇撤退的美軍
等志愿軍反應過來,一切都為時已晚。美軍第三次成功架橋,深深震撼了志愿軍。志愿軍怎么也想象不到,橋竟然可以從天上飛來。
12月7日,在美陸戰一師以及其他美軍殘部一萬多人和一千多輛坦克和輜重車輛完成撤離后,為了阻止志愿軍的追擊,美軍炸掉了剛剛架設的大橋。
至此,水門橋阻擊戰的故事結束了。陸戰一師能夠逃出生天,不是因為志愿軍沒有意識到水門橋的重要性,而是美軍的現代化工業水平,已經完全超出了當時中國軍隊的認知極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