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在上市9個月以后,全年累計交付了13.5萬輛。
作為才剛入局的新勢力新人,小米這般成績無疑刷亮了全行業的眼睛。
雷軍對此直言,「我們任務從最早的7萬輛,提高到10萬、12萬,最后13萬輛,這絕對是奇跡!」
事實上,小米創造奇跡的不只有SU7,還有去年底登場的SU7 Ultra。
從亮相開始,小米SU7 Ultra原型車就打破了紐北賽道四門車圈速記錄。
到了當下,小米SU7 Ultra量產車又成為了上賽最速量產車。
接連打破紀錄的小米,似乎已經無人能擋了。
2023年底,小米召開汽車技術發布會,率先揭秘造車三年以來的各種黑科技。
其中,官方亮相了轉速高達27200rpm的HyperEngine V8s自研電機。
當時雷軍強調,這是全球最高轉速電機,并且還喊出了「兩年內行業領先」的豪言。
到了2024年,雷軍再透露,“V8s電機在年底上車,性能非常猛,它是為賽道準備的。”
不難發現,小米已經下決心要通過刷圈來奠定江湖地位了。
去年7月,小米正式發布SU7 Ultra原型車,同時宣布將于10月征戰紐北賽道,并提出在10年內成為“紐北最快四門電車”。
「我們小米的目標是什么?我們要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車廠。」
「既然要成為全球前五,就要有勇氣站在世界巔峰的賽道上和全球頂級車企正面對決?!?/strong>
「全球車企都是在哪里證明實力?答案是紐北!」
雷軍,親口道出了到紐北刷圈的原因。
當時小米指出,“挑戰紐北圈速計劃”將分為兩步走。
首先,在2024年10月使用原型車,挑戰紐北非量產圈速榜。
到了2025年,再用量產車型正式沖擊紐北量產圈速榜。
原本,小米想一舉取得名震天下的刷圈成績,但無奈去年底在正式測試之際,由于降雨原因導致了過程并不順利。
除去賽道路面濕滑以外,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還被落葉遮擋了速度傳感器,由此觸發牽引力控制系統主動降低扭矩,以致拖慢了成績。
盡管如此,憑借著V6s+雙V8s的三電機組合,有著1548匹最大馬力和1.98秒破百實力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還是打破了紐北認證紀錄。
“6分46秒874”,沒有完全使上勁兒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車依舊成為了紐北賽道最快的四門車。
小米表明,之所以拿出原型車來刷圈,目的是為了設計一個更苛刻的驗證環境,以保證量產車的成功。
其中,原型車的動力、熱管理系統和關鍵的扭矩矢量控制軟件,都將在量產版本上得到保留。
此外,小米SU7 Ultra量產版還配備了賽用級碳陶瓷制動盤,最高耐熱溫度超過1300度,且重量和耐久性都較之普通鋼剎車盤更具優勢。
在此基礎上,新車還搭配了前6后4活塞制動卡鉗、閉式雙腔空簧和高性能阻尼可變減振器,以全副武裝來保障操控水準。
得益于此,小米SU7 Ultra百公里制動僅為30.8米,并且可在180-0km/h制動測試里連續10次不衰減。
劍指性能巔峰的小米,這把毫不留手了。
雷軍表示,限制小米SU7 Ultra速度的,是沒有讓它發揮極速的賽道。
在此其中,新車所配備的93.7kWh寧德時代麒麟Ⅱ賽道專用高功率電池包亦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著5.2C充電倍率和897V峰值電壓的麒麟Ⅱ賽道專用高功率電池包,其放電功率可高達1330kW。
此外,即使只有20%左右電量,該電池的放電功率也能達到800kW。
顯然,為賽道而生的小米SU7 Ultra,全方位準備好了。
去年底小米說了,SU7 Ultra量產版即將挑戰全國專業賽道。
近日,該車就以2分9秒944的成績,刷新了上海國際賽車場官方認證圈速紀錄。
而在此之前,該記錄保持者是保時捷Taycan Turbo GT,其曾在去年10月創造過2分11秒28的最佳成績。
雷軍對此表示,「這不意味著我們就超越了保時捷,在我心里,保時捷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車,保時捷依然是我們學習的標桿!」
在某種程度上,從小米入局造車以來,它和保時捷可以說是“相愛相殺”的一對。
始終以保時捷為學習標桿的小米,目前已在風頭上基本蓋過了前者。
當仁不讓的小米,更想著拿SU7 Ultra來一戰封神。
小米的“封神”,此前已在SU7的銷量上得到了實現。
作為沒有人看好的純電中大型轎車,小米原先給到SU7的全年交付目標也只有7.2萬臺。
但2024年下來,超13萬輛的累計成績,外加中大型純電轎車銷冠、20萬以上轎車銷冠的頭銜,都早已讓小米SU7成為了市場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4月小米SU7啟動交付之際,雷軍曾這樣說到——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相信很多年后大家肯定還記得這一天,小米汽車正式登場?!?/strong>
「中國智能汽車的行業一定會改寫,中國將誕生像特斯拉一樣的車廠?!?/strong>
如今不到1年時間,小米已經取得了改寫市場格局的戰果。
雷軍說過,小米的目標就是把性能做到一兩百萬油車的性能,然后也基本做到一兩百萬油車的配置。
其中,有著酷似保時捷Taycan姿態的小米SU7,更進一步稀釋了過去豪車的形象價值。
對此,理想汽車設計總監本?鮑姆在受訪時談到,在中國,一輛保時捷Taycan的價格大約是160-180萬人民幣。
「小米汽車與它外觀相似、續航相當,充電速度相同甚至更快,但價格只有22萬人民幣?!?/strong>
「如果你原本是保時捷Taycan的客戶,現在看到路上跑著2萬輛小米汽車,它們擁有比Taycan更強的性能,而價格卻只有六分之一,那么你可能就會動搖。」
「這個時候的保時捷就只剩下品牌價值,而不再有產品價值?!?/strong>
不得不說,去年保時捷銷量同比下跌28%至5.7萬輛,這跟小米SU7的出現也脫不了關系。
今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突破2萬臺,連續4個月站上了2萬+的臺階。
同時,小米SU7也是當月唯一一款銷量超2萬輛的中大型車。
面對小米汽車2025年實現30萬輛銷量的目標,SU7注定仍將發揮出核心骨的作用。
乘著這般不可阻擋的勢頭,加上以保時捷為代表的傳統豪車開始集體遇阻,定位高階的SU7 Ultra也將迎來極佳的登頂機會。
早早放出售價的小米SU7 Ultra,毫不掩飾要挑戰超豪華車市場的決心了。
小米直言,「性能比肩保時捷、科技緊追特斯拉、豪華媲美BBA,這就是SU7 Ultra的目標?!?/strong>
于是,除去在硬核科技方面上強度以外,小米SU7 Ultra還在內外飾方面下足了功夫。
車頭加入霸氣的超大前鏟,尾部定制了超大固定式碳纖維尾翼,且全車一共有17處部件采用碳纖維材質打造,小米SU7 Ultra的下料可謂不計成本。
再者,新車提供帶主動側翼支撐的運動座椅,座艙里大面積采用Alcantara面料,以及在不同位置加入了Ultra專屬徽標。
點燃用戶情緒價值的超豪華車身份特征,小米SU7 Ultra都一一準備到位了。
在此基礎上,該車還有著可街可賽的產品特性,以及力壓保時捷圈速紀錄的實力加持。
售81.49萬的小米SU7 Ultra,無疑想再一次做到“感動人心”。
目前小米SU7 Ultra制定的價格,跟同樣主張三電機高性能的Model S Plaid完全一致。
雷軍坦言,之所以這樣定價,是因為小米一直把特斯拉和保時捷當作標桿。
「以前,大家都是講“更好的產品、更便宜的價格”。」
「現在SU7 Ultra絕大部分都領先于Model S,這次我們想嘗試做“更好的產品,一樣的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上個月特斯拉在亮相煥新版Model Y時,官方高調寫出了“盡情對比”的字樣。
對此,雷軍也沒讓著特斯拉,他回復說到“好的”。
顯然,在小米SU7銷量成功超越Model 3之后,向來主張低調的雷軍,也不再對特斯拉客氣了。
來到小米SU7 Ultra以后,他大概率還想要一步登頂,捅破傳統超豪華車市場的護城河。
「在車圈,我們是小弟、是新來者,我們什么都沒有,就想把人家桌子掀翻、顛覆?我覺得這個不現實?!?/strong>
「我覺得SU7的成功,取決于我們對自己能力的準確認知,而且我們有勇氣先守正再出奇?!?/strong>
雷軍,這樣總結了SU7的成功之道。
雖然雷軍一直把對外姿態放得很低,但在小米SU7上市還不到1年時間,后發的SU7 Ultra就接連打破了各項圈速紀錄。
不難想到,小米還是把“顛覆對手”的目標給到了內部。
在此基礎上,雷軍更是喊話,今年SU7 Ultra要賣1萬輛。
要知道,去年國內整個純電超豪華車市場的體量還不到1萬輛,而當下小米SU7 Ultra就想憑一己之力去達此成就。
毫無疑問,這把小米想成為超豪華車市場里的“Game Changer”,徹底扔掉以往有關小米品牌低端的帽子。
如果順利達成,雷軍真要被封為“雷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