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進港大道快速化改造的消息,在南沙掀起一陣風~
南沙進港大道(亭角立交~南沙牌坊段)改造工程全長約4.89km,改造范圍起于亭角立交,止于南沙牌坊,采用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速度為60km/h。
主要包含廣澳高速跨線橋、進港大道穿山隧道、鳳凰大道節點跨線橋、蕉西路下穿隧道等,合計總投資9.8億元。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大山乸穿山隧道節點。
原以為是苦等多年的大山乸隧道終于要來了,讓不少黃閣的市民感到高興。
但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出現了反轉,此隧道非彼隧道!
2月19日,南沙區建設中心發文向公眾披露了更多具體的信息,招標計劃里的“大山乸穿山隧道”實際為“進港大道穿大山乸隧道”,只有部分隧道下穿大山乸,而非網傳從悅方城處,向南下穿大山乸森林公園,最終連接進港大道的所謂的“廬前山南路隧道”或“大山乸隧道”。
南沙進港大道(亭角立交~南沙牌坊段)改造工程
項目范圍示意圖
可以看到,官方辟謠公布的線路走向與部落發文的線路基本一致,并不是網傳的大山乸隧道。
目前,該路段為雙向4車道,由于靠近山體,路面狹窄,道路需限速40公里通過,一不小心就可能吃罰單。
但是該路段恰好與南沙大道,黃閣南路以及高速進出口相匯,限速40公里讓不少司機抱怨駕駛體驗不佳。相信改造后,將顯著提升這段路的通達程度、水平和通行質量。
只不過,如此一來,居住在黃閣悅方城一帶的居民又得失落了,未來進蕉門區府辦事還是得經過一個大彎。
原本滿心期待的大山乸隧道,再一次放了鴿子
問題來了,大山乸隧道未來還會建設嗎?難道將未遂而終?
事實上,早在去年1月15日官方對外的答復中就曾透露,大山乸隧道因涉及到生態環保方面的問題,開發利用需要經過嚴謹的論證,動工時間尚不確定,將研究進港大道大山乸段整體改造的可行性。
目前進港大道大山乸段改造已提上日程,對比尚在“PPT”階段的大山乸隧道,已經是NEXT LEVEL。
另外,雖然「進港大道穿大山乸隧道」和「大山乸隧道」都會下穿大山乸,但無論是從施工難度還是項目審批上來看,進港大道大山乸段改造都遠比新建大山乸隧道更為高效、經濟。
不過黃閣市民也無需太過灰心。
在去年10月9日的官方答復中也提到,市南大道及鳳凰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建成后,將會有效縮短黃閣鎮到蕉門中心區、明珠灣起步區的出行時間,進一步提高黃閣鎮群眾的出行體驗。后續,我區相關部門將結合南沙區開發建設時序,適時開展大山乸隧道建設工作。
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市南大道和鳳凰大道快速化改造后同樣能滿足黃閣市民快速通達蕉門、明珠灣的出行需求,因此短期內不會建設大山乸隧道,而是會在未來某個更加合適的時間點啟動。
只是,這個所謂合適的時間點是什么時候呢?部落覺得,十年內都未必有戲....
你認為進港大道大山乸段快速化改造后,大山乸隧道還有建設的必要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