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持續迭代和戰略新興產業升級加快,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全新質態的生產力,已經并將繼續深化社會勞動分工,催生新產業、新行業和新業態,創造新職業和新崗位,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和新的就業形態,對就業供給等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面向新質生產力發展,高校的人才培養也在不斷求變,迎合社會需求和產業升級培養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供給的適切性和有效性。既要主動調整學科專業布局,以便從根源上提高畢業生與就業行業、就業崗位的適配性,也要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的知識和素質結構。
而在這一方面,湖南工商大學已經走在了湖南省高校的前列。
近些年,湖南工商大學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選拔方式到培養模式等方面進行系統改革,初步形成多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湖工商卓越類人才培養招生班級數量、人數、覆蓋專業數量均居于全省之首。
從這一現實情況中可以挖掘到很多訊息,一來說明該校的特色人才模式涉及的專業類別豐富、招生人數可觀,為更多想要進入的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和機會;二來無論是專業設置、特色模式實行都需要配套的辦學條件、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而湖工商能夠在卓越類人才培養上省內領先,側面也體現了該校的辦學實力出眾,具備領先優勢。
舉例來看,湖工商實施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開設了三個層次的卓越人才培養班,持續探索交叉融合卓越人才自主培養模式,一是成立湘江書院、開設“鴻班”,聚焦培養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推動“數智+”人才培養改革的再升級;二是開設了院士卓越班,探索學科交叉貫通、專業跨界融合的多元的本科精英培養模式;三是開設卓越班和卓越工程師班,培養卓越創新人才和具備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等。
目前,湖工商共有湘江書院“鴻班”5個,智慧管理、數字經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12個方向院士卓越班62個,5個方向數智卓越班9個,3個方向卓越工程師班6個,從班級類型、開設數量、專業方向等方面為更多考生提供了機會。另外,就讀于這些特色班級的學生也能夠獲取更優質的學習資源和實踐平臺。
比方說,近期24級湘江書院鴻班的50多名師生,前往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人工智能市場調研實踐活動。在麒麟瑞安,該班級學生在企業通過對湖南歐拉生態創新中心的全面了解,更深層次理解了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趨勢,還與企業工程師深度交流。而在行深智能學生還觀摩了企業的研發技術和創新技術,觀摩了自動駕駛車輛的檢測過程,并親身體驗了無人機的自動駕駛技術……
以上這些體驗、學習、交流、觀摩的過程,既能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體驗后激發對所學專業和人工智能行業的深度興趣,也能讓學生“走出課本”,更加直觀感受相關技術和創新,從而將理論與實際生動聯動,促進后續的專業學習。
綜合來看,湖工商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既是學校充分響應國家對“新質生產力”緊迫的需求,從而轉變人才培養方案的舉動,更是讓更多學生從培養端就按照“緊缺人才”的樣本而成長,最終在就業市場上能夠主觀選擇多元的行業、崗位,因此如果各位考生也想成為“新質人才”,手握更多主動權,那么湖南工商大學就可以實現各位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