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路邊有許多收費停車位,其中大多由公眾公司管理。說實話,我不知道市內(nèi)有多少路邊停車位,但知道停車的收費標準。
在我的認知里,在路邊停車一小時,最多只要8塊。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停車一小時,卻被公眾公司收取了10元停車費。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聽我說。
下班后,因為和朋友約在河西梅江附近吃飯,于是我驅(qū)車來到這里。
17:26,我把車輛停在增江道路邊的一個停車位,然后吃飯去了。約一小時后,我返回,看到車窗上放著一張停車繳費單。
繳費時,我看了看停車時長,顯示58分鐘,馬上到一小時。必須趕緊交費!
誰曾想,我竟然要交10元的停車費!
考慮到停車馬上要超過一小時,我沒有絲毫猶豫,迅速交了費。但是,這個費用合理嗎?停車一小時,為什么收費10元?
事后,我確認了這里的停車收費標準:每半小時3元,半小時一計費。也就是說,我停車1小時,停車費是6元。那么,10元停車費是怎么回事呢?
我又看了看停車時長,頁面顯示:17:26:48入場,18:26:59離場。難道我的停車時長超過一小時了?
而支付頁面顯示,我在18:25:51成功付費,停車時間為59分鐘,不足一小時!可見,我只停車1小時,但我卻要為此支付10元車位費。
至此,我真想一頓輸出:停車一小時要我十塊錢,憑什么!情緒歸情緒,好在我還保持著理智,必須搞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我又仔細看了看收費標準:
18:00之前,按時計費,每半小時3元;18:00之后的夜間,按次計費,每次4元。
也就是說,18:00之前,雖然停車33分鐘,但我被收取了6元停車費;18:00之后,我又被收取了4元停車費。
至此,我可算搞明白了這10塊錢停車費的組成。但老問題還沒解決:這合理嗎?停車一小時,為什么收費10元?
要知道,我停車1小時付費10元,是被按小時和按次數(shù)這兩種收費標準疊加收費,憑什么?!
此時此刻,我只想說:老百姓停車太難了!讓我意難平的是,我每次都主動付費,從沒拖欠過公眾停車的停車費,誰曾想竟被它如此對待!
在天津,我早就耳聞一件事----車主停車很難。比如,一些車主寧愿把車輛和停車位并行停放,也不停放在車位里。
如今想想,這中間難道都是車主的問題嗎?
有人說,一些路邊停車位的收費標準比景區(qū)的還要貴;還有人不認可路邊停車的收費行為。
把車輛和停車位并排停放的做法,我想,是在表達一種“無聲”的態(tài)度。希望這能引起有關(guān)部門重視,真正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可喜的是,市里對停車位已有規(guī)劃:到2035年,市內(nèi)的停車位將達696萬個。
在規(guī)劃停車位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應(yīng)同步解決停車收費、停車管理的問題。
因為停車難的問題,不只是有沒有地方停車,要知道,停車的服務(wù)也非常重要。
相信隨著停車位規(guī)劃的推進建設(shè),不再發(fā)生我所遇到的停車收費問題。
當下,我希望公眾公司能給出一個合理解釋:
憑什么要疊加計費,讓人一小時付費10元!
你說,我停車1小時,應(yīng)該被收費10元嗎?公眾公司又應(yīng)該向我收費多少呢?
期待小伙伴們給我一些建議,也希望大家都能規(guī)范停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