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兩架小型飛機19日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附近發生空中相撞,導致至少2人死亡。
大家看到這條新聞是不是麻了,已經分不清是新聞還是舊聞了吧?自從2025年開年至今,美國就各種飛機事故不斷,這到底怎么回事……
咱們先大致捋一下從1月1日到現在的美國飛機事故(不完全統計,都是基于有媒體公開報道的事故):
1月2日,加利福尼亞州富勒頓市飛機墜毀:一架小型飛機在起飛后不久墜毀,撞毀一家家具制造廠的屋頂,造成至少2人死亡,20人受傷。
1月28日,阿拉斯加州埃爾森空軍基地,一架F-35戰斗機訓練演習時墜毀,飛行員成功逃生。
1月29日,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一架載64人的龐巴迪客機降落時與載3名軍人的 “黑鷹” 直升機相撞,墜入波托馬克河,67人全部死亡。
1月31日,費城一建筑密集社區,小型醫療飛機墜毀引發大火,7死19傷。
2月1日,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地面碰撞:一架威斯康星航空的飛機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與一輛牽引車發生碰撞,導致牽引車司機多處受傷。
2月5日,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地面碰撞:一架日本航空的客機在降落后滑行時,與一架等待除冰的達美航空客機尾部發生碰撞。
2月6日,美國軍方承包的偵察機在菲律賓南部墜毀,機上4人全部遇難,還砸死一頭水牛。
2月7日,美國阿拉斯加一架飛機失聯后墜毀,機上10人全部遇難。
2月10日,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機場地面碰撞:一架里爾噴氣式飛機在降落后偏離跑道,與一架停在停機坪上的灣流G200公務機相撞,造成至少1人死亡,多人受傷。
2月17日,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飛機事故:一架達美航空的飛機在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緊急迫降,機身“底朝天”翻轉并起火,造成21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
2月19日,亞利桑那州馬拉納地區機場空中相撞:兩架飛機在亞利桑那州馬拉納地區機場上空相撞,造成2人死亡。
就問你嚇不嚇人?
為什么會這樣?美國不是先進的航空大國嗎?
關于這些事故的原因,因為每一起事故都有其特殊原因,且通常而言航空事故的調查周期都很長。但知名美媒 NBC Chicago 5 在談到頻繁的航空事故時,還是指出了一個重要因素:空管人員短缺。
觀點認為,特朗普政府解雇數百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雇員,打亂了人員配置。此外,造成空管人員短缺的原因還包括薪酬缺乏競爭力、工作班次長、培訓強度大以及強制退休。
一些民主黨人對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現在不是解雇那些修理和操作超過74000臺安全關鍵設備(如雷達、導航設備和通信技術)的技術人員的時候”,“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缺少800名技術人員”。
當然,對于民主黨一方的指責,特朗普政府那邊也毫不示弱。早1月29日的“黑鷹”軍用直升機撞客機的事故發生后,特朗普就曾將空中相撞事件歸咎于機場所依賴的“過時”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
而力挺特朗普的馬斯克也曾在2月5日表示,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將對美國空中交通管理系統進行安全升級,而“空中交通管理”是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職責。
美國交通部部長肖恩·達菲也證實這一消息,稱馬斯克的團隊將“參與幫助升級美國航空系統”。
此外,也有一些觀點認為,航空事故增加與氣候變化有關。《國家地理》 2024年7月的一篇文章稱,惡劣的天氣越來越影響航班。研究強調,強風、急流和更頻繁的風暴導致的亂流使空中旅行更加顛簸。還有越來越多的報道稱跑道被淹,地面溫度升高,這導致飛機起飛更加困難。盡管如此,這些變化尚未對事故或死亡人數產生重大影響。
無論如何,美國如此頻繁的發生航空事故,其根本解決的途徑絕非兩黨的互相攻擊,而是切實從航空專業層面去厘清原因,做好預防工作。
盡管各大媒體的報道中交通專家們都在一遍遍科普“飛機的事故率依舊遠遠低于其他交通方式”,但由于近期航空事故的頻繁發生,民眾正在對美國的飛航安全失去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