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秦代置縣,隋朝建城。位于山東半島西南部,東臨黃海,南依嶗山,是青島的門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經過浴血奮戰、所向披靡,為即墨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第一次解放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即墨的日本鬼子撤至城陽火車站集中。但是,城內有偽軍、偽警察、偽縣大隊以及入城不久的宋玉泉部,一些鄉鎮反動武裝也聚于城內,總數在3000余人。我軍由北向南逐步消除了劉家莊、牛齊埠、信村、段村的外圍據點,逐步形成對即墨城的包圍。
聶鳳智
賈若瑜
夏侯蘇民
8月26日黃昏后,膠東軍區第五師第13團(師長聶鳳智,團長夏侯蘇民)擔負主攻的任務,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賈若瑜)部隊助功。當信號彈騰空而起,突擊隊隱蔽地越過城壕溝,破除了鐵絲網,對城西北角城墻實施了大量炸藥,進行爆破,隨著幾聲巨響,炸開豁口,我突擊隊員奮力搶占突破口,敵人立即反撲,登城的戰士將敵人頂住,敵人再反撲,再頂住。一直堅持到后續登城部隊,敵人急忙增加兵力,調整陣容,敵我雙方相持,我多名戰士犧牲。
團長夏侯蘇民與團政委孫同盛
在敵我相持不下的時候,預備隊第五師13團3營又投入戰斗,打退了敵人的反撲,順勢沖進,擴大戰果,一路沿城墻直取西門,一路沖進城區展開巷戰,敗敵退至廣場、南門,逐漸失去抵抗能力。最后,在我強大的攻勢下敵人紛紛繳械投降。這次攻城戰斗歷時不到3個小時,將守敵3000余人全部消滅,即墨城被攻克,我軍因重任在肩主動撤離。
第二次解放
許世友
鄧龍翔
1946年6月9日,在山東野戰軍第五師師長聶鳳智指揮下,攻克膠縣城。13日,又揮師攻下高密城。同時,南海軍分區獨立1團也向藍村守敵國民黨山東保安16旅李得元部發起進攻。經過三晝夜的激戰,于9日攻克藍村,殲敵2000余人。為擴大戰果,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令南海軍分區部隊以及警4旅(旅長鄧龍翔)8團乘勝追擊,于一周內再殲據守即墨城之敵。
即墨城守敵是國民黨暫編12師第2團,以及山東保安15團,即墨、萊陽、海陽三縣的保安隊、還鄉團,共達2000余人。
根據地形和掌握的情況,研究制定了作戰方案。南海軍分區獨立1團擔任主攻,以城西門為突破口;另派出小股部隊在城南、北佯攻。警4旅第8團從城東、城東北作為助攻;南海軍分區特務營、騎兵營為預備隊;即墨獨立營埋伏在廟頭一帶,負則警戒、打援,阻擊青島、城陽方面的援敵。
13團使用的“老黃牛”
13日黃昏后,南海軍分區獨立1團2營為第一梯隊,該營5連為突擊隊負責爆破城門直接攻城,信號發出,在重火力的掩護下突擊隊沖至城門下,隨著巨響,城門被炸開,突擊隊員沖了上去,搶占甕城。由于甕城寬且長,敵人防守嚴密,甕城墻壁有許多暗孔,敵人用重火力封鎖,我重火力不能有效地發揮,使進入甕城的突擊隊員進退不得,完全暴露在敵人的殺傷范圍之內。
突擊隊員幾次反擊末能奏效,被迫撤出,我方傷亡較大,許多戰士犧牲。在萊陽的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得信息后,急令第五師13團,配以軍區炮兵馳援。13團1營加上2營5連以及15團2營在13團團長夏侯蘇民的率領下,日夜兼乘,奔赴即墨城。
我軍第二次攻克即墨城(資料圖)
15日22時10分發起總攻,15團2營于城東南在炮兵的火力掩護下,炸開城墻架設云梯。13團1營炸開南門,南海軍分區特務營從城西、北、警4旅8團從城東助攻。短兵相接,戰斗激烈??墒窃陉P鍵時刻,由于我方彈藥不足,掩護火力中斷,敵人趁機反撲,我傷亡倍增,眾多戰士犧牲,只得撤出戰斗。這時,膠東軍區獲悉國民黨54軍已在青島登陸,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為避免損失,令撤出戰斗。事后南海軍分區立即進行了總結和分析。
16日凌晨我部隊進行了埋伏,8時許,敵飛機進行火力偵察。同時,出動一個團由城陽增援,當進入伏擊圈內,即遭我南海軍分區部隊的迎頭痛擊,敵狼狽退回。
守城之敵見我部隊連夜撤退,飛機低空偵察勿見我軍蹤影,于是決定棄城向青島逃竄。13時許,守城之敵約2000人,從南門沿青煙公路向南而逃。我城南埋伏的部隊在指揮員的一聲令下,各種武器同時開火。敵人遭突然襲擊,亂作一團,連滾帶爬,爭相逃命。在我強大的攻勢下全部繳械投降,即墨獨立營隨即占領縣城,整個戰斗歷時4晝夜,于16日16時勝利結束。
第三次解放
譚希林
1949年4月22日,南京被我軍占領,山東大部分已解放,只剩下青島、即墨以及長山列島。譚希林率中國人民解放軍32軍、警4、5旅和地方武裝向即墨守敵發動進攻。
國民黨青島第十一綏靖區司令長官劉安祺在即墨、嶗山設立了三道防線并重兵防守。在敵人設立的三道防線中,國民黨50軍以8個團兵力配置在田村、馬山、南泉、城陽、陰島(紅島)一帶,重點防守城陽,控制馬山。國民黨32軍以255師駐守即墨,763團守靈山、上疃,764團守訓虎山、大廟山,756團守后王疃,755團守鐵騎山,重點防守即墨,控制靈山;國民黨青島保安旅配置在煙臺山、盟旺山、蓮花山、四舍山、鰲山衛一帶,重點防守即墨東部。
人民解放軍收復靈山的報道
5月3日,戰斗打響,我警4旅一路于靈山北坡一字排開;一路從靈山東側包抄至靈山前。山上的敵人見大軍壓境,無力抵抗,放棄陣地,丟掉輜重向上疃據點逃竄。當追至南林戈莊村時與遇敵增援部隊704團以及綏靖區警備旅一部相遇,我軍隨即搶占有利地形,向敵人猛烈射擊,敵人倉足應戰,目標全部暴露在曠野之中,我部隊將敵包圍,在我部隊的攻擊下靈山逃敵和增援部隊全部被消滅。
劉安祺
5月4日,我32軍94師以280團為主攻團,向上疃守敵發起攻擊。敵人駐守在營上村以南的榴彈炮向我攻擊部隊攔阻射擊,第十一綏靖區司令長官劉安祺又急調7個團,向上疃壓來。我283團正面阻擊,打退數倍敵人的進攻,同敵人展開白刃戰,保住了陣地。5日拂曉,第十一綏靖區司令長官劉安祺又急調4個團,增援上疃,我警4旅進行阻擊,在彈藥耗盡的情況下,準備石塊,收集彈藥,在我部隊的阻擊下,使敵人不能前進一步。
11日,我32軍95師以284團占領上疃西側的宋化泉村,敵人發現我占領宋化泉村,妄圖奪回,在敵我反復爭奪中,我傷亡很大,很多戰士犧牲。后續部隊及時投入,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一鼓作氣奪下上疃。5月19日,全線發起猛烈攻擊,殘敵南逃,上疃戰斗結束,殲敵2000余人。上疃戰斗結束后,西路由我32軍95師進攻馬山,奪取城陽;中路我32軍94師攻取營上,奪取即墨城,東路由我警4旅進攻盟旺山、蓮花山、四舍山等即墨東部。
25日,駐營上的第十一綏靖區獨立旅2團團長韓福德深知國民黨大勢已去,即率部起義投誠,于是,城以北的屏障全部掃清。城中守敵見我來勢兇猛,即棄城向青島方向逃竄。
人民解放軍解放即墨城的報道
26日凌晨,東起四舍山,西至南泉全部由我軍占領。這次戰役,共拔掉據點20多個,擊潰4個團,全殲2個營,爭取3個營和1個連起義投誠,即墨全境解放。
本文作者為魯青抗戰史研究專家張成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并添加圖片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