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學
各家醫院眼科和視光學門診
又迎來了大批
檢查視力、重新配鏡的學生族
寒假里
玩手機、看視頻
成為生活常態
一些孩子近視度數飆升
成了家長的一樁心事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市五官科醫院)視光學科副主任醫師陳志還發現一個趨勢——近視防控關口前移了。
“不少家長因為學校檢查視力建檔發現孩子有近視傾向或遠視儲備不足,就帶孩子來咨詢。特別是問OK鏡、近視控制框架眼鏡、低濃度阿托品的家長非常多。”
一天最多開出700支阿托品
李女士的女兒今年11歲,寒假還未結束,近視度數就上升了100度。“醫生,除了配戴OK鏡,需不需要點阿托品眼藥水?有沒有什么產品可以讓孩子治好近視?”李女士詢問。
“目前市面上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逆轉近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手段來延緩近視發展,控制度數進一步上升。”陳志醫生說,孩子可以配戴OK鏡或者近視控制框架眼鏡來控制度數。由于李女士本人也是高度近視,她的孩子可能會受到遺傳影響,因此也可以配合使用低濃度阿托品,但要注意隨訪,并觀察是否有副作用。
低濃度阿托品
作為防控近視的手段之一
問世以來備受家長關注
陳志介紹,該院從2017年開始臨時調配低濃度阿托品,高峰時期一天能開出700支藥水。在上海,保守估計約有30%的孩子使用過低濃度阿托品。
上海市五官科醫院院長周行濤團隊做了很多觀察研究,整體上阿托品安全有效,且有控制近視的循證醫學證據,但前提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做好定期隨訪。
“國際上認為阿托品濃度為0.05%及以下都屬低濃度。盡管濃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副作用也隨之增加。”陳志表示,低濃度的阿托品一般副作用如瞳孔散大、看近稍模糊、輕微畏光等。該藥不是對所有近視患者都有效,會有一部分孩子用下來沒有效果,還有個別孩子對此藥過敏。
陳醫生坦言,阿托品并非近視防控“神藥”。家長要求開阿托品,醫生都會明確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副作用等相關信息,優先考慮使用其他光學鏡片手段來防控近視,比如角膜塑形鏡等。如果這些光學鏡片能在矯正視力的同時,有效控制近視發展,就無需再增加阿托品。當單一治療方法防控效果不盡人意時,會將低濃度阿托品納入治療方案,即采取聯合治療方案。
對于阿托品的使用年齡,指南規定為4周歲以上。陳醫生建議一般從學齡期,也就是6周歲開始更為合適。
哺光儀安全性未得到確認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12歲,近視2年。不過這兩年近視度數控制尚可,一只眼睛50度,一只75度,但散光度數較高。
去年,小區里的鄰居向她推薦了一款能控制近視的“神器”——哺光儀。
對方宣稱,這款產品專門針對戶外活動不足的孩子,因為紅光“可以彌補日常曬不到的日光”,孩子度數不高的話,甚至有可能徹底摘鏡。張女士半信半疑,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發現哺光儀非常有爭議,網上說好說不好的都有。
“對方說可以免費試用一個月,之后可以租也可以買,租的價格是每月800元,買的話是一萬多元。我把產品拿回家試用,過了一個月,兒子自我感覺是好了一點,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但是視力檢查指標沒有變化。”張女士說。
“有孩子因為使用哺光儀導致視覺細胞受損,這種產品是不是‘智商稅’?”張女士詢問醫生。
陳志醫生表示,門診經常會有詢問哺光儀的家長。作為專業眼科醫生,并不會向家長推薦哺光儀,因為在近視控制和弱視治療領域,國內尚沒有取得國家資質的激光類儀器。
不過,國家藥監局2025年1月又發文,對近視控制類的器械產品重新進行了界定,并放開了對非激光二類醫療器械的審批注冊。也就是說,以LED為光源的治療儀將按照二類醫療器械管理,預計將會有一大批產品涌入這一賽道。
近視防控三件“法寶”是啥?
陳志醫生說,近視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近視防控是一場持久戰,沒有任何一個神器或者神藥可完全解決近視度數不斷增長的問題,更不要說治愈近視了。因此,家長需要擺正心態,理性對待各類產品,不要盲目跟風。
目前
臨床上普遍認可的
近視防控三件“法寶”
1.戶外活動。這是最經濟且無副作用的,主要針對尚未近視的兒童青少年。每天在自然光線下超過2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近視。
2.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去年,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用于延緩近視進展。
3.各類有效的光學鏡片干預。包括角膜塑形鏡(OK鏡)、微結構設計的框架鏡、多焦點軟性隱形眼鏡等,尤其是接觸鏡屬于三類醫療器械,并非所有的兒童青少年近視患者都適合配戴,需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驗配。
你有什么預防近視的好方法?
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分享~
— END —
▍深媽幫(qumogu)綜合整理自新聞坊、杭州日報等
▍圖文如侵權,聯系即刪,轉載須標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