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房段子』,您相見恨晚的房產軍師,目前已為10000+成都購房者提供了一整套房產買賣的解決方案。
我向來以實戰主義,穩中求進,并完全站在購房者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的角度,輔以我在成都樓市超過14年摸爬滾打的經驗,給出最合理的買賣、置換、選籌和落地實操方案。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房段子解答案例。由于以下問答信息,部分涉及到隱私等問題,因此有所刪減。均為此前問答,因此回答的內容數據可能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能完全套用,還請理解。
房段子購房咨詢團隊(幕后分析及數據+社保、公積金、貸款合作團隊+新房、二手房買賣團隊),針對你的個人問題,一些簡單的可以直接免費回答。
復雜或者定制一些的問題,我們目前提供——
①單次咨詢(¥200元,單次問題及后續發散追問,限時1-2天);
會員
提問
房段子老師,春節回農村老家的時候,發現我好多鄰居都修了新樓房。我也蠢蠢欲動,問了下預算,大概是20-30萬可以修一個平房,這樣回老家也比較方便,不知道你覺得農村自建房有沒有未來?值不值得?
房段子解答
首富把鈔票灑在大街上也是一種樂趣,不能說值不值得,只能說有錢任性。如果你是純消費主義的話,修農村自建房我并不反對,但是要抱著保值甚至流通性的話,那么我認為還不如城市老破小。
比起城市里買房,農村自建房更是一套永流傳,100%純消費屬性。
這次春節和親戚討論了下,農村自建房,一場性價比存疑的選擇。
不少人都動過農村自建房的念頭,可要我說,這對大多數人而言,就是一場不太明智的消費。
當然,要是你家底豐厚,錢多得沒處花,或者一心想在農村讓父母純自住,又或是從事自由職業,無需依賴城市資源,那自建農村住宅或民宿倒也可行。
但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農村自建房的花費跨度極大,從 30 萬到 300 萬都有可能,下面咱們就理性分析一下,看看它到底值不值。
1、居住頻率與成本:根據相關調查,超 70% 的城市務工人員一年回農村老家的天數平均不超過 20 天 。假設投入 50 萬建房,按 10 年使用期算,每年住 20 天,每日居住成本高達 2500 元,遠超城市中高端酒店的日均住宿費,這性價比實在太低,如果真要回老家,不如當晚住鎮上酒店,一般就幾十百來塊一晚。
2、資產流動性:農村住宅基本沒有流動性。據統計,農村房屋交易市場極為冷清,近 80% 的農村自建房即使降價出售,也很難在一年內找到買家。一旦把錢投進去,急需用錢時,房子很難賣出去變現,資金就這么套牢了。
3、父母養老難題:父母在農村養老,看似美好,可當父母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人照料時,你能回村全天候照顧嗎?有數據顯示,超 65% 的在外工作子女無法在父母需要照料時及時回村。就算請了護工,下班后你能及時趕回去看望嗎?多數情況下,還是得把父母接到城區自己家里或者醫院附近。
4、后續居住可能:等父母離世,你和子女還會回農村生活嗎?據某機構對城市年輕一代的調研,僅有不到 10% 的人表示未來有回農村定居的打算,大概率連回去的次數都會屈指可數,父母不在了,也就回不去了。
5、農村發展趨勢:如今城市化進程已到后半段,農村年輕人大量外流,毫無生機。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近十年來農村常住人口減少了 1.64 億。村校紛紛關閉,聽到的凈是老人去世的消息,只出不進,農村未來是堪憂的。
6、交通便捷性:回農村方便嗎?從所在城市到農村有多遠?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約 75% 的城市居民老家距離城市超過 50 公里,往返一次耗費的時間平均超 4 小時,路途奔波的時間和精力成本,不容小覷。
7、配套設施完善度:農村的水電氣供應穩不穩定?道路好不好走?公共交通發不發達?附近有沒有超市、醫院、菜市?快遞能不能直接送到家門口?有數據顯示,超 50% 的農村地區存在供水不穩定問題,超 40% 的農村沒有直達公交,超 60% 的農村距離大型醫院超 30 公里,這些生活必需的配套,往往都差強人意。
對于工薪階層而言,農村自建房看似是圓夢,實則藏著諸多問題,做決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會員提問
你好,我住宅桐梓林,想買高新錦江,南邊最遠到麓湖吧,然后東邊最遠到三圣鄉,青羊也可以,最多三環邊,八九百萬有啥好推薦的嗎?想要個200平以上的套四?
房段子解答
是是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綜合來說就我們前面溝通的需求和情況,考慮到你孩子目前的工作地點以及生活習慣還有出差的實際情況,我也比較贊同你們的大致思路,那就是買一套三環內核心成熟地段的,偏向自住舒服,租金收益可觀的買法。
成都三環內的格局是東門年輕時尚,南門偏學區昂貴,西門則是人文氣息濃厚,北門雜亂商賈居多。你的活動范圍基本上就是鎖定在南門東南門,方位還是非常精準的,也是成都最聚集的富人區,大的概念沒問題匹配度很高,現在要做的其實就是分析和推薦一些比較好的買法。
可選的還是多,但是都不會讓人非常激動說馬上就要買下來,都需要挨個查看比對,分析性價比。
二手房典型的可以看南站,這邊有地段配套學區和品質的買法,偏向老而彌堅的話,可以看桐梓林壹號(樓盤品質高,2T2,但是房齡稍大,目前價格比較堅挺,208平的大套四,大概總價**萬出頭,含精裝,折合單價**萬),偏向次新干掛石材品質買法,可以看人居盛和林語北區(196平套五,2T3戶高層,目前的行情大概是**萬的單價,總價**多萬可以拿下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如果是好樓層+裝修房的話,這個價格是沒啥問題的,可以達到保值和改善的雙重效果)。
金融城你的預算也買得到,但是品質好次新一點的譽峰,這種200p的大概是要1000多萬,或者差一些的181戶型,目前行情也在900多萬,略超預算,單價來看穩定在了五六萬的樣子。如果要稍微單價便宜點的話,看中海城南一號是對的,170多的套四,單價4萬多,總價可以控制在800多萬。天府大道東側的招商大魔方璽悅軒、銀泰泰悅灣這兩個盤,也大致類似,4萬多單價,總價八百多萬拿下,小區緊湊一些,但是次新而且顏值高。
大源也有零散的改善二手房買法, 比如萬科公園5號一百六七十平的套四,改善次新,單價5萬左右。
再說新房的話,當前能撐得起的話,我覺得是麓湖+大源西+林家壩+少量外圍產品(川師、三圣鄉)
麓湖無需多說,改善品質是很到位的,但是目前最新的推盤節奏還不清楚,我回頭再打聽一下。
新房整體的地段也是沒問題的,產品結構,從戶型到整體板式、外立面,綠化等都做了全新升級。
大源可以看遠達天宸名邸可以看227平的大平層,總價卡點900萬內,14F的板式T2小高層,很不錯的買法。旁邊還有高投天悅錦萃,有臨河的199平套四戶型,板式T2小高層,精裝總價700萬,也很不錯很適合你。
林家壩的成都璞逸錦江,地王2.45萬,預計9月底~10月首批次開盤,主打190-240p,只有2個面積段,總價800-1200w左右,單價4w+...從長遠來說,也是很核心的買法,可以當做弱一檔的金融城,直線距離到主城區是一個優勢,未來的爆發力強,但也存在短期的一些墓地和界面呈現度的影響。
比它再弱一檔的是林家壩的中鐵建西派交子,一共8棟,14-17F,均為2T2設計,戶型分布為143-147-186平,和中交錦江頌類似,但是在產品系列和價格預期上會更高一點。
你可以看186戶型的樓王,得房率101%,總價估計在700萬出頭的樣子,也是很改善的買法了。
至于說外圍區,我覺得川師TOD錦江府值得一看,比如樓王的207戶型,位于中庭的4棟,套四三衛,約16米長的L型270度采光端廳,也是當前200平左右的主流產品。
最后三圣鄉的話,其實我不太推薦了,錦江賦這類的產品稍微有點過時(戶型得房率),關鍵是周圍被醫院養老院和學校圍繞,可能以后的噪音比較大,缺乏豪宅的純粹性,建議再三思一下。不如等一等后面的其他駙馬土拍和迭代新產品。
綜合來看,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優選新房,重點去比對大源和林家壩的4個盤,目前你還沒去過的話,也可以先跟我說,我這邊幫你安排下銷售看房,盡量爭取一點額外的福利優惠給你。
會員提問
我們本身的情況:預算250w左右,要求距離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車程20分鐘以內,所以我們看了國賓的幾個盤。我們是置換改善。第一套:電建華曦府,1102套三,房號1**,266w(同一棟的端戶256w,旁邊靠近高壓電線)第二套:保利西堂和煦,1272套四,房號2**,267w;第三套:華僑城熙成里,1292套四,房號3**,285w。
我們想對比下這三套的優劣,然后有幾個問題求解:1、這三套房,未來十年內,哪一套更保值?2、未來一年內,這三個小區類似戶型是否還有降價空間?3、現在是不是下手的好時機?
房段子解答
較早前房段子會員付費問答,具有一定時效性,僅供參考,有刪減節選和模糊處理。
整體來說,這三個盤都是緊挨著的,三角形的軸線狀態,圍著跑一圈也不過1公里,所以綜合的基礎配套和外部差異并不大。
像地鐵的話,華僑城稍好一點,商業氛圍來說,半斤八兩,學區來看都是茶店子的那個金禧校區,所以外部的差異不是很大,需要對比的其實是內部的結構。
比如樓盤公區細節好壞,比如房源本身戶型的差異,比如單價總價的性價比。
電建華曦府主打的是改善路線,因為當初拿地成本高,所以必須走高端才能活命。占地90多畝,2.0的容積率,算是有條件做園林公區的,整體來看對于喜歡顏值,喜歡大小區概念的人有吸引力,但是因為貨值大,房源多,周邊強敵不少,所以必然要順銷慢慢賣,不過成本又很頂,所以大降價就意味著虧本,僵持著也很難受,最終意思很明顯,購房者買單。
如果你不是對公區有顏控的需求,我不建議盲目入場電建這個盤,本身電建在國賓的口碑也一般般,沒有什么很好的優良傳統。戶型110的得房率90%中規中矩,不算高,但套三的功能性的確在以后的二手房市場上會遭到嫌棄,盡量還是買個小套四吧,以后就算賣,都好一些。退一步說,這種面積段不做緊湊套四,但是大套三可以吧?但是次臥的面積也只有9平多,依然不倫不類,加上這個單價成本,我覺得性價比不高。還有就是**,采光不佳(4.7小時日照),慎重考慮,并不算很優質的房子哈。
然后看保利西堂和煦,這個盤是價格刺客哈,保利喜歡做這種事,127平的套四,是比較經典的(雖然也有一個書房面積小,但除此以外沒有啥大槽點),功能性比較偏向居家自住。
價格來說,優勢明顯,去化也是很快的,但缺點也多,比如小區硬化路面多,公區園林品質感不強,然后距離地鐵站遠一些(你雖然用不著,但是未來買家和市場價值來說會考慮這個因素),**房號,北側臨街,有一定的噪音污染問題,采光也比較差,大概是3.3小時的日照,因為各種遮擋是明顯的。這個綜合來說,單價性價比高,但也是以犧牲品質采光得來的答案。
最后再說華僑城熙成里,明顯的一個優點是距離地鐵稍近一些,這一點要考慮進去。在小區細節上來說,談不上非常精致,但也用心了的,我覺得能匹配這個價值的,129戶型是套四,得房率功能性都還可以的,沒啥大問題,不過缺點來看,有個醫院(規劃中),看你們介意不?*房號近西側的社區運動公園,采光有5小時,算是三套房里最好的了,整體來說,還比較滿意。
總的來說,電建偏品質,保利偏價格戰,華僑城偏中庸兼顧(尤其是2.2的單價以及近地鐵的優勢)。
所以再來回答你的三個問題,1、華僑城更保值;2、如果去化不佳,我覺得肯定還會降價的,比例也是以當前的行情為基礎以此下降;3、現在來說,我覺得不算是很好的時機,樓盤沒錯,價格沒錯,但是房源有錯,其實可以蹲守一下,到時候買更好的樓層,但是也可以同樣的價格入場,買方市場,不要穩不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