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爆了!
兩個人相同文案,“感恩遇見,今后各自安好,未來同為孩子的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長。”并互相艾特對方。
短短數語,為這段持續8年的感情畫上句號。
沒有狗血的互撕,沒有模糊的推諉,有的只是對過往的珍視和對未來的責任。
這樣的體面,何嘗不是對愛情最后的尊重?
這就是兩個成年人,最好的告別。
正如陳曉的作品《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經典臺詞:
花開月圓終有時,相逢未晚待那年。
回顧兩人的情感之路,有高調的甜蜜,有順遂的圓滿,但離開時,也有冷靜和體面。
2014年,兩人因戲結緣。
2015年8月27日,正值事業上升期的陳曉高調官宣,在個人微博公布戀情;
2016年7月5日,陳曉與陳妍希在安徽合肥領證登記結婚;
7月19日,兩人在北京舉辦結婚典禮。
而婚禮地點,更是別出心裁,雁棲湖,和新娘陳妍希的名字撞了一下諧音。
美好的地點,浪漫的婚禮,尤其出圈的是當年的那一個“婚紗吻”,讓無數網友相信了愛情的浪漫唯美。
而婚后,陳曉也給予了她十足的安全感。
陳妍希在節目上曾說起過,婚后,陳曉將財政大權全部都交給了她,想要什么可以毫無顧忌地買。
陳妍希出去工作,陳曉經常會突然探班,給她送鮮花和驚喜。
兩人的口味很不相同,陳妍希口味清淡,陳曉比較喜歡重口味的菜。所以他們每次出去吃飯,陳曉都會先幫她試菜,確定哪一道菜是她喜歡吃的才確定這個。
在生活的細節上,陳妍希也說過,婚后他們一直在小小世界里面穩穩當當過自己開心的小日子,外面世界的那些東西其實不太重要。
此類種種,都能讓人感受到,在愛的時候,他們是熱烈而真誠地為對方付出的。
明星婚戀向來是茶余飯后最好的娛樂消遣,也是大小話題中最好搓圓捏扁的一個。
所以,今天的熱搜一出來,很多人表示惋惜。
甚至很所網友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始各種揣測。
有人覺得是因為聚少離多;
也有人認為是性格不合;
還有人搬出了一些緋聞八卦,來力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其實,每一段婚姻的背后,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曲折心路。
我們不是他們,無法真正了解他們在婚姻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所以不應無端猜測和指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和人生選擇,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有權利去追求自己認為的幸福。
離婚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而且在他們的聲明中,最讓人有感觸的一點是“共同陪伴孩子成長”。
他們選擇將父母的責任放在夫妻關系之上,這種成熟的態度,恰恰是基于彼此對孩子最深的愛。
與其讓孩子在聚少離多的家庭關系中成長,不如讓他們看到父母雖不在一起,仍能協作關愛自己。
這種“合作式育兒”,遠比勉強維持表面和諧更有教育意義。
眾多網友的“意難平”,或許可以轉化成對當事人的選擇和尊重。
要知道,結婚不一定會幸福,但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
看了陳曉和陳妍希的婚姻,我忽然悟到婚姻中的一個道理。
婚姻的存在,是讓彼此變得更好。
不是到了某個時間段,就必須要設定的人生鬧鐘,更不是為了維持某段關系,強硬把兩個人扯到一起。
婚姻從來不是夢幻的童話,而是兩個真實個體的磨合。
所以,它從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很多人,總是喜歡將離婚視為“悲劇”,但很多的心理學研究顯示,當婚姻已經無法提供情感支持,甚至是成為痛苦來源的時候,和平分手,才是對彼此的成全。
兩人分開之后,或許彼此能重新找回自己,探索更完整的人生維度,發現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男性也好,女性也罷,他們都能在自己的賽道發光發熱,走得更遠,而不是緊緊被婚姻捆綁。
縱觀陳曉和陳妍希的作品,相遇之初兩人均已擁有代表作,出圈的也并不是兩人合作的項目,相反,婚后兩人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踏實地耕耘著。
陳曉早期在《宮鎖珠簾》中飾演配角嶄露頭角,再到《笑傲江湖》中復雜多變的林平之,他始終能以精準的角色駕馭能力贏得觀眾認可。
2013年,電視劇《陸貞傳奇》在湖南衛視播出,陳曉第一次挑大梁出演男一號高湛。
這劇播出的第一天,陳曉的新浪微博就增加了3萬多粉絲,他也被稱為“古裝男神”。
因為在電視劇《陸貞傳奇》中的出色表現,陳曉榮獲2013年度國劇盛典“極具青春號召力演員獎”,以及亞洲偶像盛典“最具潛力男演員獎”。
2017年,陳曉憑借《那年花開月正圓》獲得2017亞洲影響力盛典“最佳男演員”。
在這部劇里,有一場要把他摁在水缸里的戲。
飾演沈四海的謝君豪不太敢用力把陳曉往水缸里按,但陳曉告訴他:“豪哥,你真用力吧,我沒關系。”
就這樣一直拍了十幾條,水缸里的水從溫的變成涼的,陳曉被悶到最后,差點就沒氣了,但他依然不肯放棄,要求到達最好的效果。
為了角色,他會付出諸多努力,在拍攝《宮鎖沉香》時他曾健身三個月,因為古裝對男演員的形體要求更高,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他會把自己全然投入進去。
編劇蘇曉苑曾這樣評價陳曉:“沒有鏡頭的時候,他很拘謹、游離,但是只要一喊開拍,飛揚跋扈,瀟灑自如,仿佛另外一個靈魂附體。”
有圈內人士是這樣評價陳曉:他很敬業,不擅長跟媒體打交道,是一個“內秀”的人,對自己的演員事業,一直是專注而執著。
他不喜歡過度曝光自己的生活,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作品上。
不熱衷于參加過多的綜藝節目來博眼球,而是默默耕耘在演藝事業上,用作品說話。
陳曉骨子里是一個比較誠懇而真摯的人,不會為了迎合他人而說一些違心的話或做一些虛假的事情。
比如之前有人提出讓粉絲為票房花錢的行為,但他一直拒絕,提醒粉絲不要花冤枉錢。
遇見粉絲被騙,他也會連發數條微博為其打抱不平。
從始至終,陳曉是一個低調努力而真誠的演員,不喜歡拿自己的婚姻做噱頭去炒作。
所以,陳曉和陳妍希的感情,無論外界如何喧囂,他始終都保有自己的節奏和體面。
什么時候在一起,什么時候結婚,都有自己的時間線。
而現在,走不下去了,想要分開,也是兩個成熟的人商議的必然結果。
一別兩寬后,兩人也會走上更高的維度,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造出更多的好作品。
其實,縱觀這些年,明星們的分分合合不在少數。
楊冪在最當紅的時候嫁給了大她12歲的劉愷威,兩個人當年的互動,簡直要流出蜜來。
但幾年后,突傳婚變,勞燕分飛。
黃曉明和楊穎的世紀婚禮,曾驚艷了無數人。
但再濃烈的愛,依舊敵不過時間。
章子怡在事業大成的時候愛上了搖滾中年汪峰。
然而,生下一兒一女后,仍然是離婚收場。
向來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曾經,我們把離婚看成是“婚姻的失敗”,但這幾年,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變了,他們會對別人的離婚表達祝福和尊重。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漸漸明白:
離婚或者結婚,都是人生在當下做出的一次決定,這無關對錯,也不足以改變或證明一個人的全部命運。
八年時光,他們贈予彼此最美好的青春,孕育了美好的生命,也留下了無數動人的瞬間。如今選擇分開,不過是換一種方式延續對家庭的責任。
離婚不是終點,而是關系的重構。
從夫妻到朋友,從愛人到家人,人的關系形態是可以流動的,而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對孩子的愛。
作為旁觀者,我們不必唏噓“童話破滅”,而應致敬這份清醒與勇氣。
又有多少人困在“別人會怎么看”的焦慮中勉強維系痛苦的婚姻?
而陳曉與陳妍希的抉擇提醒我們,生活的裁判永遠是自己,而非觀眾。
婚姻的終極意義,從來不是綁定兩個人,而是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后,祝愿他們越來越好,也愿所有在感情中掙扎的人明白:
“成全”二字,有時候比“堅持”更接近愛的本質。
?東亞財評聚焦國內外熱門財經話題,品評有價值的商業人物和訊息。我們的宗旨,是讓大家在這里,讀懂東亞,理解中國,擁抱世界。
廣告商務請加微信 131-6168-817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