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推薦一個創新的模式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隨著DeepSeek的爆火,國外不少媒體也開始關注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比如《財富》雜志最近總結道,DeepSeek的成功源于其寬松的企業文化,具體表現為“三無模式”:無職級、無賽馬、無KPI。
DeepSeek內部項目是通過自由組隊機制執行的,而且是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自由組隊,甚至實習生也能參與核心項目,并且團隊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用算力,理論上沒有上限。既然是自由組隊,員工也就沒有固定角色分工與績效考核壓力,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然而,我們認為,這些分析恐怕更多是“射了箭再畫靶子”,或者說“打哪兒指哪兒”。用DeepSeek的成功反推管理上的優勢,卻忽視了成功的其他核心問題,也低估了成功背后的偶然性。雖然“寬松”是觀察一個地區是否具有創新土壤的重要因素,但“寬松”并不是萬能的鑰匙。
比如,大家總在說DeepSeek讓美國的芯片限制泡湯了,證明AI模型的發展不再依賴芯片。但事實是,在2022年美國開始進行AI芯片的對華禁售時,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是中國擁有最多AI芯片的公司,所以他們才有足夠的算力資源進行研發。
再如DeepSeek的團隊多來自麻省理工、清華等頂尖高校,而且都是自驅力強、且最具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才,這才讓他們能夠做出重大突破。
而且,DeepSeek的所有資金都來自于母公司幻方量化,沒有來自投資人的指指點點。而幻方量化是一個成功的量化基金公司,錢都是從股市賺來的。所以,可以開玩笑地說,每個股民都是DeepSeek的贊助人。
此外,AI產業正在迎來開源潮,算力的成本也在迅速降低,這些都成為了DeepSeek成功的外部客觀環境。
所以,如果一個企業既沒有足夠多的戰略資源,也沒有趕上紅利期,就貿然學習DeepSeek,開始寬松管理、搞“三無模式”,只會把企業變得一團糟。
這個模式甚至大企業都不能輕易借鑒。
2010年,谷歌推出了GoogleX實驗室,允許工程師用20%工作時間自由探索新項目,并被標榜為科技時代的“登月計劃”。GoogleX也是工程師自由組隊、沒有考核,但數年下來,最終僅有Waymo自動駕駛等極少數案例存活了下來,更多項目卻像吸食資源的黑洞。
如熱氣球互聯網(Loon),耗資23億美元,卻因商業化困難以及Starlink的崛起而在2021年終止。因為GoogleX沒有合理的考核機制,以至于大家完全沒有考慮技術的落地問題。Loon的項目團隊甚至在熱氣球墜毀后,仍在頂級期刊發論文慶賀。科技本應通過商業化而造福人類,卻變成了這些人炫技的工具。
雖然目前谷歌仍在維持GoogleX實驗室項目,甚至前段時間在量子計算領域還取得了不小進展,但其中眾多項目,如無人機物流、地熱發電技術等等,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不可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也逐漸出現了類似的狀況,雖然技術領先,卻始終沒有好的商業化戰略。
可見,簡單復制“三無模式”并不是創新的靈丹妙藥。
我們認為,相比之下,字節跳動的創新模式,更值得大家了解借鑒。
他們采用了“內部競技場”的方式,原則上任何員工都可以發起項目,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創新熱情。
但字節跳動并沒有放松對項目的篩選和把關。各個項目需在3-6個月內通過用戶留存率、變現潛力等指標進行商業化驗證,只有符合標準的項目才能繼續推進。失敗項目會快速止損,單個項目投入不超過500萬元,成功團隊可獲得凈利20%的超額分成,失敗者則回歸中臺沉淀經驗。此外,字節跳動還通過資源動態調配機制,確保創新資源的高效利用。
現在擁有8億日活用戶的抖音,就正是從30余個短視頻項目中勝出的佼佼者。2024年,字節跳動在AI領域誕生了約20款應用,特別是“豆包”,通過調用字節巨量的用戶行為數據以優化對話邏輯,三個月內日活最高達到了8000萬。
當然,字節跳動的創新實踐也是有局限性的。比如過于沉浸于“豆包”的高日活量,而沒有跟進OpenAI的o1模型,被DeepSeek反超。同時,也缺乏用商業化反哺長期研究的機制,沒有增加足夠多的資本開支,儲備創新所需的戰略資源,也沒有形成專門的組織來推動這一進程。
所以,DeepSeek與字節跳動應當作為互補。DeepSeek模式更適合技術突破期,而字節模式則更適用于技術的規模化商業落地。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為,對于更廣大的企業而言,還是應當選擇更功利主義一些的字節模式。
原因在于,當前AI技術已經可以滿足應用需求,尤其DeepSeek還大幅降低了AI的使用成本和門檻,也就是說,未來會進入“無門檻創新”時代。這時,找到廣泛存在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并通過原生AI應用予以滿足,才是當前AI產業發展的要點。
以前創新之所以需要靠小企業推動,就是因為大量的小企業可以廣泛地試錯。但在創新成本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大企業內部創新的成本甚至會低于小企業創新,因為小企業也需要維持運營,而大企業具有系統性優勢,它們擁有巨大的用戶量、數據資產和應用場景,可以迅速將創新產品推向市場,獲取大量用戶反饋,同時大企業內部可以分擔運營成本。這無疑非常有利于新應用的試錯和迭代,使得大企業在應用創新上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未來,大企業內部創業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
創業者必須意識到這種變化,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首先,試錯成本低不再是小企業的優勢,大企業內部很可能大量出現和創業企業一樣的項目,而且競爭力更強,小企業要想生存,就要更有遠見、更有獨特的競爭力。
其次,即使是獨立的創業者,或許與大企業形成協同創新的關系,才能更容易成功。
當然,最后,我們也想強調,上述內容只是停留在“術”的層面。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創業者,未來成功的關鍵仍在于對“道”的思考。是否意識到了AI會給社會帶來根本性的改變,會引領社會進入服務規模化的時代,而不是僅僅盯著數據去判斷應用的未來。只有具備了這樣的高度和深度,在“術”上的打磨優化才有價值。
現在正是每個有執行力、有想法的人利用AI翻身的大好時機,關鍵在于你是否理解了AI革命的本質。所以,如果你也是希望抓住AI紅利的人,推薦加入科技特訓營,觀察前沿動態,思考底層規律,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同時,掌握最新的AI技能無疑也非常關鍵。前哨AI小課第四季即將開始,現在購買,你還可以享受399元的早鳥價,想要學習AI新技能的朋友不容錯過,請快快掃碼加入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里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信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近期AI領域重要融資事件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