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歲的患者,因為體檢發現了動脈粥樣硬化,生怕發展下去會發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于是西藥和中藥吃了一大堆,這些藥物是專業醫生開的嗎?其實并不是,只是患者自己到網上去搜索去了解,自己給自己開的。
對于一個沒有任何醫學常識的人而言,僅憑網絡上的只言片語,就自己給自己開藥,那是非常危險的。
這名患者在服用了兩個月的藥物后,突然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和全身皮膚發黃的現象,送到醫院檢查后,醫生發現,這名患者的肝功能嚴重損傷,已經達到了診斷肝衰竭的標準。
這名患者既沒有乙肝,也沒有長期酗酒,更沒有肝臟的器質性病變,之所以突然出現肝衰竭,主要問題在于他亂用藥。
是藥三分毒,藥物的代謝與解毒常常要通過肝臟,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亂用藥,勢必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2019年)數據顯示:從1999年-2019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數量年年都處于增長的趨勢。
新華網曾經報道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因錯誤用藥而損害健康的人數達到250萬人,其中超過20萬人因此死亡。
大家要牢記,藥物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治病,但也能致病。
特別是有些藥物,其實是不能胡亂一起用的。
第一,感冒藥+降壓藥一起吃
很多人感冒發熱,根本不去看醫生,而是自己跑到藥店里去購買感冒藥,很多人甚至好幾種感冒藥一起吃,要告訴大家的是,很多感冒藥里往往含有退熱的成分,吃感冒藥的時候可能會出汗。
有些人有高血壓患者,如果把感冒藥和降壓藥聯合用,特別是過量用,很容易導致低血壓,容易帶來危險。
給大家的建議是,兩種藥最好錯開服用,藥劑量要根據醫生的指導調整,并且加強血壓監測。
第二,感冒藥+止痛藥一起吃
很多感冒藥里其實含有非甾體類藥物的成分,很多止痛藥里也含有這種成分,不久前就碰到這樣一名患者,不僅服用了感冒藥和止痛藥,還服用了阿司匹林,三種藥一起用,很容易導致非甾體類藥物過量,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容易導致胃粘膜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甚至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西藥+中藥一起吃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在做的,覺得中西醫結合,療效會更好,其實,中西醫是可以結合的,但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自己給自己當醫生,自己給自己亂開藥,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損傷身體,因為有些藥物是不能聯用的,比如有些中藥及西藥都具有腎毒性或肝毒性,你還去聯合吃,你的肝腎不出問題才怪!
還有,服藥期間,飲食也要格外慎重。
有些人明明吃了抗生素,還去酗酒,這不明擺著是找死嗎?
如果服用了甲硝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及一些具有甲硫四氮唑側鏈的頭孢菌素(如頭孢美唑、頭孢孟多、頭孢哌酮、頭孢甲肟、頭孢替安、拉氧頭孢等),又去飲酒,很容易誘發雙硫侖反應,患者可出現眩暈、嗜睡、幻覺、全身潮紅、頭痛、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反應。
還有,很多老年人有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習慣,殊不知服用他汀期間,最好別吃西柚,因為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有抑制腸道細胞色素P450(CYP450)中CYP3A4酶,能夠使得他汀類藥物的代謝減慢,從而讓患者出現頭暈、惡心、心律不齊、心跳過速會導致肝臟攝取藥物的能力增加,可能出現肌肉酸痛等不良反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