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流傳著一個特別出名的說法!很多朋友說如果跟西方有些國家打仗的話,以后就不用炮彈了,直接扔一些五仁月餅就可以放倒他們。因為這些人是出了名的容易對堅果類過敏。
那么,今天我們來對堅果過敏的原理簡單分析一下。西方人對堅果過敏的高發率是一個復雜的現象,涉及遺傳、環境、飲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
主要原因有大概以下幾點。以前,本號也介紹過其他一些有關于過敏的小知識,可能可以作為參考。
1. 基因與免疫系統的先天差異
遺傳易感性:研究發現,西方白種人中某些基因突變(如GATA-3基因、FLG基因)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調控能力,導致對堅果蛋白的過度反應。例如,FLG基因突變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使過敏原更易通過皮膚接觸引發過敏。
過敏家族史: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濕疹)家族史的個體更易對堅果過敏,而西方人群中此類遺傳背景的占比可能更高。
2. 飲食模式與早期暴露的差異
有人認為可能是西方飲食結構:傳統西方飲食中堅果的攝入量較高(如花生醬、堅果零食的普及),增加了頻繁接觸過敏原的機會。而早期研究表明,過早或過晚引入堅果類食物可能影響免疫耐受的形成。
可能是飲食模式的轉變:近年來工業化飲食(高糖、低纖維、超加工食品)可能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削弱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間接增加過敏風險。例如,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可能減少腸道中調節性T細胞的生成,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3. 環境與衛生假說的影響
目前有一個很流行的假說是“衛生條件過優”。
“衛生假說”認為,西方社會過度清潔的環境減少了兒童接觸微生物和寄生蟲的機會,導致免疫系統缺乏“訓練”,轉而攻擊無害物質(如堅果蛋白)。發展中國家的過敏率較低,可能與其更頻繁的微生物暴露有關。其實也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性。那么在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在高度的工業化之前,他們也過過這種《霧都孤兒》的生活。他們的病就少了嗎?并不是的。所以這只是一部分的說法。當然,就算他有某些角度的道理,也絕對不是建議家長朋友們讓小朋友像河馬一樣在泥里打滾兒。不要聽有些人說,過去我們在田野里到處光著腳跑著玩兒不得病,那是由于得病的都基本上不了新聞,過去生育率高,但是夭折率也高,這其中有各種各樣的疾病,也包括急性的過敏。
可能的因素還有城市化與污染:工業化國家的空氣污染可能增加呼吸道敏感性,間接促進過敏反應的發生。例如,顆粒物污染可能加重免疫系統的異常激活。這個是有切實的理論依據的。
4. 診斷與統計的差異
診斷率與意識提升:西方國家較早建立了系統的過敏原篩查機制(如皮膚點刺試驗、特異性IgE檢測),且公眾對過敏的認知較高,導致報告病例更多。例如,英國對花生過敏的統計顯示,過去30年發病率顯著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診斷技術的進步。也就是說,有些人的問題曾經由于技術所限查不出來,表現也不明顯,現在是查得非常清楚,所以看似是發病率也提高了。
食品標簽法規:某些西方國家對食品過敏原的標識要求嚴格(如歐盟的“八大過敏原”標簽法),使得過敏案例更易被追蹤和記錄。這一點確實是被逼無奈。
5. 文化與社會行為因素
飲食習慣的早期干預:西方近年來的研究(如LEAP試驗)表明,早期適量引入花生可顯著降低過敏風險,但過去曾長期建議嬰幼兒避免食用堅果,可能反而增加了過敏發生率。
生活方式的影響:西方社會中兒童戶外活動減少、維生素D缺乏(日曬不足)等因素也被認為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有一部分人在幼年時期被很好的呵護,他們日曬不足,活動也不多,但是在成年以后特別喜歡美黑或者是沙灘浴,把自己曬成那種假裝的健康小麥膚色,有些人在過渡期間會很不適應。加重了體內可能的免疫失調。
最后,我們對比中西方的過敏原差異。
在中國,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雞蛋、牛奶、蝦蟹和水果(如芒果),而對花生和堅果過敏的比例較低(成人約4%對花生過敏)。這可能與亞洲傳統飲食中堅果攝入較少、烹飪方式(如高溫加工可能破壞部分過敏原)以及遺傳背景有關。我們大家很多人都知道,有一部分目前在超市很受歡迎的堅果類確實經常是西方飲食當中比較多的,在中國只有東北或者其他某些比較少的地區,會有小朋友接觸榛子和松子,在過去物流不發達的時代,很多地區的朋友接觸到的堅果最多也就是花生,瓜子,葵花籽等等。
所以咱們回到開頭,是不是炮轟一些五仁月餅就可以打敗對方呢?前提是他們得吃下去,而不是照臉打……西方人堅果過敏的高發是基因易感性、飲食模式、環境暴露及社會文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未來研究需進一步探索如何通過基因檢測、飲食調整(如增加膳食纖維)、早期過敏原暴露和免疫療法(如口服脫敏治療)來降低過敏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