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佛交界處,有一座面積僅26平方公里的江心島,這些年因潮汕群體的涌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那便是金沙洲,有著“小澄海”之稱。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珠江支流上,島上的潮汕腸粉店早已飄出花生醬的香氣,潮式粿條湯的攤位坐滿了顧客,操著濃重潮汕口音的街坊們用方言寒暄,構成了一幅獨特的圖景。
潮汕人與金沙洲的相遇,正在譜寫灣區同城化背景下新型城市移民的生動篇章。
01.
95后潮汕大佬接盤萬達廣場
“浪險猴宇宙”升級
潮汕人“占領”佛山金沙洲的故事,如今又添新篇章。
就在年前,一位95后的潮汕年輕帥小伙斥資重金,從思聰老爸手里收購了金沙洲萬達廣場,并找來居然之家的老總幫忙,將其爆改成為家居及夜經濟融合的商業綜合體,命名為“浪險猴天地”。
從萬達廣場出來,沿著建設大道往東走800米,是其旗下打造的寫字樓項目——浪險猴中心。
再往東,在金沙洲廣州區域,矗立著霸氣側漏的“浪險猴大廈”。
可以說,富含潮汕元素的“浪險猴宇宙”,在金沙洲隨處可見。
在潮汕方言中,“浪險”是很厲害,很棒,很牛逼的意思。
02.
超10萬潮汕籍居民
潮汕話比白話更常用
潮汕人的遷徙傳統深植于海洋文明的基因。
歷史上"紅頭船"載著潮商闖蕩南洋,而今高鐵網絡則載著新一代潮汕人西征廣佛。
金沙洲憑借先天的區位優勢,成為這場現代遷徙的重要落腳點。
攤開地圖,可以看到金沙洲,四面環水,環境宜居。
廣佛夾心,與佛山南海千燈湖CBD隔江相望,依靠金沙洲大橋,一腳油門直達珠江新城。
這種"雙城記"地段含金量十足,恰好契合了潮汕人既追求都市資源又重視家庭聚居的居住理念。
于是,金沙洲與潮汕人的緣分,要從改革開放初期便開始了。
彼時珠三角的紡織服裝工業正在逐步壯大,為解決原材料之困,廣州中大布匹市場應運而生,并逐漸成長成全國最大的紡織服裝輔料市場。
98年的時候,隨著港澳訂單的激增,中大布匹開始向周邊擴散增加產能,包括東莞中山順德佛山都分到一杯羹。
而站位廣佛交接,地處交通要道的金沙洲,自然成為最佳的處女地。
于是,把控廣州中大布匹市場的潮汕人,自然成為第一批“種子選手”,遷到此處。
潮汕人“一幫十、十幫百”的傳統,也讓更多潮汕老鄉投奔于此。
所以對于潮汕人來說,回到金沙洲,跟回到老家一樣。
在這里,各種潮汕風味的美食檔口開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潮汕牛肉火鍋、隆江豬腳飯等潮式餐飲店,隨處可見。
尤其是在當地的布匹市場和肉菜市場,幾乎被潮汕人“控制”了。
在里面,大家平時交流所用的語言,都是以潮汕話為主。
不完全統計,金沙洲潮汕籍常住人口年均增長12%,預計2025年將突破10萬人。
03.
中介最愛潮汕客
他們只相信自己人
這種量變正在引發質變,最直接影響的便是當地的樓市。
掘到第一桶金的潮汕人,也紛紛在這座城市買房扎根,成為這座城市買房的中堅力量。
在時代水岸、中海金沙灣等大型社區,潮汕家庭比例已突破40%。這種聚集效應形成獨特的"潮汕飛地"現象。
另外一個大盤萬科四季花城,逢年過節,澄海人可以包車回家。
某連鎖中介機構的數據顯示,2023年金沙洲二手房交易中,潮汕籍買家占比達到37%,較2020年增長近2倍。
"潮汕客戶是我們最優質的客源。"金沙洲某中介門店經理陳先生坦言。
在他的客戶名單中,潮汕買家占比超過六成。
這些客戶展現出鮮明的群體特征:決策果斷,平均看房周期僅2.3天;全款購房比例達45%,遠超佛山本地居民;家族式購房現象普遍,經常出現"一帶三"的團購案例。
潮汕買家的置業邏輯自成體系。
風水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注重房屋的"氣場",以及對戶型朝向有著嚴格講究.
但更重要的,是熟人的推薦。
有中介現身說法,自己有一次自己接待一對潮汕夫婦,跟對方講解項目信息,前前后后總共磨了近一個晚上,到最后靠著他們親戚一通電話搞掂了交易。
電話里親戚告訴他們,這個房子屋相好,能招財,才促使他們下了定。
“潮汕人真是太團結,他們只信任自己人!”
寫 在 最 后
潮汕有俗語叫做:食到無,過暹羅。
意思是,沒有東西吃了,只能到別的地方去謀生。
說到底,離鄉背井主要是生活所迫,只為"生計”二字,解放前很多人選擇南下東南亞打拼。
在佛山,你的身邊同樣少不了一個潮汕人。
也許他就是你辦公室的同事,也許他就是你大學的室友,也許他就是你樓下賣豬腳飯的老板又或許那個潮汕人,就是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