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儀式舉行;2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蘇州人工智能學院和蘇州人工智能實驗室揭牌,這是人大繼2019年的高瓴人工智能學院之后,成立的第二家人工智能學院;1個多月前,上海財經大學則宣布成立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今年以來,隨著DeepSeek的“出圈”,人工智能相關專業(yè)又掀起新的熱度。人工智能是當下經濟領域和科技行業(yè)大熱的話題與焦點,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交匯點的985高校、樹11大學、雙一流大學,也紛紛躬身入局,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早在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就開設了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學院;2018年,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由著名人工智能專家周志華教授任院長,這是國內高校成立的第一所人工智能學院,該學院在2019年率先出版了國內首個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體系,為后來的人工智能專業(yè)教育提供了參考范本。此后短短幾年,超過50所高校新設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北京大學于2021年開設智能學院,院長是世界著名計算機視覺專家、人工智能專家朱松純教授;此外,西安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理工強校也紛紛設立人工智能學院,甚至以人文社科為主要方向的中國人民大學也設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2024年起,人工智能學院進入快速發(fā)展期。2024年4月,4所“雙一流”高校密集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分別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其中,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擔任首任院長。
6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工智能與數(shù)據(jù)科學學院、人形機器人研究院揭牌。6月17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同時發(fā)布“AI+先進技術領軍班”,面向全國招生,旨在促進人工智能與各學科交叉融合,更好培養(yǎng)“AI+”融通復合式特色人才。
12月16日,武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教授擔任首任院長。12月28日,上海財經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成立,“80后”學者、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陸品燕被任命為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能學院成立于2月13日,計劃于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學生,擬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yè)及人工智能哲學碩士-博士項目,學院將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機科學、數(shù)學、統(tǒng)計學和認知科學等領域的核心能力,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基礎科學、醫(yī)學、機器人、金融、商務、管理及社會等多個領域,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融合。
人工智能是一門涉及多學科多領域交叉的高尖端學科,涉及了數(shù)學、信息論、控制論、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哲學和認知科學等涵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多學科知識,作為一門多領域交叉的新型尖端學科,人工智能類專業(yè)對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學科特色,乃至生源質量等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根據(jù)最新的數(shù)據(jù)顯示,未來五年內,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預計將達到500萬。這一數(shù)據(jù)來源于人社部的預測,反映了人工智能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專業(yè)人才的強大需求。
對此,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