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348篇文章
“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的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AIS已經成為繼肥胖癥、近視之后威脅我國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特發性脊柱側彎不但會讓青少年因為外形而引發自卑等心理健康問題,嚴重者還會影響脊柱神經功能、內臟功能等。臨床上對于造成特發性脊柱側彎的原因尚無定論,今天就讓我們腦筋脊轉彎一下,從腦的角度出發探討脊柱側彎。
青少年作為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力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AIS)占了脊柱側彎人群的80%,大約1%-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尤其是10-16歲的女性易感。
脊柱側彎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說,如果我們將脊柱比作一條繩子,那么脊柱側彎就是把這根繩子隨意地旋轉,扭成了“S型”或者“C型”,AIS是指發生在10歲以后無明確病因的脊柱畸形,而這種三維的結構變形毫無疑問對我們的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歪曲的脊柱會影響我們的體態,讓你在發育沖刺階段不長個兒,導致身材矮小,剝奪了你長高的權力;長期以往隨著病情發展,讓你自信心受挫自卑,慢慢侵蝕你的心理健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脊柱側彎成為18歲以下青少年骨科發病率第一的疾病?常見的可能因素有基因遺傳因素、生物化學因素、生物力學因素、肌肉骨骼系統發育異常、生長發育的影響,但其實大腦中的神經系統功能異常也可能會誘發脊柱側彎。
大腦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中央處理器,通過大腦整合處理過的信息認識世界、聯系世界并與世界產生互動。若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收到的多種感覺信息輸入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大腦對我們機體相對空間的定位存在誤差,從而出現腦功能失調脊柱代償形成的側彎形態,而正常脊柱形態離不開我們的大腦對于內外環境的精準空間定位。
此外,脊柱側彎其實屬于“姿勢控制不良”的范疇,而我們身體的姿勢控制是需要多種感覺信息的輸入,比如前庭覺、本體感覺等等。我們的肢體運動需要依靠本體感覺來定位,而頭部運動的方向,速度以及相對于地心引力的方位感知則依賴于前庭覺的精準感知。
本體感覺作為傳感器,可以激活肌肉,確保骨骼的對稱,它可以通過調節肌肉張力和活動,可以控制施加在骨骼、關節、肌腱和韌帶上的負荷。如果我們本體感覺傳入中樞的信號出現異常,在脊柱上就會表現出側彎形態的凹凸不對稱。前庭系統會參與軀干肌肉的激活及連續的姿勢調整,當前庭系統功能輸出不對稱的時候,大腦對于人體的空間定位就會發生錯誤,可能引起脊柱兩旁肌肉的不平衡,使脊椎軟骨和骨骼結構發育異常并最終導致脊柱側彎。
雖然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病因復雜且尚無明確定論,但無法阻撓醫學工作者對其機制探究的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定能被我們攻克,為青少年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楊依林,趙檢,邵杰,王飛,魏顯招,倪海健,李明.前庭反射異常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關系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01):142-144.
[2] 崔明星.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病因學研究現狀[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3,30(2):326-328.
[3] Blecher, R; Heinemann-Yerushalmi, L; Assaraf, E; et al.New functions for the proprioceptive system in skeletal biology.[J].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2018,373(1759):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
孫萍萍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康復科 沈峰濤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