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的原著,和電視劇有所出入。
何家麗到死心中惦念的不是為了何家付出了一輩子的張建國,而是那個耀眼了她整個青春的湯為民。
何家麗至死都愛著湯為民。
“一見鐘情”
原著中張建國比何家麗大五歲,張建國是個孤兒,是那個年代上過戰場流過血的英雄。
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老革命了,多年前的張建國在區武裝部登記要去當兵。
那個時候并沒有招收女兵的計劃,所以何家麗想要當兵的夢破碎。
但是沒想到那個時候何家麗遇到了后來改變了她一生,甚至改變了何家一生的張建國。
張建國對何家麗一見鐘情,對她想要當兵的想法非常欣賞,還收下了她的登記表說以后有了計劃便通知她。
沒想到多年后,張建國調到了淮南區武裝部任職,竟然和何家麗重逢。
這一刻的張建國內心是欣喜的,而何家麗也只是有些意外而已。
張建國其實一直沒有忘記何家麗,就算當時何家麗沒有把筆記本掉下,他也會想辦法和何家麗接觸。
張建國去了一趟何家,那樣的大家庭更是給了他家的溫暖,讓他這個孤兒有了家的感覺。
而何家人面對張建國的出現也是非常開心的,所有人都覺得張建國比湯為民好。
張建國第一次去何家,便被何家人留下吃飯,何常勝更是和他相見恨晚。
所有人都默認張建國是何家麗的新對象,哪怕這一次也不過是他們多年后重逢的第二次見面而已。
之后何家一直盼著張建國的出現,更是要求何家麗主動約張建國來家里吃飯,而且就連家里的肉也要等到張建國來了才能吃。
張建國是武裝部的干部,是孤兒,而且為人正直,根正苗紅,何家所有人都覺得他是何家麗能夠接觸的最好的對象了。
更重要的是,他對何家麗有情。
后來張建國上門,給何家所有人都買了禮物,給何家麗更是買了一塊當時全國人民心中的奢侈品,上海牌的手表。
原著中寫道:
家文懂行,一五一十說:“上海牌手表,周總理戴的,這么一小塊,起碼就得三個月的工資。”
是,建國從未表白過。沒有父母教育,組織也不會教怎么處對象,他心目中的“戀愛”,不過是拼了命對人好。比如用好幾個月的工資買禮物。
張建國對何家麗是真誠的,更是真心的,他愿意為了何家挺身而出,更愿意花費三個月的工資給何家麗買禮物。
他的告白也沒有很多甜言蜜語,而是一封包含真心的信,他當著何家人的面念出了那封信,表明了自己的真心。
那份質樸的真心打動了所有的人。
張建國當初的“一見鐘情”終于得以實現抱得美人歸,可是沒想到他這一生不過是得到了何家麗這個人,卻沒有得到過她的心。
為了何家嫁給了張建國
何家麗并不喜歡張建國。
她之所以愿意嫁給張建國是出于現實的考量,利弊的權衡,更是為了何家選擇和張建國結婚。
自從張建國第一次來何家吃了一頓晚飯后,一個禮拜都過去了,何家人還沉浸在張建國到訪的余熱中,仿佛那日是高燒,而后一直余熱不退。
何家沒有人不喜歡張建國,何常勝更是提出要女兒何家麗這個禮拜天把張建國叫到家里吃飯。
但是何家麗是抗拒的。
原著中寫道:
“要叫你自己叫,我跟他不熟。”
“這丫頭,不是你跟他處對象?”常勝不講理。家麗放下碗筷:“爸,我看倒像你喜歡建國。”
很顯然,何家麗對再次重逢的張建國并沒有任何的感覺,她沒有心動也沒有家人的激動。
不僅僅如此,何家麗那個時候甚至有些嫌棄張建國長得矮,她雖然和湯為民分手了但是她對張建國并沒有動心。
原著中寫道:
“爸——”家麗不喜歡爸爸這種口氣。是,她對建國沒什么不滿意。但也不像當初跟為民那樣,怦然心動。她跟建國,是要計算的,家世、工作、年齡、長相、個頭,等等。
“你挑人家,人家還挑你呢,咱們這種家庭,建國愿意付出,幫助,挽救,是多么不容易的一個事情。”常勝忽然沒了自信。
“他個頭好像,不高。”家麗挑一個毛病。
常勝立刻反駁:“你要多高?你自己才多高?而且建國哪能算矮?別雞蛋里挑骨頭,抓主要矛盾。”
對張建國,何家麗是需要計算各方面現實條件的,是成年人的利弊權衡。
所以何家麗對張建國是沒有對湯為民的那種心動。
后來何常勝被大老湯的人為難抓走,不僅僅是何常勝,就連老太太、劉美心、何家麗跟何家文還有何家喜都被大老湯帶人誣陷帶走了,這段情節電視劇刪了。
躲在暗處的老三老四和老五逃過一劫,是老三機靈說找張建國求助才讓何家免于一難。
之后張建國帶著幾位同志一起到商業局救出了何家人,那一刻張建國在何家人眼中簡直就是天神下凡。
原著中寫道:
建國身后的戰士拉開燈,材料庫重現光明。
老太太和美心見是建國來,比家麗還激動,嗚里哇啦嚷開了。在她們眼中建國簡直就是天神下凡,也是包青天。
家麗有些出神。雪中送炭,她有些感動。
也是從那件事之后,何家麗才開始真正對張建國改觀,從這個時候開始何常勝認為張建國就是何家一直等的那個人,而何家麗才開始意識到這個家需要這樣的一個“保護傘”。
從張建國救下何家人后,何家的日子也好起來了。
因為有張建國的撐腰,何常勝在單位的地位陡升,大老湯對何常勝也是客客氣氣的,不敢找他的麻煩。
何常勝更是破天荒的當上了工會委員,何家麗也慢慢覺得張建國比湯為民更適合這個家。
原著中寫道:
從客觀說,有建國在,這個家似乎更立得住了。顯然,相對于為民,建國是個更理想的對象。
所以何家麗后來選擇嫁給張建國,是因為他可以成為何家的保護傘,因為他能夠為何家撐腰,因為他是個理想的結婚對象。
只是唯獨不是因為愛。
至死愛著湯為民
何家麗到死愛的人依舊是湯為民。
而湯為民之后多年念念不忘的那個人也是何家麗。
原著中借著何家文的兒子陳光明的口說出了一句話:
“喜歡一個人就是愿意吃虧。”光明突然說出金句。
當時陳光明說的就是何家麗跟湯為民兩個人,哪怕這么多年過去了,就連一個不知往事的孩子都看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可見兩人雖然沒有結婚,但是彼此內心深處有一個地方屬于彼此。
但是湯為民后來因為意外去世,聽到他去世的消息,何家麗是非常悲傷的。
原著中寫道:
家麗只感覺大腦一片空白。她從來沒想過,世界上如果沒有為民這個人會怎樣。他見證了她的青春,那些激情燃燒、對生活無所畏懼的日子。
對何家麗來說,她可以不和湯為民在一起,可以不和湯為民結婚,因為她只要湯為民好好活著,幸福的活著。
這種感情其實已經超出了青春期的那種心動,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愛。
何家麗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世界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這個人,可見她是多么的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對她來說,湯為民見證了她熱烈的青春,是她曾經無所畏懼深刻愛過的人,更是她這一生到死都念念不忘的那個人。
何家麗愛湯為民,但是她是個注重家庭的人,所以她會為了何家放棄深愛的湯為民,同樣她也可以為了何家嫁給不愛的張建國。
何家麗這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何家,她的年輕熾熱的愛給了湯為民,而為了何家付出一輩子的張建國卻沒有得到身為妻子何家麗的愛。
張建國這一生何其可憐。
而何家麗這一生更是無奈又無悔。
為了何家她從來沒有后悔過放棄愛人湯為民,同樣也沒有后悔過選擇了不愛的張建國。
她這一生的最重要的角色只是何家的女兒,何家的大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