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手機都有NFC功能
只需要“碰一碰”就可以
用來刷公交卡、電子門禁卡
還可以進行快捷支付
給人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
也被一些騙子盯上了
近期,施女士(化名)就按照騙子的電話指引,開啟手機NFC功能,和銀行卡“碰了碰”,卡里的錢就被轉走了。這類詐騙很多老年朋友不熟悉,千萬要注意。
這天下午,施女士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說她在抖音平臺簽有一份直播帶貨的合同,前三個月免服務費。如今三個月期限已到,如果不取消合同,每月將會被自動劃扣800元的服務費。施女士不懂操作,對方說可以指導。
于是,施女士根據對方提供的網址鏈接,下載安裝了一款名為“XX云”的App,并輸入房間號進入指定“房間”。在“房間”里,“客服”誘導施女士更改了銀行卡密碼和支出額度,又給施女士發來第二個網址鏈接,讓施女士下載安裝一款名叫“XX讀卡端”的App。
隨后,“客服”要求施女士開啟手機NFC功能,并把銀行卡放到手機背面。反復操作幾次后,對方突然“下線”斷聯。施女士意識到被騙,一查賬,發現銀行卡里被刷走了7000多元。
騙局復盤
此類騙局中,詐騙分子先是詐稱“取消平臺自動扣費”“航班取消申請補償”等,利用緊迫感降低受害人警惕性。
然后以“手把手教操作”為由,誘騙受害人下載安裝用于詐騙的“聊天App”和“讀卡App”。
當受害人按照騙子的誘導,打開手機的NFC功能,并把開通了免密快捷支付的銀行卡貼近手機背面時,銀行卡里的錢會直接被“讀取”并轉走。
在此類騙局中,開啟手機NFC功能“碰一碰”只是大量鋪墊后的臨門一腳,錢財被盜刷的關鍵是輕信陌生人的話,且從對方提供的網址鏈接(而不是手機官方應用商城)下載來路不明的App,有時甚至允許對方直接操縱自己的手機。
防范提醒
1.接到陌生電話和信息,要保持警惕,要先核實對方身份,謹防假冒。
2.不要從陌生人提供的網址鏈接下載安裝來路不明的App。
3.任何要求打開屏幕共享或遠程協助的操作均應高度警惕,避免泄露個人信息。
4.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時,應同時啟用手機的鎖屏密碼和支付應用的二次驗證功能,以增強安全保護。
5.一旦察覺被騙,應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凍結銀行卡,并報警處理。
6.若無必要,關閉手機NFC功能和免密支付功能。
銀行卡取消免密支付功能
可以通過官方手機銀行
官方信用卡App
官方客服電話和銀行網點辦理
微信取消免密支付
步驟1:打開微信,點擊下方最右側的【我】,接著點擊上方的【服務】。
步驟2:點擊【錢包】,進入錢包界面。
步驟3:點擊【支付設置】,再點擊【免密支付】,選擇要關閉的項目。
支付寶取消免密支付
步驟1:打開支付寶,點擊右下角的【我的】,再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
步驟2:在設置界面中,找到并點擊【支付設置】
步驟3:點擊【免密支付/自動扣費】,選擇關閉小額免密支付,也可看到有哪些第三方軟件使用了這個服務。
類似的,美團、抖音等App也可以在相關的支付功能頁面手動關閉免密支付功能。
更多服務指南
圖文來源:南寧警方
審核:林其材
責編:劉汝寧 編輯:呂映 校對:宋業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