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技術引領生活」是句老話了,但在AI時代成為了不折不扣的現實。自從有了各種大模型后,無論做什么,我都下意識地打開頁面跟「它們」咨詢一番,其結果往往比問十個相關人士還詳細,還準確,還有效。
求醫問藥,神仙占卜,不過信手拈來;吟詩作畫,史海鉤沉,簡直張口就是。更有深度的工作和生活輔助,諸如寫論文,做設計,編程序等等,當然也不在話下。其速度之快,結果之好,直叫人瞠目結舌。
過去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以后不一定了。出門靠AI即可,它幾乎是一個全知全能無所不通的「上帝」。
有時我甚至懷疑AI這么不管不顧地發展下去會成為隱藏著精靈的阿拉丁神燈,只要有緣人向它提出要求和愿望,就能得到滿足。不過我懷疑,這個級別的AI只有億萬富翁能消費得起,因此他們能提的要求也就非常有限了,普通人依然可以做個快樂小白。
02
隨著AI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眼看著要達到「須臾不可分離」的地步。這就使我產生了一些遐想與擔憂。
手機沒信號,以前是「失聯」,跟家人朋友失去了聯系。但以后,沒信號可能不僅僅是失聯那么簡單了,甚至會讓你「失智」。
其實手機在中國普及不過二十多年,就連座機和傳呼機也不過三十多年的光景。在此之前,人們的社會聯系是靠上門實現的。
那時候,無論同學朋友抑或遠親近鄰,彼此之間的日常聯系就是「串門」,靠「腿」實現,北京話稱之為「生撲」。后來的商業中有一種上門推銷的工作叫「陌拜」,其實人們過去都是拜,不過是「熟拜」。
生撲的成功率很不穩定,這取決于對方在現實生活中出門的概率和可能性,因此我們都喜歡在飯點前后生撲,最好是飯點剛過,這樣可以避免「蹭飯」嫌疑。這種痛苦的社交生活在有了傳呼機和手機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撲空」成為了歷史。
尤其是后來有了微信這種即時通訊軟件,都不用打電話了,隨時溝通,隨時反饋,可以單獨聊,可以幾個人建群聊。這就帶來了一種「把所有人納入到一個瞬時時空體系」中去的非常便捷的社交網絡,給現實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這種情況就導致我們無論在家還是出門,手機時時在手,以免貽誤戰機。有時候,給一個朋友打電話,對方好幾分鐘還沒接(其實就是上廁所忘帶手機了或者在廚房開著水龍頭洗碗呢),我們都懷疑對方出什么事了,心慌失措。要是自己的手機沒信號,哪怕非常短暫,也會造成「失聯」的假象,讓人跟著著急。
這時候我特別能體會古代那些出遠門的人的父母心情,不然也不會有「臨行密密縫」這樣的場景了。
03
有了手機后怕失聯。有了AI后怕失智。
什么意思呢?是指在這個AI大模型遍地走的時代,如果你沒有信號,你就會發現自己像個「智力殘疾」的人,可能喪失思考和行為能力。
隨著AI的普及,以及它與無數使用者的長期互動帶來的數據和計算以及指導能力的不斷增強,這就可能讓每個人的手機里的AI軟件都有了與這個人的生活信息的全面交叉覆蓋,好比一個無所不能的超級秘書。
你過去的行為習慣,飲食需求,健康狀況,求醫經歷,學習偏好,個人短板,社交計劃,工作進展……等等等等,全部仰仗于手機中的軟件。人人手中都有一個AI助手,出門就像帶著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仙。
然而,一旦手機沒電,或者走到了犄角旮旯,手機沒信號了,連個「智商在線」的機會都沒有,想必那種突如其來的無助感比過去的失聯還要恐怖!
以前,手機沒電沒信號,你還能找個電話亭,哪怕找個路人甲付費借用一下;以后,手機沒電沒信號,就會一棒子從AI時代打回到原始時代。因為這時候你失去的不是信號,也不是一部手機,而是一個深入到你靈魂深處和思想體系中的全能伴侶。
04
想想現在的大學生,寫論文誰還跑到圖書館去翻資料啊?直接問AI,分分鐘給你寫好,其搜尋材料的速度,架構文章和組織語言的能力,甩很多專家學者十幾條街道。
有一段時間,社會上擔憂人們用AI寫作業,抄論文,認為這都是作假行為。然而歷史潮流不可逆。未來,如果你不用這些智能工具,那你可能就是個「反智分子」。
說實話,誰不想擁有一個隨時在線、24小時不休息的AI助手呢?問題是,人人都有了AI助手之后,競爭的焦點就轉向了誰的助手更好用了。所以不僅大家在使用上要緊跟時代,那些開發人工智能的公司也需要再接再厲。
因為如果你的AI助手不夠強,恐怕還是得「失智」。
05
不過千萬別以為有了AI就可以徹底躺平了,哪怕是個傻子也可以享有與他人平等的機會與境遇。那不可能。
假設人人都有了一個非常強的AI助手,那么,這個世界就進入了「智慧滿格」的新紀元。
真到了那個時候,就又得比拼每個人的大腦了,生物體的人的情感,感性的東西變得異常重要,被邏輯演繹所籠罩的生活事實將變得非常固定,要突破這種無趣的狀況,仍需要人的欲望和情感驅動的原創力。
所謂物極必反。如果你已經習慣了依賴AI,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到了那個「AI滿天飛」的時代,你就是新的「失智」大軍中的一員。
在使用AI這件事上,我心里可矛盾了,既怕你不用,又怕你濫用!
現在不用AI,你會失智;但過度依賴AI,將來又會形成新的失智。AI就是個工具,該用的時候用,該自己上的時候還得自己上,你總不能讓手機替自己吃飯和生育吧。
06
所以,盡管AI越來越強大,也別讓自己成為智能工具的附庸。經常動動頭腦,保持一點「人類智慧」,才是明智之舉。
AI是加速器,大腦才是終極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