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會談持續了約四個半小時。
這次會談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之后,舉行的高級別會談,也是2022年2月俄烏沖突后雙方最高級別外交官首次會談。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稱,雙方的會談進行得“不錯”,就所有議題都進行了嚴肅對話。俄美同意考慮彼此利益,推動雙邊關系發展。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此次會談是結束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會談整體是“好的”。目標是公平、持久、可持續地結束俄烏沖突。
魯比奧表示,美俄就解決兩國間“棘手問題”和結束俄烏沖突等達成四點共識。
一、雙方同意建立磋商機制,解決雙邊關系中的棘手問題,使兩國外交使團的運作正常化。
二、雙方組織高級團隊,努力以持久、可持續且為各方接受的方式盡快結束俄烏沖突。
三、雙方同意為未來在共同地緣政治利益問題及經濟和投資機會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礎,這些合作將在俄烏沖突結束后。
四、雙方承諾將保持接觸,確保以及時和富有成效的方式推進談判進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對話有益于美方開始更好地理解俄方立場。俄羅斯向美國解釋了,“北約接管烏克蘭的話將會是對俄羅斯的直接威脅”。
雙方的共識中有幾點還是出乎意料。
“建立磋商機制,解決雙邊關系中的棘手問題,使兩國外交使團的運作正常化”。建立專門的機制排除雙方“關系中的棘手問題”,這一機制充分說明美俄都已經展現出改善關系的誠意和決心,也呈現特朗普急于改善美俄關系。
顯然,特朗普和普京在為未來美俄關系長期向好發展做準備。
成立烏克蘭沖突談判小組,顯示美俄關于結束俄烏沖突的行動已經正式開始,重點是先由美俄雙方來拿出停戰框架。之前,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譴責歐盟和英國“完全不守信用”,不能成為未來任何俄烏協議的相關方。
同時普京認為澤連斯基不是合法的烏克蘭政權的代表,不能代表烏克蘭,因此也不能參加談判。
美國為了遷就俄羅斯,美國已經要求烏克蘭今年夏秋舉行總統大選。
“雙方同意為未來在共同地緣政治利益問題及經濟和投資機會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礎”。這是一個“重磅炸彈”,意味著美國甚至整個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封鎖不僅將解除,而且美國還將從政治、經濟、投資等領域和俄羅斯展開全方位合作。
特朗普是普京的粉絲,看來真沒錯,一上任就完全扭轉了美俄關系。
美國《紐約時報》發表《特朗普轉向俄羅斯,顛覆了幾代美國政策》的文章稱,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愿意拋棄美國的盟友,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站在同一戰線。在特朗普看來,俄烏沖突爆發的責任不在俄羅斯,而在烏克蘭,并暗示烏克蘭不配坐上談判桌。
美俄緩和關系,最緊張的是歐盟和烏克蘭。
1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訪問時表示,烏克蘭絕不會在其領土完整和主權上妥協。烏克蘭期望美國、歐盟、土耳其等能夠提供這些安全保障。
美俄會晤后,特朗普就開始將矛頭指向了烏克蘭,指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應對俄烏沖突負責,他根本就不該讓這件事發生,他本可以達成協議停止戰爭。
美國政府一直是支持烏克蘭抗擊俄羅斯,現在烏克蘭也要承擔責任了,反轉好快。
同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稱,和平不能是簡單的停火,而是需要一項協議,以確保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以及歐洲的安全。
烏克蘭可以依靠歐洲。歐洲準備繼續與美國進行建設性合作,以確保和平與安全。
1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召集主要歐洲國家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美國拋開歐洲與俄羅斯談判俄烏停戰的問題。會議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特別向烏克蘭派出維和軍隊一事,德國、波蘭表示反對。
這也是美國拒絕歐盟參加談判的原因,在美國看來,歐洲參與烏克蘭問題談判是在添亂,歐洲自身的聲音太雜,提出的方案會非常不現實,所以導致俄烏沖突持續了近3年還無法結束。
歐洲各國害怕與擁核的俄羅斯直接對抗,且如果在北約框架外實施,各國的想法和利益不同,緊迫性、可行性也不同。
歐洲國家主要在北約內部進行軍事合作,多年來,各國政府拒絕了建立單一歐洲軍隊的各種呼吁,認為國防是國家主權問題。
2月13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斯暗示美國將不再容忍歐洲國家依賴不平衡關系“搭便車”的做法。北約成員國需要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使其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
一些歐洲國家已經拒絕將國防開支提升到GDP的5%,可還是希望美國繼續保護歐洲。歐洲就這樣不停地討論,就是沒有結果。
特朗普可不等了,積極與俄羅斯緩和關系,萬斯在慕安會上的發言等于是與歐盟翻臉。
特朗普有聯俄抗中的意愿,可俄羅斯剛剛經歷西方聯手遏制,普京多次表示上了西方的當,再說美國政府一輪換,政策就變了,普京不可能自斷后路。
特朗普也清楚這一點,因此聯俄對付歐盟倒是個好主意。
很多人認為歐盟是美國的盟友,其實特朗普從來不這么認為。
首先,歐洲多是建制派,向來支持拜登,這惹火了特朗普。
其次,特朗普崇尚強者,所以對普京情有獨鐘,對那些拜倒在美國腳下的國家,特朗普向來認為這些國家既沒有實力,還在揩美國的油水。
三、特朗普對價值觀、意識形態沒有興趣,只認眼前的利益。
特朗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失敗了,得不到利益開始轉身關注白胖胖的盟友,既然盟友沒有實力,就讓美國來收割好了。
為了方便、安全,特朗普還拉上俄羅斯,都是仇人一起干吧。
歐盟根本成不了事,國多嘴雜,利益傾軋,剛剛討論的事馬上就有人報告美國。
特朗普早就亮出獠牙,劍指格陵蘭島,早晚要翻臉,還不如早做打算。
17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獨家披露美國提出將掌握烏克蘭從關鍵礦產乃至港口等基礎設施的計劃,無異于美國對烏克蘭“經濟殖民”,如此待遇類似于侵略國戰敗后所受的懲罰。美國將取得烏克蘭從開采資源中取得的50%經常性收入,資產未來轉化為收入后“所有發給第三方許可”的財務價值的50%也歸美國。
這條款意思是“錢先付給我們,再去養你的孩子”。
歐洲的格局又要巨變了,烏克蘭失去領土、近千萬人口,還有幾乎所有礦產和基礎設施。歐盟為俄烏沖突提供了千億美元資金也打水漂了,現在美俄聯手劍指歐洲。
當然,也有一種看法是美國有意將世界的關注點轉向歐洲,而實際他要奪取加沙。
近日,以色列軍方已召集預備役軍人,為可能恢復在加沙作戰做準備。內塔尼亞胡表示正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全面合作”,重啟加沙戰爭。
總之,特朗普是四處布網,最終可能看哪里時機成熟了就出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