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經打了整整三年了。這場戰爭深刻改變了冷戰之后的世界格局,甚至一度讓世界瀕臨核戰爭的邊緣。在這場戰爭逐漸走向尾聲之時,我們有必要重新反思一下,這場戰爭為什么會爆發?究竟是哪些因素造就了這場慘烈的沖突。
最直接的原因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臺之后全盤倒向西方,積極尋求加入歐盟和北約,讓俄羅斯感受到巨大的安全危機。為了阻止烏克蘭倒向西方,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普京決定先下手為強,在2022年2月發起了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如果把時間看的更長一點,在亞努科維奇當烏克蘭總統時期,俄烏兩國總體關系非常好,亞努科維奇疏離了歐洲和美國,拒絕跟北約合作,整體外交政策以親俄作為基石。然而在西方世界的運作之下,亞努科維奇在2014年被推翻。隨后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克里米亞半島居民通過公投方式加入俄羅斯,俄羅斯軍隊也開進克里米亞,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克里米亞。與此同時,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當地親俄勢力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了大規模武裝沖突,這場沖突一直延續到現在。
自此之后,從波羅申科到澤連斯基這兩任烏克蘭總統,都把俄羅斯當做主要敵人,竭力倒向西方,并且整軍備戰,試圖通過武力手段奪回頓巴斯地區和克里米亞,同時積極尋求西方國家介入俄烏沖突,試圖加入北約。
與此同時,北約連續五次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讓俄羅斯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威脅。作為俄羅斯的近鄰,又跟俄羅斯存在緊密的歷史聯系,烏克蘭一直都是北約籠絡的對象。烏克蘭跟俄羅斯交惡,對于北約來說是天賜良機,預計積極跟烏克蘭合作。
烏克蘭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重要緩沖地帶,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失去戰略緩沖,北約的軍事力量可直接威脅到俄羅斯本土。要知道,莫斯科距離烏克蘭邊境僅500公里。
正是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普京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軍事手段阻止烏克蘭完全倒向西方和加入北約。
從歷史和民族角度來看,從蘇聯解體時開始,俄烏之間極其簡單粗暴的分家協議,就給俄烏兩國之間的沖突埋下了隱患。
從歷史上而言,無論是頓巴斯地區還是克里米亞,都是原來沙俄打下來的土地。頓巴斯地區位于烏克蘭東部,包括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個州,早在1722年就發現了豐富的煤炭資源,沙俄在當地建設了頓巴斯煤田,此后大量俄羅斯人涌入這里開采煤炭。到了蘇聯時期,更是將頓巴斯打造成了重工業基地。同理,克里米亞也是沙俄打下來的土地,克里米亞擁有塞瓦斯托波爾,刻赤等著名港口,還是蘇聯黑海艦隊的駐地。
蘇聯時期,蘇共高層把頓巴斯等六個州劃給烏克蘭,又將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當年的蘇聯高層是出于同化烏克蘭人的考慮,畢竟把大量俄羅斯人劃給烏克蘭,可以沖淡烏克蘭的民族國家屬性,讓烏克蘭人對蘇聯更有親近感,也方便更好地控制烏克蘭。
當蘇聯還在時,一切都不是問題,一旦蘇聯崩潰了,俄烏兩國分家了,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
對于俄羅斯來說,無論頓巴斯還是克里米亞,都是俄羅斯祖先流了大量血才打下來的土地,憑什么隨隨便便就劃給了烏克蘭。如果烏克蘭跟俄羅斯是友好鄰邦,那一切都還好說。偏偏烏克蘭這些年一門心思倒向西方,對境內的俄羅斯族人也并不好,甚至放任極端組織去襲擊俄羅斯族人。對于普京和俄羅斯高層來說, 是 可忍孰不可忍,必須要一勞永逸地解決烏克蘭問題。
如今,這場戰爭已經打了整整三年了,戰爭給世界各國的教訓是,一定要極其慎重地處理民族和歷史問題,一定不要在國家重大政策上來回翻燒餅,不然遭殃的是整個國家。
?東亞財評聚焦國內外熱門財經話題,品評有價值的商業人物和訊息。我們的宗旨,是讓大家在這里,讀懂東亞,理解中國,擁抱世界。
廣告商務請加微信 131-6168-817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