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哥說新股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近期,港股迎來一家預制金屬建筑公司遞表。
格隆匯新股獲悉,2月14日,美聯鋼結構建筑系統(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聯鋼結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股上市,保薦人是申萬宏源香港。
美聯鋼結構于1999年成立,總部位于上海,此次申請港股上市之前,公司已經多次在資本市場上做出過嘗試。
2014年4月28日,公司曾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上交所主板的上市申請。
2023年11月7日,公司向上海監管局呈交就擬于北交所上市的上市前輔導備案申請。
此外,公司曾于2022年12月27日在新三板掛牌,但因業務發展和戰略規劃需要,2024年11月29日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
招股書稱,鑒于香港作為國際市場的門戶,更適合提升公司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國際投資者,因此計劃在香港上市。
截至2025年2月4日,陳博彥和陳嘉琪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約75.3%的股份,是公司的實控人。
01
專注于預制金屬建筑解決方案,收入有所下滑
美聯鋼結構是一家專注于預制金屬建筑解決方案的企業,為各行業的建筑項目提供優質產品和安全高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預制金屬建筑解決方案是公司的核心業務,2024年占公司收入的比重為83.3%,主要是預制鋼結構建筑的分包,涵蓋設計、制造、安裝和質保,為工業項目提供定制化綜合解決方案。
除核心預制金屬建筑解決方案外,公司還有部分專業工程總包、工業環保裝備業務。
按業務類別劃分的收入明細,來源:招股書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報告期),美聯鋼結構的收入分別為19.03億元、14.53億元、8.85億元;2023年收入大幅下降,主要因2022年完成了一些大型預制金屬建筑項目的建筑工程。
報告期內,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770.6萬元、6213.2萬元、4660.9萬元。
主要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有82個在手項目,未確認收入總額約為10.77億元。
報告期內,美聯鋼結構的毛利率分別為12.7%、14.8%和14.9%。從預制鋼結構建筑項目成本來看,中國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材料和安裝上。
2023年,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75.2%,安裝成本占19.0%。這兩項是影響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其主要原因包括鋼材單價高、行業預制化程度高和生產流程標準化,這減少了定制和現場調整的需求。相比之下,人工和其他成本占比較低。
鋼卷是主要原材料,其價格受全球和本地供求、競爭和政策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大多不可控。2019年至2023年,中厚鋼板價格波動顯著。2021年,其價格因國內需求強勁和全球供應鏈限制上漲37.5%,達到每噸5449.7元。
2022年和2023年,隨著供應鏈恢復和需求放緩,價格分別下降13.2%和10.4%。未來,預計價格將趨于穩定,受環保法規和能源成本上升影響,2024年至2028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1.9%。
美聯鋼結構的客戶涵蓋各行各業,包括汽車、機械、電子、制藥、化工、建材、飲食和電子商務物流。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7.7%、64.6%和53.5%;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4.8%、43.1%和31.2%。公司大部分收入依賴少數主要客戶,因此其財務表現對這些客戶的需求波動較為敏感。
各報告期內,應收賬款及票據余額分別為3.47億元、4.52億元和4.31億元,應收賬款及票據周轉天數分別為63天、114天和156天,應收賬款回收周期不斷拉長。
02
行業短期受益于滲透率提升,長期與地產基建的景氣度息息相關
在全球環境挑戰加劇的背景下,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原則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框架,其中綠色建筑尤為重要,而預制鋼結構建筑是實現綠色建筑的關鍵方式。
建筑可根據建筑方法大致分為兩種:傳統建筑和預制建筑。傳統建筑主要通過現場施工建成,極度依賴人力勞動,導致施工時間較長。
相比之下,預制建筑則是由在受控場外環境中生產并運送至工地進行安裝的預制構件組裝而成。
預制建筑可根據所使用的不同材料類型進一步分為以下幾種類別:預制鋼結構、預制混凝土和其他(例如木結構)。
相對而言,預制鋼結構建筑在工業設施中具有顯著優勢,能滿足承重和大跨度需求,布局靈活,便于設備安排和生產優化,施工速度快,維護和擴建方便,長期成本低。因此,它是工業建筑中最具經濟效益、省時且環保的選擇。
目前,中國預制鋼結構建筑仍處于發展初期。2023年,中國滲透率為13.9%,而美國約為50%,日本為40%。未來幾年,隨著政策支持和勞動力增長,中國滲透率有望穩步提升。
過去五年,預制建筑的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446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660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0.3%。未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策的進一步推動,市場預計從2024年的6032億元增長到2028年的79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1%。
其中,預期預制鋼結構建筑市場的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人民幣4897億元進一步上升至2028年的人民幣6341億元。
按2023年收入計,美聯鋼結構在中國預制鋼結構建筑市場的工業領域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4.4%。
中國預制建筑市場規模(按收入劃分),來源:招股書
總體而言,預制鋼結構建筑是實現綠色建筑的關鍵方式,符合政策的導向,目前行業滲透率相對海外較低,未來有一定的機遇。不過從長遠來看,預制鋼結構建筑行業的發展前景與國內地產及基建的前景息息相關;公司也在拓展海外市場,未來,美聯鋼結構能否扭轉收入下行的局面,還需要持續跟蹤。
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如需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二字,獲取轉載格式要求。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