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鮫俗稱海兔、兔子魚、帶鯊、鼠魚,是銀鮫目、銀鮫科動物的統稱。銀鮫起源古老,銀鮫屬軟骨魚綱,但是屬于軟骨魚類中已發生變異的特殊分支,并且由于兼有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的特征,因而在學術上具有相當的研究價值。
銀鮫約有28個種,長約60~200公分,體色由銀白色到灰黑色不等。共分三科︰銀鮫科(Chimaeridae,包括稱為兔魚的種類,特征為吻圓或錐狀)、葉吻銀鮫科(Callorhinchidae,吻獨特,呈鋤狀且柔韌,故俗稱象魚)及長吻銀鮫科(Rhinochimaeridae,吻延長而尖,俗稱長鼻銀鮫)。由于遭受大量的捕撈以及生存環境遭受到破壞,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收錄,瀕危等級為瀕危(EN)。
銀鮫體側扁而延長,向后漸細尖。頭大,口小,吻柔軟而略突。眼睛很大,位于上側位。有趣的是它們的鼻孔在腹部位置,且位于口前。有2個背鰭,第一背鰭呈三角形,前方具一扁長硬棘;第二背鰭則呈狹長帶狀,有兩個大而扁的胸鰭,臀鰭小,尾鰭窄尖呈鞭狀。體表光滑無鱗。背為深灰或褐色,兩側較淡,腹部銀白。一般體長為500~800毫米,大者可長到1米。像兔又像鼠,而且游速很慢,不太靈活。雄性銀鮫具有在魚類中有獨具的輔交合器官︰由腹鰭分化而來的體外交尾器官(鰭腳或攫握器),用以將精子輸入雌魚體內。與鯊和鰩不同,銀鮫體側僅各有一個外鰓孔,并與硬骨魚一樣,覆有瓣片。
銀鮫為冷溫性中小型魚類,棲息于2000米水深的海洋中,一般靠近海底,有時用鰭抵著海床休息。背鰭前端的刺連接毒腺,有助于銀鮫自衛。銀鮫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溫帶較深海區,在中國的南海、東海和黃海都有分布。游動能力差,易被捕獲,離水即死。以小型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銀鮫冬季和生殖季節游向近海,大概在每年的春季交尾,卵生,卵殼黃色或褐色,長 200mm,橢圓形,前端尖,后端細長,產于淤泥海底中。卵大而長,且具保護硬(角質)殼。
銀鮫和鯊魚都屬于軟骨魚,且與鯊和鰩類是近緣關系。銀鮫從外部形態上看與鯊魚的區別不大,但內部結構則與鯊魚區別很大。它的脊椎骨沒有椎體,脊索終生存在,在脊索周圍的外膜上有石灰質環。它的上頜與腦顱愈合在一起,牙齒愈合成齒板固定于上、下頜中。
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生物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以至于生存艱難,銀鮫作為活化石,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這對于地球物種等的多樣性有著非凡且重要的意義。
一起來關注未來24小時海況預報~
浙江海洋預報
2月19日20:00-2月20日20:00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預報
今天夜間,大面海域是中到大浪的水平,到了明天傍晚,杭州灣將會增大到0.8到1.4米的輕到中浪,浙北、浙中和浙南是三個海域將會增大到1.6到3.2米的中到大浪。
浙江所屬海域的海況較差,中小型船只出海請注意安全。
濱海旅游區預報
明天,5個濱海旅游區中,南麂不適宜觀光游覽,其它4個旅游區都不太適宜海上垂釣和游覽。
足不出戶了解更多海洋資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浙江海洋預報網 (www.zjocean.org.cn)
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
/發布浙江海域海洋環境預報信息/
微信號 : zjhyy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