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24年三千萬輛的銷量大盤中,新能源汽車繼續快速增長,年產銷首次突破1000萬輛,銷量占比超過了40%。
不過,在過去一年,從行業端到消費端,汽車行業展現給我們的仍然是一條銷量很鮮明、質量不透明的界限。
從各種數據中不難看出,在消費端,仍然有消費者在買車和用車中路遇坎坷;在行業里,仍然有汽車品牌在銷售和服務上“頑癥”難除。
根據車質網統計,2024年,其受理的有效投訴量創紀錄超過17萬宗,其中智能化問題占比進一步增加,電動化領域依然面臨電池衰減異常等集中痛點。
轉眼間,2025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而在今年此刻,愛車覺羅還要做些什么?
在行業的持續增長中,觸目可見的是,仍然有絕大部分的車企表現出對銷量增長的強大韌性,以及對車輛問題的足夠彈性。對它們來說,周銷、月銷、年銷,仍要不斷拔高,而在處理因“智電”所產生的車輛問題上,卻一直在蒙蔽雙眼。只是,車企中表現比較突出的,仍然是一些新能源品牌和造車新勢力。
但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比如當車輛發生了自燃,車企不是第一時間向當事人了解和解決問題,而是極力地對車身和車標進行“掩蓋”。而這種異常行為本身,是除車輛自燃之外,成為車企和品牌的另一“不治之癥”。
雖然電池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但車輛自燃的情況仍然時有發生。
根據華輿車評的統計,今年1-2月份,國內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發生車輛自燃數百起,其中新能源汽車占了絕大多數。
而發生自燃事故更多的車型,大多是那些在銷量上看似遙遙領先的品牌,特別是一些高端新能源車,同樣是半身風雨半身傷。尤其是“小鵬電車起火燒毀小區地庫十幾輛車”,曾經引起了市場和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電池不過硬,技術不完善,保障不全面,才是這種“欲蓋彌彰”的前提。
所以,2025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愛車覺羅和中國北方新媒體汽車聯盟仍然要關注這個痛點,關注行車安全。
哪些產品仍在發生自燃?愛車覺羅和北方聯盟媒體會在系列報道中以視頻或圖文的方式逐一播報展示,以便消費者“避坑”。
“安全是最大的豪華”,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不會感到陌生。而在很多人看來,車輛自燃是對車輛和乘員安全最大的威脅,也是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中最大的痛點。
車輛自燃情況—華輿車評統計(部分)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自燃多與電池問題有關。據了解,鋰電池在熱失控時會迅速釋放大量熱量,短時間內即可引發劇烈火勢,且火焰會從電池正極噴射而出,容易引發周圍電池的連鎖反應。這種情況下,車內人員的逃生時間變得極為有限,對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脅。雖說國內的電池廠和整車廠都在不遺余力地解決“三電”問題,但若想徹底的解決車輛自燃,還需要相關企業的潛心研究和技術進步,包括消費者仍需要耐心等待。
除了自燃之外,涉及到車輛安全的問題還有很多。
當下,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到“智造”時代,因此而產生的自適應巡航、輔助駕駛等一系列安全配置可以說為乘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在某些關鍵時刻,因智能化所帶來的車輛停擺、功能失效等,同樣會讓消費者和廣大車主悔斷肝腸。而在這之后的種種投訴,雖然比比皆是,但又消無聲息。
那么,愛車覺羅和中國北方新媒體汽車聯盟要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廣大車主和網友們的投訴,且利用媒體所獨有的方式和渠道,讓廣大消費者和車主感受到“安全”。
在2025年3.15即將到來之際,“中國車市消費避坑指南”將再次幫助消費者劃清銷量與質量的“界限”。
如果您在購車、用車等方面遇到了“頑癥”,可通過愛車覺羅新媒體渠道,且在愛車覺羅各大平臺留言、跟帖或私信功能留下詳細的投訴線索,也可以撥打投訴熱線13002499077,或發送郵件至15445019@qq.com。
在“3.15消費者權益日”,發起本次活動的愛車覺羅、車聞知、大旗侃車,以及中國北方新媒體汽車聯盟和為本次“避坑指南”進行調研的華輿車評等專業媒體和權威機構,將共同守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共筑滿意消費”的市場環境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