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日常生活中一次看似普通的摔跤,卻成了陳女士(化名)命運的轉折點。
因為跌倒,一向體健的她意外發現腹腔深處竟藏著三處互不相連的腫瘤,而瑞金醫院先進的微創手術技術,更為她“三合一”完美解決病痛,讓她直呼“因禍得福!”
意外跌倒
一跤摔出了腫瘤?
2024年初冬的清晨,42歲的陳女士像往常一樣在家中打掃衛生。她清理地板時,腳下突然一滑,整個人重重摔向地面,右后腰腹徑直撞上了掃地機器人的尖角。劇痛瞬間從腰部蔓延至整個后背,她蜷縮在地上動彈不得,瞬間大腦一片空白。家人聞聲趕來時,她顫抖著擠出幾個字:“可能......骨折了。”
家人連忙帶她到就近醫院,骨科醫生初步觸診后建議先拍CT排除骨折。然而放射科的報告卻讓人困惑:疼痛明顯的右側骨骼毫發無損,左側后腹膜區竟然藏著一個拳頭大小的腫塊,陳女士愣住了,明明撞到的是右邊,怎么左邊卻查出了問題?還是巨大腫塊?她當即決定,直奔瑞金醫院。陳女士表示,“去年我媽媽剛在瑞金做了手術,醫生護士們都非常專業,恢復也很好,我相信這里。”
抽絲剝繭
不是一個,而是三個!
泌尿外科戴軍副主任醫師接診了陳女士,一番問診和CTA檢查后推薦至普外科就診。普外科張弢副主任醫師仔細了解病情后,為了徹底“緝拿”病灶,為患者安排了PET-CT檢查。在這臺“腫瘤追蹤儀”的掃描下,左側后腹部腫塊顯露出猙獰的面目,它有6厘米左右,就在左腎下方,緊貼著降結腸,密度不均勻,分界也欠清。更令人心驚的是,胰腺鉤突還潛伏著一顆直徑不到2厘米的陰影。“好端端的,怎么又查出來一個,還是胰腺腫瘤,這可是‘癌王’啊!”陳女士如墜冰窟。
影像圖,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除此之外,已患5年多的膽囊炎,也變得更嚴重了,檢查明確為膽囊肌腺癥。“患者合并膽囊結石,可能引發膽管梗阻、胰腺炎,雖然認為癌變率極低,長期慢性刺激可能增加癌變風險。加之患者腹痛癥狀頻繁發作,手術可徹底消除病灶。”張弢醫生說。
“要開三次刀嗎?”陳女士顫抖著問。回答卻出乎意料:“或許只需要一次微創手術。”
精準手術
一次微創,三個部位同時“拆彈”
“位于胰腺最深入十二指腸的‘鷹嘴’部位的腫瘤,雖然是十二指腸來源,但實質長在胰腺,放任其最終可能會累及胰管、膽管,出現消化道出血、梗阻等情況,所以要盡早切除。但它位置刁鉆,緊貼著腸系膜上靜脈,如同長在血管網中的毒蘑菇,手術稍不慎就會侵犯到周圍豐富的血管,引發大出血。”普外科陳夢閩醫生解釋,“除了胰腺區域的腫瘤,還要同時拆除埋在患者身體不同部位的其他兩個‘炸彈’,綜合評估后我們決定采用達芬奇手術,以精確的路徑和精細的解剖,實現精準打擊。”
醫生為陳女士進一步完善了術前檢查及評估,充分排除手術禁忌后,制定了微創手術方案和針對性的圍術期處理策略。“我之前就知道瑞金綜合實力強,各科都很厲害,聯合起來更厲害,這次算是體驗到了。”聽完醫生解釋,陳女士這才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真正交給了瑞金。
手術當天,在麻醉科、手術室團隊配合下,張弢醫生和陳夢閩醫生聯手合作,精準完整地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切除腹膜后腫瘤、膽囊和位置刁鉆的胰腺區域腫瘤,并對十二指腸損傷進行修補。手術順利,陳女士恢復很快。術后病理為后腹膜異位子宮肌瘤、胰腺間質瘤和膽囊肌腺癥。出院時,陳女士激動道:“感謝瑞金!這一跤摔出了三個腫瘤,卻撿回了一條命。”
針對不同部位腫瘤的聯合治療,瑞金醫院普外科有著成熟的多學科合作模式和豐富的手術經驗,更不斷挑戰,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很多腹腔腫瘤都是通過意外檢查發現的。”張弢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定期體檢,時刻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及時就醫。
門診信息
普外科
趙任 主任醫師
總院專家門診: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嘉定院區專家門診:
周三上午
張弢 副主任醫師
總院專家門診:
周三全天
陳夢閩 醫生
總院胰腺-微創診療專病門診:
周六上午
泌尿外科
戴軍 副主任醫師
總院專家門診:
周三下午、周五下午
歡迎轉發點贊
文、編丨祁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