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春天快到了,許多朋友開始蠢蠢欲動籌劃起各種賞花之旅了。每年這個時候,陜西有一個地方會被不斷提及,沒錯,這里就是有著“中國最美油菜花海”美譽的——漢中。
漢中市地處秦巴山區,擁有112萬畝油菜花田。花海不僅規模大,景觀也極具層次感和美感,而且隨便去漢中哪個縣區,都能看到花海美景。
而除了油菜花海,漢中每年春天總會有一座古建筑登上熱搜,原因就是一棵一年只開一次花的神奇古樹。你知道,這是哪里嗎?
沒錯,這里就是——勉縣武侯祠。
武侯祠,祭祀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廟。
因為諸葛亮深受人民的敬仰和愛戴,全國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建有武侯祠,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比較有名。但位于陜西漢中勉縣的這座武侯祠,則是修建時間最早、且唯一由皇帝(蜀后主劉禪)下詔修建的祠廟,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
公元234年,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故于五丈原,安葬于勉縣定軍山下,終年54歲。29年之后,公元263年,蜀漢后主劉禪下詔修建武侯祠,選址于定軍山下的武侯坪,與武侯墓隔漢江遙遙相望,距今1700多年。
時光荏苒,如今我們見到的勉縣武侯祠雖歷經數次修葺,但其仍然是陜南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底蘊最深厚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現在的武侯祠主體建筑大都為明清時期,整座建筑群坐南向北,背臨漢水,規模宏大。從大門至后殿,共有七進院落,層層遞進,布局嚴謹。院內碑林林立,古木參天,漫步其中,一股歷史的氣韻便撲面而來。
如果大家來武侯祠參觀,可以重點關注兩個方面:
其一,它奇特的布局。
為什么說“奇特”呢?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建筑中,大多遵循坐北朝南的布局,而勉縣武侯祠確實坐南朝北,大門正對北方。
這樣的設計并非偶然,而是為了寄托諸葛亮“誓死北伐、光復漢室”的未竟遺志。與之相應的,武侯祠內的鐘鼓樓位置也是“反”著的,東側是鼓樓、西側是鐘樓。
其二:內涵豐富的楹聯牌匾、碑石銘刻。
來了武侯祠,你會發現這里的楹聯牌匾特別多,而且許多都是出自“大家”。比如唐朝李商隱、宋朝陸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禎、清代果親王允禮、近代馮玉祥、于右任等,都在這里留下墨跡。
目前,勉縣武侯祠還保留古代碑石有60多通,匾額30多方,楹聯20余幅。其中,唐德宗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并序"唐碑、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御賜“忠貫云霄”匾額最為珍貴。
回到文章之初我們聊到的那個話題:為什么每年春天,勉縣武侯祠會頻頻登上熱搜呢?其實,就在于武侯祠內有一棵400年的神奇古旱蓮。
古地有古樹。看一個地方是否存在文化淵源,其實不能輕信建筑,要先看這里有沒有古樹。因為建筑可以仿建,而留下歲月年輪的古樹卻難以復制。
勉縣武侯祠內古樹名木眾多,這里千年以上的古柏就是18棵。但其中,最珍貴神奇的還是這棵古旱蓮。
古旱蓮號稱“植物界的熊貓”,其生長條件非常苛刻,不易存活。如今我們見到的許多旱蓮樹,都是后來人工嫁接培育而成。據說,真正自然生長僅此一棵,所以才異常珍貴。
古旱蓮是先開花、后長葉子的。它的花期大概三月中上旬左右,一年只開一次花,一次只有大約半個月。
我來過勉縣武侯祠兩次,但遺憾的是都沒能趕上旱蓮開花的時候,大概還是緣分未到吧。
如果大家今年準備來漢中看油菜花,不妨可以考慮勉縣。勉縣的花海景觀很豐富,除此之外,這里還有大量的人文古跡,除了武侯祠、武侯墓,還有馬超墓、陽平關、諸葛古鎮等人文景點,游覽體驗更加豐富。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