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博物(ID:bowuzazhi)
無論你愛不愛吃螃蟹,應該都見過這種美味活的或熟的樣子,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好像從沒見過螃蟹的屎?
圖源:紀錄片《風味人間》
不像要讓蛤蜊活著吐沙或者熟了的蝦都能看到黑色的蝦線,我們怎么好像沒見過螃蟹的“臟東西”?不過互聯網上還是什么都有,刷到網友分享的“螃蟹拉粑粑”視頻,我感覺我必須“飯點屎尿屁”一下了……
很有禮貌地自己夾走…
圖源:小紅書@老王
無腸公子 , 但有腸 , 還拉得多
中國人吃螃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周禮》中提到周天子食用的是加工過的螃蟹醬,叫“青州之蟹胥”,從傳說的維度,甚至能向前推至夏朝大禹治水時的巴解——傳說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時,螃蟹泛濫破壞莊稼,巴解帶領村民挖溝渠并用沸水和火把戰勝螃蟹。在嘗了這些螃蟹后,發現它們味道鮮美,從而解決了螃蟹和糧食的危機。為紀念巴解的貢獻,人們將“夾人蟲”改稱為“蟹”, 并為他建立了巴王廟。
要說和中國人民羈絆最深的蟹 , 那毋庸置疑必然是中華絨螯蟹,得名于一對布滿絨毛、威風凜凜的大鰲肢 , 它更為人們所熟知的名字是河蟹、 大閘蟹等。
古人愛吃蟹 , 便給蟹起各種雅號別稱 , 宋代時一個叫傅肱的人專門寫了一本《蟹譜》, 在里面講自古以來人們給蟹起的別稱做了一個總結歸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 以其行聲,則曰郭索; 以其外骨,則曰介士; 以其內空,則曰無腸。”這最后一個“無腸”最有意思, 這個名字出自晉人葛洪編著的一套道教典籍《抱樸子》:“稱無腸公子者,蟹也。”這個名字廣受當時人們的認可,在之后仍在文學作品中被反復引用。
“無腸公子”這個稱呼來自古人對于蟹的觀察,他們揭開蟹蓋發現里面要不就是中間空空,要不就是布滿膏黃,好像沒有腸子呢?
哪里應該摘掉不吃!
作為一個擁有現代科學常識的讀者, 我們其實不會相信一個動物沒腸子。“無腸公子”實際有一根腸子,從蟹胃延伸出來,穿過體腔的部分也有一根透明的腸管連接著,一直連接到蟹臍中部的那根管狀結構。穿過體腔的那段腸管,在螃蟹肥美的季節會被埋在膏黃中,除非里面裝著屎不然確實看起來不太明顯。
就在中間這些透明的部分底下
圖源:diagramnemomemekfm
現在商家發出的蟹大多都需要經過清腸暫養這個流程,所以食客們買到手的蟹, 一般情況也不太能明顯地看到這一段腸道。當然如果有,也僅需像去除蝦線那樣剝掉就可以。
黑黑的能看見的時候
說到“蝦線”, 蝦與蟹總會在“蝦兵蟹將”這個詞里相提并論,為啥進了龍王的海底龍宮里,蝦只能當個兵 , 蟹卻能當個將呢?
《哪吒之魔童鬧海》里的蝦兵蟹將
這就要說到蟹類堪稱激進勇猛的演化路線。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理論是,蟹是由蝦或龍蝦狀的動物演化而來的“武裝裝甲蝦”。
不斷卷腹而變得q彈的蝦尾,是容易被捕食者拿捏的把柄,那蟹就把這份美味進化掉,幾乎優化掉除了腸子以外的全部結構,將腹部折疊在頭胸甲之下。為了更好地容納下器官、保護腹部,蟹再橫向拉長頭胸甲,加固渾身的甲殼并演化出尖銳的棱角與邊緣。
人: 所以寶寶你是個加寬加固折疊翻蓋手機!
蟹化指的就是這種非螃蟹的甲殼類動物,通過進化逐漸呈現出與螃蟹類似的體形和結構特征的過程。
呦 , 蟹殼里怎么坐了個和尚
順著蟹那被古人忽略的腸子往上一點點摸索,就到了胃。蟹的胃是一個囊裝的結構,緊接在口器之后呈一個三角形包囊。
蟹類攝取食物后,食物經過大顎等口器進行初步研磨粉碎,經過很短的食道進入胃,在胃里食物被進一步磨碎,并且, 與肝胰腺(沒錯肝胰腺就是我們吃的蟹黃)生成的消化液混合, 進一步消化。
肝胰腺
混合食糜經過幽門胃過濾后, 小于1微米的顆粒進入消化腺中進一步消化和吸收, 而較大的顆粒則返回胃中重新消化。食物殘渣之后通過中腸的規律蠕動, 一點點向后運送至后腸, 最終被肛門排出。
這就是螃蟹從入口到出口的全消化通路, 當然也有簡單總結版: 別吃蟹胃! 又苦又澀又腥! 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蟹胃, 其實有一個更為人們, 尤其是江南地區所流傳的別稱: 蟹和尚,來源于《白蛇傳》里法海和尚躲避天兵捉拿時看到江邊一只螃蟹在蛻殼,哧溜一下沿著縫隙鉆進蟹殼當中 , 終日在其中打坐 , 不敢出來。魯迅寫:秋高稻熟時節, 吳越間所多的是螃蟹, 煮到通紅之后, 無論取哪一只, 揭開背殼來, 里面就有黃, 有膏; 倘是雌的, 就有石榴子一般鮮紅的子。先將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個圓錐形的薄膜 , 再用小刀小心地沿著錐底切下, 取出, 翻轉, 使里面向外, 只要不破, 便變成一個羅漢模樣的東西, 有頭臉, 身子, 是坐著的, 我們那里的小孩子都稱他“蟹和尚”, 就是躲在里面避難的法海。
這段故事最早由我的外婆講給我聽,那時候我還是個蟹都剝不利索的小孩 , 我一邊聽著白娘子的故事,一遍剃著蟹胃,心想這法海真是可惡,做人的時候非管閑事,跑到蟹里也不干好事。現在回想起來才有感觸,是生活里的講述讓這些古老的神話故事始終散發出生命力 , 也恰恰是這些現在看著沒影沒邊的神話激發著人對于簡單的生活現象的再觀察與理解。
螃蟹別吃部分一覽
放開那只死蟹!
在入鍋前已經死去一段時間的蟹是非常不建議食用的。螃蟹作為一種優質蛋白質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在螃蟹死后,這些營養物質會很快分解腐敗,滋生有害細菌,有些細菌還有可能產生毒素,同時,蟹體內的組氨酸會被細菌分解產生組胺,組胺不易破壞,即便經過高溫蒸煮也無法被完全分解,在人體內積聚會造成食物中毒,導致出現胃腸道不適癥狀,如惡心、嘔吐,甚至急性腸胃炎等癥狀。
所以如果有蟹因為郵寄或儲存不當而死去,千萬不要圖小便宜!
祝大家吃得開心!
撰文 | 九歌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趙之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