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進行謀劃部署,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同年8月2 日《指導意見》印發,指出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發過程回溯和階段性評估機制,加強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驗證,合理評價成果研發過程性貢獻。
本研究試圖采用探索式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論編碼技術,通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成果3類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分類選取典型案例,探索構建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路徑的理論模型,合理評價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性貢獻。
1. 機制內涵
結合各個領域對于回溯法的應用,回溯法的定義是一種試探和遞推法,按一定的條件向前搜索,以達到目標,當試探和探索到某一步時,發現原先選擇并不優或達不到目標,就退回一步重新選擇,這種走不通就退回再走的技術為回溯法,而滿足回溯條件的某個狀態的點稱為“回溯點”。回溯概念的界定包括:一是回溯法解決的問題本身復雜程度高、規模較大;二是回溯法是解決問題的所有方法的集合;三是回溯法與枚舉不同之處在于回溯法會及時止損。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是科技成果評價的重大政策創新,有利于加強成果真實性和可靠性驗證,合理評價成果研發過程性貢獻,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為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沖擊,以科技自立自強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本質上是一種階段性評估機制、責任分配與落實機制和要素保障機制,以期在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以下簡稱“四鏈”)深度融合。
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特征可以用4個維度來表征:一是涉及創新鏈條長,往往在一個重大成果轉化中涉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不僅是以串聯的形式出現,有些還是并聯的形式出現;二是涉及領域廣、綜合性強、創新主體多、配套的技術多、參與主體的創新協作多,因為創新鏈長,單個單位不可能完成全部轉化,解決的技術難度高,需要多家參與機構高度協作;三是轉化周期長,正是由于創新鏈長、創新主體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周期比一般的成果轉化要長很多;四是重大科技成果價值多元,重大科技成果由于其定位負載著技術、科學、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元價值,原創性強、價值凸顯。正是由于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這些特征,才使得回溯機制尤為重要。
2. 重大基礎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2.1 回溯路徑
基礎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如圖1所示,縱向是基礎研究整個研發過程,一般情況下分為研究方向確定、研究方案設計、研究實施、重復性驗證、完成研究,每個階段均可以向前面任一階段進行回溯,在對階段性研究預期指標進行評估的同時,伴隨著橫向的回溯路徑,即研發過程的管理體系支撐研究實施、研究實施圍繞著研究方向,在橫向回溯過程中,管理體系是否能有效支撐研究實施、研究方向是否隨著研究實施進行動態調整都是橫向回溯的重要內容。回溯時間點的選擇包括回溯機制常態化、合理設置回溯節點,根據基礎研究的特征,有針對性地設置尊重科研規律的考察節點。在回溯考核標準的制定上,基礎研究著重在相關的標準制定、指標分解以及提高容錯率。
2.2 評估內容
評估內容包括動態調整的研究方向以及項目管理體系。基礎研究因其研究方向的不確定性高、探索性強,其研究方向特征強調國際競爭力、原創性突破,鼓勵自由探索;在研究過程中伴隨著研究預期根據實際變化調整,階段性評估結果決定方向。圍繞著研究過程,項目管理體系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包括了首席專家負責制、項目管理機制、團隊管理機制、團隊間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首席專家的作用,包括加強首席專家責任擔當、壓實科研人員責任、相關科研自主權下放以及讓青年學者獨當一面;項目管理機制包括了加強項目發布方與項目組溝通、合理進行項目拆分、關鍵節點性攻關、實施“揭榜掛帥”制度、完善經費管理,加強項目發布方與項目組溝通在相關的研究預期調整以及滾動支持考核、相關的容錯機制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團隊管理機制側重避免過度監管以及項目團隊循環選拔,以最大程度發揮團隊成員積極性和提高管理效率;團隊間協調機制包括負責人牽頭協調機制以及子課題團隊合作機制。
2.3 評估反饋
基礎研究基于回溯過程中階段性評估結果:一是對是否貼合原有的研究方向進行考察,因為基礎研究的不確定性高,研究方向也是隨時動態調整;二是研究過程中關注主體責任和考核標準的完成情況,定期考核節點與根據科研規律設置的合理考核節點相結合,既突出了常規考核也尊重了基礎研究的科研規律,提高容錯率;三是在基礎研究中項目管理機制根據其特征,通過項目拆分可以激發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力,小項目節點性公關可以突擊解決攻關性任務,“揭榜掛帥”機制往往應用于項目目標明確但是技術范圍廣的科技項目,符合部分基礎研究的特征。通過評估:一是對原有決策的產生機制、產生環境和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分析,列出原有決策失誤或成功的產生過程并究其原因,找出原有決策中相關影響因素;二是對執行過程中與原有目標形成差距、或超出預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厘清關鍵性影響因素的基本原理,找出各階段的里程碑事件,形成回溯總結,并對后續研究方向、研究預期指標分解以及項目管理體系等形成方向性指導意見。
圖1 重大基礎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3. 重大應用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3.1 回溯路徑
應用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也可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如圖2所示,縱向應用研究整個研發過程也分為研究方向確定、研究方案設計、研究實施、重復性驗證、完成研究,每個階段均可以向前面任一階段進行回溯,根據研究節點的不同研究考核指標也不同,應用研究在縱向回溯的同時進行橫向回溯,研究實施圍繞著研究方向,但與基礎研究的區別在于,應用研究的研究目標一般是確定不變的,其主要包括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重大共性關鍵產品,強調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一般應用研究的研究目標需要對關鍵指標進行確定,并且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改變的。研發過程的管理體系支撐研究實施,在橫向回溯過程中,研究過程是否緊密圍繞研究方向、管理體系是否能有效支撐研究實施是橫向回溯的重要內容。回溯機制包括里程碑式管理、隨機抽查以及精簡過程檢查;評估標準是通過分類評價具體確定項目目標完成情況、成果創新水平以及技術衍生績效。
3.2 評估內容
圍繞著研究過程,對研究節點進行設置,并對研究指標進行拆分,對項目進行綜合績效評價(技術層面+經費管理),在評估管理體系方面包括主體責任落實、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管理機制以及團隊管理機制。主體責任落實包括強化承擔單位主體責任、落實科研自主權;關注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項目管理機制主要是資金核算和使用情況、預算執行和調整情況以及下放科技管理權限情況;團隊管理主要關注團隊組建調整機制以及項目協同情況。
3.3 評估反饋
應用研究基于回溯過程中階段性評估結果:一是緊密圍繞研究目標,在目標和考核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對執行過程中與原有目標形成差距、或超出預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二是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突出項目實施績效、科研創新能力建設;三是根據應用研究特征,通過里程碑式管理、隨機抽查制度以及精簡過程檢查進行考核,強化權力制約,采用“事前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飛行檢查”方式,突出實效、突出“減負”、寬嚴相濟。最終形成回溯總結,并對后續研究節點、研究指標以及項目管理體系等形成方向性指導意見。
圖2 重大應用研究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4. 重大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4.1 回溯路徑
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發過程回溯路徑也可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如圖3所示,縱向應用研究整個研發過程分為需求分析、概念驗證、產品研發、產品集成、產品實施,因為每個階段核心需求具有追溯性、中立性、獨立性、必要性,因此每個階段可以向其前一階段進行回溯,節點(check point)評價結果強調清晰簡潔、可行性、一致性和可驗證性,通過門禁的準入準出機制,利用節點的自查標準,來確保階段的技術成熟度和風險控制,依據門禁的邏輯,該研發過程逐級回溯和評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同樣在縱向回溯的同時進行橫向回溯。回溯路徑的考核節點依據生命周期評價進行階段性評審,需要合理確定評審驗收時間。根據生命周期,通過合理的評審驗收時間,進行階段性評審。門禁的準入準出是考核的具體方式。通過關鍵過程控制、過程偏離控制,更加有重點地、有針對性地借由關鍵節點、關鍵指標進行回溯評估。在考核反饋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偏離或失敗的情況,進行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形成回溯閉環。
4.2 評估內容
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核心需求指標包括合理的需求分層、全面的場景分析以及準確的功能定義,其核心需求會隨時間迭代、還會隨市場結構性調整。研發過程的管理體系支撐研究實施,在橫向回溯過程中,管理體系是否能有效支撐研究實施是橫向回溯的重要內容,同時管理體系也在回溯反饋中不斷動態變化。管理體系包括需求管理、供需接口管理、團隊管理以及風險管理。
4.3 評估反饋
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基于回溯過程中階段性評估結果:一是對關鍵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對正向設計的研發過程以及產品進行確認和驗證,對研發結果和影響因素進行客觀分析;二是對過程偏離進行控制,必要的時候進行“歸零”,即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厘清關鍵性影響因素的基本原理,找出各階段的里程碑事件,形成回溯總結,并對研究需求、研究流程以及管理機制等形成方向性指導意見。
圖3 重大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發過程回溯路徑
5. 創新鏈回溯路徑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屬于創新鏈的不同階段,對于現實中某個具體的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可能會涉及到創新鏈的這3個不同階段。對于創新鏈的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路徑要充分考慮“四鏈”深度融合,加強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升產業鏈水平。圍繞創新研發路徑,在回溯過程中充分考慮目標、實施、管理三方面內容,動態評估、動態調整,提高整體研發效率,如圖4所示。
圖4 創新鏈回溯路徑
6. 主要研究結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路徑,合理評價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性貢獻。主要結論如下:
一是研發過程回溯與階段性評估是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然要求。對于重大科技成果評價,為了避免科學計量指標的評價方法帶來的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重短期輕長遠等問題,避免經驗主義,沖破原有路徑依賴,形成新的回溯路徑與階段性評估機制,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評價實踐,借助回溯機制優化和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研發過程的評估。重大科技成果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成果3類進行回溯路徑探索。
二是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回溯路徑的方向與特征具有多元化和復雜性。回溯路徑鏈條長、周期長,重大成果轉化可能覆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多個階段,這些過程可以是串聯,也可以是并聯;回溯路徑的范圍寬泛,研發過程領域廣、綜合性強,回溯的創新主體多、技術種類多、參與主體之間的創新協作機制復雜;回溯機制多元,重大科技成果因其技術、科學、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元價值,不同階段的研發過程回溯機制也呈現多元化特征。
三是不同種類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過程回溯路徑方面,在基礎研究階段,回溯路徑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每個階段均可以向前面任一階段進行回溯,對動態調整的研究方向、研究預期指標、管理體系進行考核和評估;在應用研究階段,回溯路徑也可分為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每個階段均可以向前面任一階段進行回溯,對相對固定的研究目標、拆分后的指標以及管理體系進行考核和評估,通過綜合績效評價,突出項目實施績效、科研創新能力建設;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發階段,每個階段可以向其前一階段進行逐級回溯,利用節點的自查標準,來確保階段的技術成熟度和風險控制。
四是不同種類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過程回溯機制方面,在基礎研究階段,主要通過項目拆分、小項目節點性公關、“揭榜掛帥”機制等優化回溯機制;在應用研究階段,主要通過里程碑式管理、隨機抽查制度以及精簡過程檢查等優化回溯機制;在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研發階段,主要通過對關鍵過程和過程偏離進行有效控制,必要的時候進行“歸零”,通過可行性、一致性和可驗證性優化回溯機制。
五是圍繞創新研發路徑,在復雜重大科技成果研發過程回溯路徑中充分考慮目標、實施、管理三方面內容,動態評估、動態調整,提高整體研發效率。基于3類重大科技成果研發的不同特征,建立符合成果轉化規律的回溯路徑,與以往的重大項目評估不同的是,評估的內容、維度、方法都具有理論和實踐的指導意義,在當前我國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背景下,如何讓研發過程回溯成為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指揮棒尤為關鍵,提高整體研發效率,推動“四鏈”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略)
原文刊發于《科技管理研究》2024年第22期,本文略有刪減。作者: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創新政策研究室,薛雅副研究員、王雪瑩研究員。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