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征集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
重生之后,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
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
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并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檀老師傾訴,把你的故事,發送到郵箱yetanbusiness@163.com,葉檀老師看到,一定會回復。
記住,這世界還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楨楠
Deepseek、哪吒相繼出圈,相比于“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自我認同,外資的贊許和理解,似乎更被國內看重。
此前,德銀一篇DeepSeek為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讓整個中國投資圈為之振奮。
(圖源:pixabay)
上周,瑞銀又給出了中國科技“MEAG7”名單,寒武紀對英偉達,小米對特斯拉,中芯對臺積電……對比美國同行之后驚呼,中國科技公司真便宜。
高盛緊隨其后,撰寫《中國AI改變游戲規則》,強烈暗示deepseek就是中國的openai時刻。富達國際的投資經理們也表示,DeepSeek的突破使中國與美國在深度學習上處于同一競爭水平,中國市場的“動物精神”正在回歸,加上政策支持,對中國市場的轉向進一步適度看漲。
除了德銀和瑞銀、高盛,美銀、貝萊德等外資機構,幾乎都有研報或分析,從不同角度唱多中國科技。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達利歐又一次表達了對中國科技的支持。據新浪財經消息,當被問到有否關注到DeepSeek時,達利歐表示已經留意一段時間。他認為,大家會看到,中國的策略是生產非常便宜的芯片,將其嵌入到制造產品中,而機器人技術會大量普及。中國在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制造東西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不知是不是看到了中國科技的震撼力,2024年底,對國內問題頗為沉重的付鵬老師最近也改口了,認為中國經濟底部或已形成并過去。
(圖源:pixabay)
一致性比924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也有唱反調的人,中金成了當前行情里少有的“吹哨人”。
2月17日,中金公司表示,靜態看,短期情緒與估值無疑是透支的,動態看,長期的科技趨勢和宏觀敘事能否兌現,是打開更大上漲空間的關鍵,畢竟盈利對市場的作用遠不是短期的風險溢價能夠比擬的。
中金的話肯定不中聽,但外資的話,是不是口蜜腹劍?
外資回來了多少?誰在看多中國?
這個世界上,成本最低的表達方式就是表達本身。今天可以看好,明天就能看淡,反之亦然。如果投資者把別人的看多當成買賣的依據,會淪為表達方式的犧牲品。
外資機構如此看多中國科技,真金白銀買入有多少呢?
(圖源:pixabay)
在前兩天的檀幾條里,我們寫到,據高盛交易臺的數據,自1月27日DeepSeek發布以來,對沖基金正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除中國外的新興亞洲市場出現30億美元資金流出。
對沖基金的性質,很多是交易型的,來無影去無蹤。看多的時候,風一樣的買入,看淡的時候,不帶一片云彩的賣出。單看對沖基金的短期變化,無法有效反映外資的真實心態。
2月17日,BP的數據則顯示,過去幾個月以來,亞洲的主動基金,多數選擇減少印度配置,騰挪空間來給中國股票。
騰挪了多少呢?據悉,85%的基金增加對中國的配置超過1%,而65%的基金將印度配置削減逾1%。
1%的變化聊勝于無,實質意義不大。根據申萬宏源的統計,最近海外發行的主動權益基金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有所改變,但依然沒有實質性地扭轉。
配置型外資在連續三周凈流出后,經2月3日到2月8日這一周開始凈流入。其中被動配置型外資是主要增量,主動配置型外資凈流出同步收窄。
另外,在2025年春季躁動行情中,并沒有發現海外資金申購中國股票基金。
截至 2025 年 1 月末,配置新興市場的外資,A股倉位僅為4.3%,位于2022年以來30%分位數。這一數字表明,外資加倉的空間很大,也說明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態度不溫不火。
華泰證券的圖表或許更加清晰。從2023年5月左右見頂以來,配置型外資趨勢性仍然在流出,唯一一次扭轉是在2024年9月27日政策刺激階段。
結合上面這張圖看A股和港股會發現,外資并非每次都能踩中節奏。
2023年5月,配置型外資持有資金是歷史巔峰,可無論A股還是港股,早在2021年左右見頂。外資在一段時間里,越跌越買的結果,并不好。
和9月份那波普漲不同,本輪行情科技味十足。港股和A股漲起來的都是和科技有關的板塊,其他非科技板塊并沒有太好的表現,不少AI科技硬件在這個輪次走勢疲軟。
這種極致的28行情,一方面反映了產業變化,另一方面也說明熱度沒有傳導消費等其他行業。
未來和現實之間的楚河漢界,何其分明。
(圖源:pixabay)
自己人相信自己人,更愿意拿出真金白銀
也許是以前股票買不完,已經怕了,現在外資多多少少有點口惠而實不至。從資金變化來說,相信中國科技崛起,且大舉買入的還是中國人自己。
信心是自己給自己的。
據天風證券統計,deepseek出現后,杠桿資金非常活躍。按照天風的交易體系測算,融資交易活躍度突破 2018 年以來常態區間上沿,環比大幅上升至 10.4%,且創 2024 年 11 月中旬以來新高。
其中,散戶資金的流入速度比較快,單周流入速度為2024年11月來最高值。
民生證券在2月17日的研報中,得出類似的結果。他們認為,當前個人投資者是市場的主要買入力量,主要依據是兩融與龍虎榜的買入共識度持續上升,且超過北上與ETF。
不管外資和機構信不信,反正個人投資者是信了。
和老散戶的熱情相比,新股民還是心有余悸。截至2025年1月份,散戶開戶數相比于過去幾個月仍然在下降,也低于2024年1月份。
看來,除非賺錢效應持續,或者有更多行業開始上漲,否則新股民不會如924新政那般瘋狂。
另外一個保持審慎的群體是國內的基金。據華泰證券數據,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不僅沒有向上的態勢,隨著行情的演繹還有回落的架勢,落袋為安的心態明顯。
另一個角度看,被壓制許久的紅利資產在滾燙的AI沸水下積蓄能量。
(圖源:pixabay)
2月15日,上證報消息,大量資金借助ETF加倉紅利資產,多只紅利主題ETF份額創歷史新高。截至2月13日,今年以來紅利主題ETF凈申購額超140億元。其中,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華安恒生港股通中國央企紅利ETF、華泰柏瑞中證紅利低波ETF、招商中證紅利ETF等凈申購額均超10億元。
謹慎資金目前確實看不到清晰的AI盈利兌現前景,在創新的激動之后,如果企業始終無法兌現利潤,塵歸塵土歸土的概率還是不小的。
股市的有生力量,或許在股市之外
無論A股還是港股,成交量一直是個問題,現有的成交量無法支持所有行業上漲,因此市場總是輪動,有的板塊熱度上去了,交易度擁擠了,就有人跑去其他板塊,來來回回折騰。每個人都在預判別人的預判,反反復復零和博弈。
想要突破目前的股市現狀,除了產業鏈要給力,更多場外資金入市非常重要。
(圖源:pixabay)
2月14日,國家隊傳出大消息,給市場一絲絲期待。據財新網消息,為落實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的要求,有救市“國家隊”之稱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俗稱“證金公司”)大部分股權被正式劃轉至中投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俗稱“匯金公司”)。
2月14日晚間,證金公司公告稱,證金公司股東擬將所持公司66.7%股權劃轉至匯金公司。
據財新網報道,此次股權劃轉,意味著證金公司的11個賬戶,包括證金公司及其定制的10個資管計劃,今后“國家隊”的救市資金將統一由匯金管理。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央匯金、匯金資管、證金公司及相關資管計劃共持有A股市值接近3.26萬億元,其中中央匯金、匯金資管持股2.4萬億元,證金公司及其定制的10個資管計劃持股8562.5億元。
2024年924時期,央行行長潘功勝曾表態,正在研究平準基金。從邏輯上來說,捋清目前國家隊的現狀,進行統一管理是建立平準基金的前提條件。推出平準基金值得期待。
(圖源:pixabay)
另一大資金來源,險資最近也有新動態。
據匯豐前海證券近期研報顯示,險資在2024年三季度已將股票的配置比例提升到12%,主要的增持方向是高股息股票。
險資此前最重要的倉位在債券,但債券收益率越來越低,目前情況微妙。以十年期國債為例,進入2025年,其收益率明顯在筑底,有挑頭向上的趨勢。債券收益率走高,意味著債券基金走低。
據新浪基金2月13日的文章,Wind數據顯示,繼去年5月突破1000億元后,債券ETF僅僅用了9個月時間便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截至2025年2月7日,全市場債券型ETF的數量已達29只,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
盡管債基ETF份額喜人,但資金相對變化不大,增長斜率已然放緩。據西南證券整理的數據,無論是國債ETF還是政金債ETF,都呈現出放緩的態勢。
很多時候,看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空頭。
目前大量獲利不菲的債券類產品持有人,如果面對收益率回撤,以及股市或者其他地方收益率走高,難免不會心動,和險資一樣做出類似的配置調整。
記得2024年,央媽一直喊話各路機構,債市存在風險,把錢放在一個籃子里,可能會釀成大禍。喉嚨都喊破了也不見成效,資金還是拼命往債市里面沖。
這是多數人對悲觀預期的一種直覺。
(圖源:pixabay)
誰也不會想到,2025年deepseek和哪吒等現象級產品能夠接連涌現,讓投資者精神為之一振。和科技突破一道而來的還有樂觀情緒,以及新的向往。
當投資者有了向往,代表悲觀的債券自然會受到沖擊,這可比喊話、窗口指導管用多了。
這些變化告訴我們,沒有人能預料未來,把籌碼完全押在一頭,終究是不明智的。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葉檀財經矩陣號
聲明:近期,不少人以葉檀財經的名義,或xx葉檀、葉檀xx等名義,在各大平臺售賣和股市相關的課程,進行和股市相關的直播。
在此,我們聲明,任何和股市相關的直播、課程,均與葉檀財經無關,也沒有得到葉檀財經或葉檀本人的授權,認可。
葉檀財經運營并管理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有且僅有葉檀財經、葉檀暖人生、葉檀聊人生、半間白云、葉檀說、檀談人生,抖音號葉檀財經、檀姐姐暖人生,小紅書號葉檀財經,快手號葉檀財經,頭條號葉檀財經,百家號葉檀,請用戶認準上述賬號。但凡與上述微信賬號不一致的公眾號均非葉檀財經負責運營管理,葉檀財經和葉檀對其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放松心情,把學習和享受貫穿在悠長的人生中,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快樂。
作者:青城楨楠編輯:旦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盡情分享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