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典醫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記述了 手與人體臟腑器官息息相關 ,人體的臟腑功能異常可通過手反應過來。
其中的原話是這樣描述的:“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意思是說:經常手熱的人,體內熱盛;
而手部經常寒涼的人,體內寒氣較重。
此外,中醫典籍《靈 ·邪氣臟腑病形》中也記載了手部與健康的關系: “小腸病者...若寒甚,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 ”
東漢年間,人們對手的認識更加深入,明清時期,在《四診抉微》《形色外診簡摩》《望診遵經》等醫書中都記錄了通過 手部的顏色、形態變化診斷疾病 。由此看來,手部確實蘊藏著人體健康的“密碼”。
人的手部作為人體全身的縮影,掌握著整個人體的信息。
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生殖系統及五官均能在手部找到相對應的區域和穴位。
人體共有12條經脈,手部經脈6條。心、心包、肺、大腸、小腸、三焦等經絡在手指尖首尾交接。
肺經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腸經起始于食指商陽穴;心經止于小指少沖穴;三焦經起始于無名指關沖穴;心經止于小指少沖穴;小腸經起始于小指少澤穴。
所以,手部的變化也相應地反映人體各個部位的變化。
因此,手指活動就是經絡的鍛煉。多活動手指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的作用。而經絡暢通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強身健體。
最簡單的做法,大家可以每天花個幾分鐘拍拍手(掌心對掌心、再手背對手背)、以及經常捏捏指尖,都是很不錯的保健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