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遭受童年創傷的孩子,她長大的人格是不會這么完整的。
在觀察類節目《女兒們的男朋友》中,王子文很羨慕秦沛溫暖的家庭氛圍,談及自己的原生家庭時,她坦言:“我跟爸媽沒事從來不聯系,從來不會問我辛不辛苦,冷不冷,累不累。”
談及自己的父母,她很是辛酸:過早的單親生活讓自己“學會察言觀色、很敏感”,“這個創傷自己得用一身去背著”。
王子文父母分手時,她才5歲,撫養權給了媽媽。
記憶中,她從沒見過爸媽在一起,更沒有在他們身上得到過任何愛的啟蒙。
王子文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控制欲極強,從不肯定孩子。小時有一次,王子文跟媽媽去買裙子,她選的媽媽不滿意,媽媽選的她不想穿,到最后媽媽干脆就不買了。
多年后的王子文回憶起這一幕,仍舊委屈得像當年的小女孩,“我就只是想要一條裙子!”·
爸爸只能一周見一次,到周末,她就眼巴巴坐門口等,別人輕而易舉能得到的父愛,在她這里卻顯得格外艱難。
小時候懵懂的她不覺得父母的分開對自己有什么影響,甚至還開玩笑表示:“過生日可以要兩個禮物,過年的壓歲錢可以要兩份。”
可隨著自己進入了一段親密關系,她才發現,這是隱蔽到只有某個時刻才會爆發出的隱疾。
缺愛讓她對愛情極度渴望。她曾說:“缺愛的時候,一定會在男朋友身上去尋找這份愛,覺得你就應該更多地關愛我,除了給我男朋友的愛以外,還要給我父母的愛。”
缺愛也注定了她情路坎坷:初戀愛得死去活來卻慘遭被劈腿,與圈中大佬糾纏多年,事業上升期未婚生子,戀綜牽手成功又分手。
處理不好和父母的關系,自然無法承接屬于自己的親密關系。但是她又活得足夠通透和堅強。
其實每一只靈魂都只是借由母親的子宮作為承載來到這個世界。對有些家庭來說,你借了母親的子宮,這就是他們最大的付出了。你所有的磨難,都是人生必然的修行。
優秀如王子文。沒有小心翼翼察言觀色的童年,也許也沒有如今的成就和通透。這是磨難,也是修煉。磨難是一把雙刃劍。
以下幾個方法或許能幫助你:
1、識別情感模式的根源,試著記錄你在關系中的“觸發點”(例如對方不回消息時的焦慮、對方有親密舉動時的恐懼),思考這些反應是否與童年未被滿足的需求相關,可以嘗試記錄下來。
2、接納而非批判自己,與內在小孩對話,想象面對童年時的自己,寫下你想對TA說的話。例如:“你的敏感/退縮/過度付出,曾是你在缺乏安全感時的生存策略。這不是你的錯,我知道你一直很孤獨,但現在的我有能力保護你、愛你”這種練習能幫助你將過去的創傷轉化為自我關懷的力量。
3、有必要時尋求外部支持,如果發現個人力量過于渺小無法打破過去模式,可以聯系幸知,我能幫助你更系統地處理童年未釋放的情緒(如對父母的憤怒、哀悼未曾得到的關愛),并打破關系中的重復性模式。
改變根深蒂固的情感模式如同學習一門新語言,過程中可能會有反復。如果某段關系再次受挫,試著將其視為“反饋”而非“失敗”:它揭露了你尚未修通的課題,而非你不夠好。要告訴自己,沒關系,愛的能力并非天生注定,而是一種可以培養的技能。你值得擁有溫暖而穩定的關系,而起點,從你對自己溫柔以待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