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旺
近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指出,“今年年底之前,整個AI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
作為國內人形機器人明星企業,在2024年9月完成C輪融資后,宇樹科技估值已經突破80億元。
不過,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真正在大眾層面得到廣泛認知,是在今年春晚上。
在今年春晚上,宇樹科技16臺人形機器人H1與新疆藝術學院舞蹈演員表演的舞蹈節目《秧BOT》,作為今年春晚的特色之一,迅速讓人形機器人闖入大眾視野。
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在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確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著改變。
01 機器人跳舞太“絲滑”,被質疑為AI生成
近日,一個宇樹人形機器人G1的跳舞視頻在網上爆火,在視頻中,從機器人跳舞的穩定性、流暢度,以及自然程度上來看,都很難想象是現階段人形機器人能夠實現的能力。
畢竟,宇樹人形機器人在春晚舞臺上還曾因被舞蹈演員“扶著”下臺被主持人調侃。
這段人形機器人跳舞視頻發布后,在視頻平臺上被算法識別并自動打上了“疑似使用AI技術生成”的提醒標簽。
為了證明人形機器人跳舞的真實性,宇樹科技官方昨日在視頻平臺上又更新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宇樹G1跳的依然是之前的舞蹈,不同的是,鏡頭側面放置了一面全身鏡實時顯示周邊環境,并時不時由旁邊的員工給他丟個球、來兩下,進行干擾。
在這則視頻中,宇樹科技官方也對上一個視頻中提到的“算法升級,任意舞蹈任意學”的說法給出了解釋:
“最近幾天剛開發好的功能,還沒有推送給客戶,不同型號版本的機器人功能也有差異。”
這一方面證實了機器人跳舞的真實性,另一方面也對客戶手中的機器人沒有這個功能給出了一個交代。
據悉,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今年登上春晚后不久,就曾直接在京東平臺上開售H1和G1兩個型號的人形機器人,前者售價65萬元,預計60天交貨,后者售價9.9萬元起售,預計45天交貨。
然而,這兩款產品在上線不久后就進行了下架,如今依然需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宇樹科技這款人形機器人此前在京東線上頁面顯示整機重約35kg,身高127cm,續航為2—4小時,主要面向場景為娛樂陪伴。
對于希望在2025年實現量產的人形機器人產業而言,面向消費市場的娛樂陪伴場景,顯然是一個更廣闊的量產市場。
不過,王興興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
“今年年底之前,整個AI(驅動)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如果順利的話,諸如服務業、工業等基礎場景到明后年就可以推起來了,但家用(場景)會慢一點,因為家用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技術相對更成熟一點。”
02 人形機器人產業繼續競速
在宇樹人形機器人登上春晚,馬斯克號稱Optimus將要量產的2025年,人形機器人仍在競速。
就在近日,我們看到,美國人形機器人明星企業Apptronik官宣融資3.5億美元(約25.5億元),國內也有初創公司靈寶CASBOT完成了億元天使輪融資。
在技術迭代方面,逐際動力近日發布了LimX VGM具身機器人操作算法,據官方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個基于視頻生成大模型的具身操作算法,通過人類操作視頻數據對現有的視頻生成大模型進行后訓練,僅需將場景圖片和操作任務指令作為提示Prompts,即可實現任務理解與拆分、物體操作軌跡生成以及機器人操作執行的全流程,全過程零真機樣本數據,并且可實現多平臺泛化。
加速進化Booster T1也在近日公開了耐用性和撞擊測試視頻,在官方公開的視頻中,Booster T1人形機器人在表演完“胸口碎大石”后,依然可以再次起身。
不過,在這一系列人形機器人企業融資、技術創新背后,人形機器人產業競爭也在加劇。
2025年不僅是人形機器人步入量產的關鍵一年,也將會是人形機器人大浪淘沙的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