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電影產業可真的是熱鬧非凡!動畫電影《哪吒2》上映短短數十天,票房就突破了123億元,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八位(截至2月18日),更成為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可以說是在《黑神話:悟空》之后,再次用新的形式,把傳統中國故事講給世界。導演餃子(本名楊宇)的經歷也被人們所熟悉,學醫出身,卻做了動畫。這種跨界現象在近年來并不罕見,《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都是跨界的“創新者”。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內卷,我們也更需要學會適應“跨界”,不給自己設定邊界,而國際教育正是孕育這一思維轉變的土壤。
從跟隨到開創
創新理論家約瑟夫·熊彼特曾說,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破壞”。也就是用新的東西顛覆舊的,創造更大的價值。
說到國際教育在創新上的優勢,它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世界前沿的知識與思想,更能激發學生將這些先進的理念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田溯寧、李彥宏、王興等企業家先后回國創業,引入了當時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為國家的信息通信建設、互聯網技術發展、商業模式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哪吒2》的成功更顯現出,創新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技術本土化”,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模式:不是跟隨,而是開創。這種開創性思維在《哪吒2》幕后技術團隊的藝術領域尤為明顯。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踏上了通過藝術留學進入世界名校的新路徑。海外藝術類院校在教育體系、藝術理念氛圍和教育環境方面具有優勢,對于文化藝術創新非常有益。而且,接受國際教育的途徑也變得多種多樣,甚至不需要出國。適合低齡孩子的國際學校、公立中學的國際部,還有中外合作辦學的昆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等,都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好選擇。
美國斯坦福大學(周成剛 攝)
打破邊界,自由選擇
國際教育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同時,通過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完善考核體系以及調整教學安排,國際教育持續強化自身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優勢。
首先,國際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以“國際文憑”(IB)中學課程為例,其課程體系顯著不同于傳統教育模式。IB課程為學生提供了更為靈活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從六大學科群中選修課程;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的同時,還能提供更廣闊的探索空間,幫助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鉆研。這種教育模式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與探索精神,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需求,國際教育體系近年來在考試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調整議題、引入數字化考試模式等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使國際教育體系緊跟社會發展方向。
加拿大圣凱瑟琳-瑞德里私立貴族中學
(周成剛 攝)
最后,國際教育以其開放且靈活的教學設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自由的學術探索空間。北美很多高校,學生在大一入學后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自由選課,而無需立即確定專業方向。這一彈性安排使學生能夠充分探索自己的學術興趣,同時學校還提供了靈活的轉專業和轉學機制,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找到最適合自身特點和興趣的發展路徑。這種教學設置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為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當前,各個領域都需要跨界的“攪局者”突破固有的行業束縛,進而尋找到新的價值空間。突破束縛的過程沒有既定的規范、沒有可遵循的規律,需要擁有勇氣與批判態度。
國際教育所提供的跨文化環境、開放的學術交流氛圍、前沿的知識與理念,以及彈性的教學設置,不僅培養了創新能力,更塑造著未來社會變革的中堅力量。相信我們也將見到更多接受國際教育、“胸懷報國志”的創新型人才,在各自領域不斷突破創新,書寫屬于中國的全球創新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