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會跟你在今后三五年的賺錢機會,很相關,不管你是創業還是投資,再或者你在打工。
這一切的源頭,都是AI科技革命。
在deepseek出現之后,如果你身邊的人關注的只是中國贏麻了,那他將來大概率不會有什么錢。
如果一個人看到的是這是一次重大突破,AI能改變他工作生活,那這個人應該是個不錯的中產,會受益一點。
如果一個人能看到,deepseek的出現,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機會,并且他還參與進去了,那這個人就很有意思了,他在今后可能會賺到十倍甚至百倍的錢!
大家好,我是老丁
deepseek這款人工智能模型,確實從源頭改變了一些事情,這意味著今年的中國,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都可能會起死回生。
預期已經改變,這場機會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已經正在發生了…
一、AI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宏觀預期和資本預期
為什么我們這么說?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上一個時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2010年蘋果iPhone 4發布,讓大家眼前一亮。但是價格要5000元/臺,這對于老百姓太貴了。直到后續小米等國產品牌推出1000元左右的高性價比智能手機的時候,讓中國的消費者開始人手一臺智能手機。
大家一定是先有智能手機,才能下載應用。所以平價智能手機的大面積普及,也直接推動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全面爆發,催生出了后續眾多O2O等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
今天的AI模型Chat-GPT,就如同當年的iphone4,Chat-GPT是在2022年底發布的,當時也是轟動一時,屬于是開創智能時代的標志性事件之一,雖然好,但是價格貴,門檻高,限制多。Deep Seek就像是小米,性能也很高,而且成本低,成本低也是Deep Seek敢于開源很重要的一點原因,開源后,這么好的東西就可以被各家企業直接去使用了。
所以簡單類比來說,Deep Seek開源后,就意味對于中國的各家企業,也可以“人手一臺小米智能手機了”,哪怕你是小企業。
所以我們才有了開篇的時候的那個結論,Deep Seek的出現,加速了這場人工智能所引導的科技革命。
而中國各家企業,在未來的兩年里很多都會搭載上Deep Seek,從而提高效率或者降低成本,而這些就會在未來一段時期里慢慢展現在企業的財報上。如此展望未來,中國的宏觀經濟,也有可能在兩年時間里重新走向復蘇。
這個邏輯目前還沒有在市場中形成共識,只有少數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很多人甚至還期盼著股市可以在這里繼續回調,繼續低迷呢。
而我們的觀點則認為,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還想要大幅度的回調,基本不可能了!
底層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改變,從宏觀上看,意味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即將大面積開始,從價格上看,或許機會也正在到來,尤其,是香港地區。
二、重新審視2025年中國的宏觀和資本市場展望
如果只是靠以上的這一點基礎邏輯推理,就認為今后會有機會,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未來會發生的一切,我們幾乎都可以在歷史中尋找到答案。現在,我們以康波周期的視角來看待當下。
技術的創新是推動新一輪康波周期的起點。從傳統的農業時代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由蒸汽機推動,后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由石油為基礎,內燃機推動了工業效率進一步提升,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互聯網推動的信息技術革命。現在,是第四次。
回顧科技革命的歷史進程,我們能清晰地看到科技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但其實新技術的出現,會比發生工業革命的時間早得多。
我們認為工業革命的發生,是這項新技術已經開始較大規模的改善工業效率了…
比如互聯網技術,其實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時候就出現了,但是開始在美國為首互聯網開始普及,大面積鋪設光纜,眾多家庭擁有電腦開始,那都已經到了八十年代了。
人工智能也是一樣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就已經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了。就算是我們聽說谷歌的阿爾法狗擊敗圍棋冠軍,那都已經是9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那個時候,我們仍然沒認為AI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因為它還沒有大面積給企業提效。
還有一點是我們要研究關注的,就是工業革命即便發生了,在各個國家的進度也是會有差異的!
不然也不會出現,在過去的兩年多,美國股市里科技企業一直在漲,但是中國這邊的反應就微乎其微。所以,我們回顧下上一次互聯網工業革命的一些歷程。
康波周期的研究者普遍將上一輪互聯網科技革命的起點,劃分在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美國經濟剛剛從70年代的滯脹困境中走出來,里根政府為了推動經濟復蘇和科技產業發展,出臺了很多降低企業稅賦等寬松的措施。更主要的是,1983年啟動了ARPANET項目,它將分布式計算技術成功推向商業化道路。1989年,蒂姆·伯納斯 - 李發明了萬維網,使互聯網真正走進了大眾視野,開啟了信息傳播和共享的新時代。
在這之前還有個比較重要的事,在70年代,美國成立了納斯達克,這成為社會資金可以流向科技企業的重要渠道。
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的科技行業也迎來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在80年代,日本憑借原本在半導體、家電和汽車制造業等領域的技術積累,迅速在當時的科技領域嶄露頭角。索尼、松下和東芝等品牌的消費電子產品風靡全球。
日本的NEC、富士通等企業也在半導體領域與美國的英特爾展開激烈競爭。到1985年,日本制造業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20%。
這就是當時的互聯網科技革命硬件時期的格局,美國作為主導國,日本是追趕國。
美國納斯達克在八十年代不斷上漲的同時,日本的股票也是一飛沖天,甚至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市值也一度超越紐約證券交易所。
不過硬件時代很快就過去了,到了90年代,美國的互聯網行業繼續爆發活力,資本市場從以往對硬件公司的關注逐漸轉向軟件相關的公司。1994年,網景公司以IPO首日股價上漲108%的驚人成績震撼了華爾街,這一標志性事件也被認為是互聯網泡沫的起點。
隨后,亞馬遜、雅虎等眾多互聯網公司開始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納斯達克指數也從1995年的1000點一路飆升至2000年的5048點,短短五年間翻了五倍之多。
然而,同一時期的日本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現象。1989年,日本的泡沫經濟突然破裂,日本股指暴跌,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的低迷和停滯。在互聯網革命正在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日本由于受到傳統產業思維的束縛,在互聯網應用上一直沒有走出來優秀的企業。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日本開始逐漸掉隊…
而這個時期,中國開始跟了上來。
此時的科技革命已經進入到應用時代,美國仍然是主導國,中國成為了追趕國。
1998年,騰訊公司成立,隨后阿里巴巴、百度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相繼誕生。在當時,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有個普遍的思路,先去看美國有哪些做得好的互聯網企業,然后回到中國,做同樣的業務。淘寶對標的就是eBay,百度對標的是谷歌,當當網對標的是亞馬遜…
只是中國在21世紀的頭十年,發展的比較快,硬件和軟件齊頭并行,并且發展很迅速,硬件的代表企業有聯想、華為,軟件就是BAT。
后來時間到了2010年,智能手機的普及意味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軟件和服務類公司越來越強勢,并取代硬件公司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
表現在資本市場,也是BAT股價如日中天的年代。然后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這些互聯網公司高速發展,直到2017年,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人數見頂,2018年用的平均在線時長見頂。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突破10億大關。隨后整個互聯網的科技革命,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
其實從這段工業革命的歷史進程,我們能發現兩個比較重要的信息:
第一個是,工業革命在全球的發生,也不一定就意味著在某個地區一定會發生。我們還是要看哪個地區是科技的主導地位,哪個地區是追趕地區。
就像是硬件時代,美國是主導地區,日本是追趕地區,這時候的科技革命跟中國關系不大。后來時代從硬件走向軟件應用的時候,美國仍然在主導,但是追趕地區變成了中國,而日本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跟上來,所以雖然科技革命還在進行,但是這時候應該主要關注美國和中國。
第二個重要信息是,在科技革命的初期,硬件公司往往憑借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成為最先受益的群體。例如20世紀80年代的英特爾、戴爾,同期日本的索尼、NEC,以及21世紀初中國的華為、聯想等企業,它們在科技革命的早期階段憑借在硬件制造領域的優勢獲得了快速發展。包括時代走到本輪AI科技革命的時候,最近兩年全球資本最集中的流向,也都去了英偉達、AMD、臺積電、博通這樣的硬件企業。
而當硬件普及的七七八八后,或者說新技術的發展開始越來越成熟后,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公司會展現出比硬件公司更高的盈利能力,成為新的推動資本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
比如微軟、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便是有力的證明。
這里我們還要多說一個信息,技術革命在進行的時候,反應在市場需求,或者反應在資本市場,會有先技術后應用,先硬件后軟件的規律。但是這并不是說,硬件到頭了,軟件才會開始發展,而是有很長一段時期,會是硬件和軟件同步進行的。關系圖大概是下面這樣(如圖),有點抽象,但是你應該可以看懂,中間交叉的那部分,其實就是軟件和硬件共同發展的時期。
此外,科技行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往往伴隨著泡沫與洗牌。如2000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裂,以及2018年中國科技股的調整,都體現了科技行業的高波動性。不過最后,那些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往往都能重新再站起來,反應在股價上也是如此。
好了,現在讓我們把視角再重新回到本輪的AI科技革命上。到這里,我想你大概理解了,為什么我很確信,Deep Seek的出現會是本輪AI科技革命很重要的轉折點了。
在此前的幾年,AI科技革命是純粹的硬件時代,美國是主導地區,日韓和中國臺灣是追趕地區,中國大陸幾乎是不在牌桌上的。
而如今,Deep Seek出現后,它改變了兩個東西:
第一個是將原來純粹的硬件時代,加速到了硬件+軟件并行的時代;因為它的出現,降低了企業應用AI的成本和效率,這也必然會加速AI硬件的發展。所以,它等于是直接把時代往前提了兩個檔次。
第二個是,它把中國大陸拉上了牌桌。
如今能看到的是,在AI應用這個方面,主導國其實還沒有出現,而中國因為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有前一輪科技革命留下的歷史經驗,所以中國在應用層,如果未來發展的好,或許會成為主導國,即便是差一些,也大概率會是個追趕國。
AI科技革命,中國必然在場。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的宏觀預期和資本市場上行空間,會因此大大提高。
根據高盛預測,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有望在10年內將全球生產率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并使全球GDP提高7%。這一預測說明了AI在應用上的巨大潛力。
現在,我們把視角落到著手解決當前問題,中國經濟正處于康波周期的蕭條階段,面臨著經濟增長放緩、債務水平高企以及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等各種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單純依靠政府政策,按照原來的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走出泥潭一定需要很久。而AI的突破,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它將進一步提升各行各業的生產力,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然后帶我們重新走回增長。
而中國的資本市場,必然會率先出現反應!
結尾
說實話,這段時間我很興奮,因為我看到了未來的樣子。Deep Seek的突破性進展,對中國來說無疑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拉開帷幕的重要標志,這個節點太重要了…
這場科技革命未來會走的很深很遠,而今天,它才剛剛開始…我看到了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更好未來的希望。
如果此刻,你對我的這一觀點仍然持懷疑態度,還去相信今天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悲觀的聲音,那么你可能會錯失很多機會。記住我今天所說的這些話,未來我們讓時間來驗證這一切。
悲觀者可能短暫正確,樂觀者才能在未來賺錢。樂觀和悲觀,都是基于事實給出的態度….
我想我的態度,你也應該很清楚了,看多中國,做多中國。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