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的第一份房價變化數據。我知道現在說房價上漲肯定是不符合“民意”的,畢竟大部分人依然覺得中國的房價,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太高了,得再跌個30%乃至更多,才能讓人滿意。
不過,主觀感受不能替代客觀現實,咱們還是要以實際情況為準。更何況國家層面已屢次提出樓市要止跌回穩,在我們這,政策往往是決定事情最終走向的關鍵因素。
來看下2025年1月的房價變化。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銷售價格指數變動情況顯示,一線城市房價繼續回升,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均環比上漲0.1%。
這里要著重提一下上海,作為本輪房價反彈的排頭兵,上海的房價走勢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所謂全國看一線、一線看上海。
新房方面,上海的房價就沒有下跌過。你沒看錯,是從2022年以來就沒有跌過,哪怕很多城市的房價已跌了不少,可上海的新房價格始終堅挺且穩步增長。2025年1月上海新房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5.6%便是最好的證明。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土地供給量有限,上海很早就開始限制住宅用地供應,特別是市區,這讓上海新房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二是一、二手房價格倒掛,長期以來同區位的新房價格反而比二手房便宜,即便上海二手房價格也跌了不少但相比新房依然較高,所以對新房的需求從來沒有減少。
上海新房價格獨樹一幟,可以說是全國唯一,客觀來上來說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要觀察房價走勢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二手房上。
和幾乎所有城市一樣,上海的二手房價格自2022年以來跌了不少,有些小區的均價相比最高峰跌掉了3成以上。
不過,隨著去年9月和年底一系列樓市政策的出臺,上海的二手房均價出現了不小的變化。我們還是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住宅變化情況,2025年1月上海二手房均價環比上漲0.4%。
這已經是自去年10月以來上海連續第四個月二手房價格上漲了,24年10月至12月分別環比上漲0.2%、0.4%和0.9%,這意味著今年1月的二手房均價相比去年10月已上漲了1.9%。
當然,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增幅依然是負數,為下降2.3%。不過,和近期上海二手房最后一次環比下降的2024年9月相比,同比跌幅收窄了不少,當時同比下跌了7.6%。
此外,上海今年1月的二手房價格同比跌幅是統計局披露的70個城市里最少的,按此趨勢發展下去將成為第一個二手房同比漲幅轉正的城市。
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房價已初步“止跌回穩”了。另一方面,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政策刺激效應開始減弱,或者說政策對這些城市的房價幾乎就沒起過多大的作用。
2025年1月,三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銷售價格分別環比下降0.2%和0.4%,降幅相比上月并沒有收窄。很難判斷國內數量最多的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房價什么時候能夠“止跌回穩”,或者說到底還能不能“止跌回穩”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要由市場和時間回答,但我個不太看好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樓市。
房地產市場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
目前,除了北上深外的政策基本上是能給都給了,難以期待除了一線外的其它城市還能拿出什么樣的超級刺激措施來。因此,樓市的關鍵是看人口,這里說的人口不是指當地的新生人口,而是虹吸全國人口的能力。
上海、北京的生育率在全國范圍內排倒數,可這不妨礙兩座城市維持正的人口凈流入,要不是為了控制人口規模而保留嚴格的落戶規則,涌入京滬的年輕人早就“爆表”了。
人口凈流入對絕大部分三線及以下城市而言是奢望,能確保當地的中青年勞動力不變少已經相當不錯了。正是由于購買房產的主力人群不斷外流,加上生育率下降導致新增加的購買力不足,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很難逆轉,也許這些地方的房子未來真的要變成不動產了,即缺乏流動性的財產。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房價變化數據印證了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確定全國樓市已開始分化且會越來越明顯,一線城市能夠“止跌企穩”甚至核心地段的房子還會不斷漲價,可三線及以下的樓市蕭條依舊。對國家而言,在沒法像以前那樣實現全國普漲的現實下,只有強城、大城的樓市恢復并非難以接受。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