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
說到中國歷史上的皇帝,那就一定繞不開一個人,不論是褒是貶,或是愛是恨,他就是雄才大略、橫掃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千古帝王秦始皇嬴政。
有人怕他,也有人恨他,并想方設(shè)法刺殺他。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曾經(jīng)遇到過多次暗殺,每一次都驚險萬分,但每一次都完美的躲過。
在秦始皇遭遇的所有暗殺中第二次暗殺的謀劃者讓人有點感動,但是格局不大,因為主要是出于個人恩怨。而第三次暗殺的謀劃者名氣最大,人盡皆知。下面就把秦始皇經(jīng)歷的幾次刺殺事件,讓我們一起來一一述說。
秦始皇。
公元前227年,秦王政32歲,遭遇人生中第一次刺殺。荊軻是這些刺客中最早出手的一位,其在易水河畔“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歌聲廣為流傳。后世的許多文人騷客對荊軻刺秦失手頗多遺憾,撰文寫詩抒發(fā)情懷,進一步擴大了荊軻這位刺客的影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將太子丹、荊軻的門客逐一捕殺,門客高漸離善于擊筑,但為了生活,不得不改姓做雜役。時間長了,高漸離覺得辛苦,聽主人家有人擊筑,一時技癢,就當(dāng)眾表演了一番,沒想到受到主人家和賓客的高度贊賞,此后,高漸離名氣大盛,連秦始皇都知道了。秦始皇召見他入宮表演,有人說他是荊軻黨羽,但秦始皇憐惜他的技藝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他的眼睛讓他擊筑。此后,高漸離慢慢接近秦始皇,私底下把鉛放進筑中,在進宮擊筑靠近秦始皇時舉筑撞擊,結(jié)果沒有擊中,后被處死。
高漸離行刺秦王。
第三次刺殺秦始皇的人,比起荊軻、高漸離更加出名,乃是“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即張良。此案發(fā)生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史稱張良乃韓國貴族后裔,常思為故國復(fù)仇。于是散盡家財游歷天下,終于找到了一位愿意刺殺秦始皇的大力士。為了刺殺成功,張良為這位大力士打造了重120斤的鐵錘,準備趁秦始皇東出巡游的機會飛錘擊殺??上г诓├松车拇虤⑿袆又校驹诒氐玫囊粨艟谷徽`中副車。隨后張良和大力士鉆入荊棘叢中,逃之夭夭。
博浪沙刺秦。
這便是史上有記載的三次刺殺,如果算上沒有記載的不知還有多少次,不過最后也全都以失敗告終。秦始皇面臨的每一次暗殺都極為兇險,但每一次都能幸運躲過,并且毫發(fā)無傷,看來始皇帝天命所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