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沒有背叛烏克蘭,現在還不好說,只需要把以下幾個報道連著看,你就能揣摩出一點不同的感受。
1.美俄的沙特談判上,俄羅斯向美國提出了許多“要求”,但是美國未必滿足。談判出來的結果是很不錯。
2.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談判舉行得不錯,
3.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此次會談是結束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會談整體是“好的”。魯比奧稱,工作仍在繼續,目標是公平、持久、可持續地結束烏克蘭危機。
4.看到評論員呂寧思給出的消息,慕尼黑會議之前,美國方面已經給歐洲各國政府分別發送文件,詢問歐洲各國,政府可以為烏克蘭安全保障做出哪些貢獻,需要美國做些什么,歐洲國家是否有意愿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以及歐洲各國準備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
5.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如果達成協議,美俄關系將重啟,如果談判陷入僵局,俄羅斯將面臨更嚴厲的制裁,而烏克蘭將獲得更多的美國援助。如果俄羅斯不能保證烏克蘭長久的和平的話,美國不排除軍事干預的可能。”
6.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2月16,英國首相斯塔默稱,如有必要,英國“愿意并準備好”向烏克蘭派兵,以確保英國和歐洲的安全。
7.斯塔默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上撰文稱,英國“準備在烏克蘭的防衛和安全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并承諾到2030年每年提供30億英鎊援助。
把這些報道連起來,的確從外界的表現上,特朗普是“令人失望的”,與俄國牽手,有犧牲烏克蘭利益之嫌。
但是美國是一個程序國家,美國的行動也不取決于特朗普的一面之詞。
按照特朗普的辦事邏輯,他強調美國優先原則,但是同時也礙于臉面。如果徹底放棄烏克蘭,將讓美國在歐洲國家的形象一落千丈,反而給了英國這個老貴族國家一個主持公道的機會。
從利益層面,特朗普政府的確不愿意像拜登政府那樣,再去給烏克蘭送錢,送物資了,因為這會減緩“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進程。特朗普有把美國關起門來過日子的傾向。比如為阻止非法移民,在墨西哥邊境修墻。
但是在烏克蘭問題上,如果特朗普處理不慎,對于美國國際形象的損失將是致命的,進而會產生一連鎖的負面效果。
過去的幾屆美國政府,為了鞏固自己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和地位,對于調解戰事,尋求和平方案方面還很熱衷。
但是特朗普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一個商人出道的總統,卻把目光向內,這是在消費美國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國際信譽。
通過談判來解決烏克蘭問題,是理想化的,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會提出各自的訴求,很難同時滿足。
從特朗普與俄羅斯走近,以及美國給歐洲政府的文件來看,美國的訴求或許是希望歐洲來承擔更多的責任,讓美國提供的物資和金錢可以更少一些。如果徹底拋棄烏克蘭,玩大國博弈那一套,讓烏克蘭成為“餐桌上的菜品”,那么世界的格局或許會成為二戰以前的那個世界,誰的手腕夠硬,誰的聲量更大。那樣的黑暗森林,大概率不會重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