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企業都看明白了,要生存、要發展必須要給奮斗者分好錢。他們也清楚,傳統“固定工資+績效工資+獎金”的薪酬模式,實際執行中幾乎等同于全固薪,一定需要變革。
于是,渴望改變的企業將目光瞄準了華為的“鐵三角模式(Customer Centric Three,CC3)”。簡單來說,這種模式就是讓客戶經理(AR)、方案經理(SR)和交付經理(FR)組成聯合團隊,共同面對客戶,將銷售機會變成經營結果,而后再分享獎金。
想來,這種模式把原來企業內“各管一段”的串聯,變成了并聯,讓幾個重要角色同心同德,共同進退,其激勵效果可想而知。但有意思的是,現實中絕大多數實施鐵三角模式的企業都失敗了,這是為什么呢?
以我觀察到的企業來看,他們都是掉入了下面的九大陷阱:
1、捷徑速贏陷阱——把鐵三角簡單看作是一種激勵“小妙招”,認為模式很簡單,而且可以繞開復雜的績效考核,自己的企業馬上就可以實施。有的老板甚至要求幾天內就拿出方案。我們不妨問這些老板一個問題,如果這個事情真的這么簡單,為什么很少有做成的企業?再問一個問題,如果您覺得這個模式很簡單,有沒有一種可能?您還沒有把這個模式看懂。
2、激勵孤島陷阱——鐵三角激活的只是以前臺銷售功能為主的團隊,經營業績并不是銷售一個職能來實現的,而是要依靠前中后臺的協作鏈條。如果不同時激活中后臺,單獨享受激勵政策的鐵三角就會成為全公司的敵人。中后臺冷眼看戲都算是善良的,故意使絆子的人一定不會少。
3、經營定位陷阱——有些企業還真跳出了鐵三角的限制,組建了更多角色參與的經營單元(從CC3到CC5、CC6),但卻掉入了另一個陷阱。老板要求這個經營單元發揮經營才能,創造價值增量,但卻把他們當做執行機構,不給財務權、人事權和決策權,讓人家綁著鐐銬跳舞。如此一來,人家只能按照過去的行動路徑走,還怎么發揮經營才能?如果他們的行為不變,結果不變,為什么企業要額外付出激勵呢?
4、無度授權陷阱——有的企業老板想通了,大膽授予三權,但步子又邁得過大。當經營單元手握獨立經營的權力,但卻沒有約束和風控機制,其實就等于企業成立了一個不需要向總部匯報的事業部,結果大家可以自己去想。我一直強調,授權不是一種胸懷,而是一種胸懷基礎上的技術。
5、無腦經營陷阱——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要讓員工從執行者轉變為經營者是很難的,“企業家才能”一定是稀缺的能力。那問題來了,當企業給到經營單元授權后,他們如何提升他們經營成功的概率呢?難道說,埋頭苦干就可以贏得經營業績嗎?如果這樣,是不是太簡單了。事實上,無論是做標準化的項目,還是做孵化的項目,企業都應該有自己商業計劃書模板。這個模板驗證了經營思路,確保邏輯上不出大錯,換言之,這個模板保底限,個人經營才能拉上限。
6、薪酬結構陷阱——大多企業其實都很保守,并不想變革激勵機制。于是,他們限定了激勵創新的范圍就是鐵三角;于是,他們在現有薪酬之外,只拿出一部分增量獎金來做激勵。沒有對賭投入,沒有超利分享,連拿出來的獎金都少得可憐。這就相當于讓人家做附加題,成本大,收益小。放心,沒有人會為了附加題去改變自己的答題節奏。所以,一切照舊,沒有任何改變。
7、提成機制陷阱——不同難度的項目,鐵三角團隊分到的獎金包應該一樣嗎?如果都一樣,那么鐵三角的最優策略就是做容易的項目,那么公司就沒有人去攻堅克難了,行業地位還如何保障呢?長期不打硬仗,核心競爭力會不會逐漸渙散呢?
8、分邊機制陷阱——就算是鐵三角內部,其實也很難分好錢。有的企業實施了所謂“三三制”,也就是獎金三等分。但我們知道,有的項目是深關系,有的項目是硬技術,有的項目是強交付……不同項目不同打法,都有一個主力貢獻者,如果他們的分配和其他人一樣,他們就一定不愿意多付出。問題是,這個主力貢獻者可是決定了項目成敗呀。這種一刀切的分邊,顯然就弱化了鐵三角的戰斗力。有的老板說了,你得有格局呀,這個項目你吃虧了,下個項目你不就占便宜了嗎?碰到說這種話的人,就不要再和他爭論了,尊重,祝福就好。
9、業績承諾陷阱——我們假設對賭、提成、分邊等問題都解決了,鐵三角內部會不會同心同德呢?也不見得,除非他們都有清晰的業績承諾,即“我能為這個項目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業績承諾是一把標尺,可以衡量被激勵者是否盡責,進而影響他的獎金發放、對賭返還等利益。但問題又來了,即使在鐵三角那種標準化的項目里,又有幾個企業能做到清晰分解績效任務呢?人家老板說了:“本來以為鐵三角可以繞過績效考核這么繁瑣的事,結果繞來繞去還繞回來了……哎!”醒醒吧,哪里有什么捷徑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