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與孫中山先生的愛情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兩人歷經歲月的艱辛,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兩人各有建樹,在一起又是讓世人艷羨的愛情。
孫中山先生比宋慶齡早一步離開這個世界,在宋慶齡生命的最后的時間,助理曾詢問她要不要與孫中山先生合葬,但是她卻拒絕了,她選擇葬在了宋家的墓地里,并且她要求另外一個人與她合葬。
宋慶齡為什么不和孫中山先生合葬?是誰陪伴了宋慶齡53年,并約定死后也要葬在一起?這個人與宋慶齡之間發生了什么?她對于宋慶齡來說居然如此重要!
宋慶齡
宋慶齡出生在上海,當年宋家是上海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是當時有點來頭的家族都想攀附的對象,她的父親對她的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她少年便遠赴美國求學,在美國,接受了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的思想,那是民主和人民完全平等自由的思想。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致力于建設民主自由的社會,這與她的思想不謀而合,而宋嘉樹與他也是好友,也在資助他的革命事業,向往祖國自由浪潮的宋慶齡與他也有書信來往。
但是宋慶齡學成的時候,革命在祖國已經漸漸衰敗,她空有一腔熱血,卻沒有地方施展,于是她去了東京,成為了孫中山先生的助手,她漫長的革命生涯就此拉開帷幕。
在和孫中山并肩戰斗的日子里,兩人漸生情愫。
宋家的大女兒宋靄齡,嫁給了孔子第七十五世孫孔祥熙。大女兒的婚姻太過于完美,對二女兒的婚姻也抱有不小的期待。
誰知二女兒宋慶齡卻非孫中山不嫁。
當時的宋嘉樹其實是不同意的,當時的孫中山比宋慶齡大27歲,年齡差的太多了。不僅如此,孫中山之前還娶過妻子。
這次宋慶齡卻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而是和孫中山去了日本,并且在日本舉辦了兩個人的婚禮,結婚后的兩人,在事業上相互扶持。
她放棄了安穩的富家小姐生活,毅然決然的與孫中山一起投入到艱苦的革命中,兩人不僅僅是夫妻,還是戰友,更是靈魂伴侶。
孫中山逝世前,把他的遺愿,也就是“和平,奮斗,救中國”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宋慶齡,并且囑咐革命尚未成功,激勵宋慶齡繼續努力。
而宋慶齡帶著孫中山的期許,也這么做了,她先后考察蘇聯和歐洲各國,吸取其他國家革命發展的教訓,在我國多個歷史節點提出一系列正確的建議,為我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燕娥
宋慶齡想要合葬的人叫李燕娥,她不是什么富家千金,也不是革命烈士,她只是宋家的一個保姆,但是她和宋慶齡的友情已經跨越了時間和生死了。
李燕娥生一個貧苦人家中,她的出生遭到了一家人的冷眼,重男輕女的思想注定了李燕娥接下來的日子會非常不好過。
于是,她被送到了叔父家,但是她叔父也不是一個好人,叔父不僅好賭還是個酒鬼,在她16歲的時候,叔父為了抵賬,把她賣給了地痞。
李燕娥的丈夫對她更不好,有事沒事就對她拳打腳踢,根本不把她當人看,從出生起就沒感受到世界溫暖的李燕娥對待這里的生活更加心灰意冷了。
她想逃離這里,她不想再過著每天擔驚受怕的日子了,她想為自己活一次。
在鄰居的幫助下,李燕娥買了一張去上海的車票,離開了這個讓她絕望的地方,在上海遇到了一位老鄉,這位老鄉把她介紹給了宋家小姐宋慶齡。
宋慶齡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臉上的風霜和絕望打動了,她拉著李燕娥皸裂的雙手,非常同情這個姑娘的遭遇,也很佩服李燕娥的勇于反抗,當即就決定要雇傭這個勇敢的姑娘。
李燕娥對宋慶齡的賞識也感到非常感動,許諾自己一定會用心照顧她的,就這樣,她便留下來在宋家當保姆,這一晃便是大半輩子,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地變化。
思想開放的宋慶齡從來沒有把李燕娥當傭人看過,她從不覺得人有高低貴賤之分,她接受的思想是人人平等的。
所以,她從來沒有命令過李燕娥去做什么,也從來沒有小看過她,在宋家的李燕娥從來沒有見到宋慶齡對她有任何的苛求。
宋慶齡對待李燕娥,可能一開始還是雇傭關系,當兩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十幾年后,慢慢的成了朋友,相處成了好姐妹,變成了跨越半個世紀、跨越時間的友情,這種友情甚至遠勝親情。
當李燕娥的丈夫打聽到李燕娥的下落,不斷騷擾李燕娥索要錢財的時候,是宋慶齡挺身而出,利用宋家的勢力,幫李燕娥離了婚,徹徹底底地幫她擺脫苦海。
平常,兩人會在一起聊聊天,宋慶齡非常尊重李燕娥的個人想法,會留意著她的身體狀況。
在李燕娥過生日的時候,也會給她準備生日禮物和蛋糕,在生活中,兩人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家人。
宋慶齡對李燕娥的尊重與照顧,被她牢牢地記在了心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把宋慶齡當成了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在蔣介石政權派特務監視宋慶齡的時候,他們妄想收買李燕娥來監視宋慶齡,她回家就把這件事完完全全地告訴了宋慶齡,即使被人威脅,也絕對沒有出賣宋慶齡的想法。
經過這件事,宋慶齡對李燕娥信任度達到一個頂峰,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委托李燕娥幫忙聯系共產黨。
在孫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宋慶齡和李燕娥更是相互扶持,她們已經足夠了解對方,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她們會一起克服,她們已經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一家人了,她們雖然不是親人,卻更勝似親人。
合葬
不過,世界上本就沒有長久的陪伴,李燕娥被查出了宮頸癌,并且,病情還隱隱有惡化的趨勢,情況非常不樂觀。
盡管宋慶齡在得知病情的第一時間,就把李燕娥轉到了北京最好的醫院里治療,當時的宋慶齡已經68歲了,腿腳有一些不靈便了,可她還是經常來照看李燕娥。
經過醫生的診治,李燕娥的病情好了一些,于是,她們搬到了郊外開始慢慢悠悠地享受晚年生活。
宋慶齡總是告訴李燕娥,她病情已經快好了,但其實并不是,李燕娥的病情已經逐漸惡化到連醫生也無力回天的地步了,但是不想讓李燕娥在最后的日子里有太多負擔,所以一直瞞著她。
這段時間里,她們沒事就坐下來聊聊天喝喝茶,聊著過去發生的事,努力回憶著一樁樁一件件的往事。
但心細的李燕娥早就猜到了,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了解。并不反感宋慶齡的欺騙,甚至打心底里感謝宋慶齡。
在她眼里,是宋慶齡給了她一個家,處處為她著想,就連生病,都不忍心告訴她實情。
李燕娥在最后的日子里還在想要為宋慶齡再做些什么,突然記起家里還有好多宋慶齡需要但沒有完成的資料,便想回上海,但是她身體再也撐不住了。
在李燕娥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著宋慶齡的手說自己放不下她,但是命運總是無常,盡管她有諸多不舍,還是離開了宋慶齡。
李燕娥死后,宋慶齡把她的骨灰埋進了宋家的墓地里,她早就把李燕娥當成了家人,不論她活著還是死了。
在這之前,她們兩人還約定,死后要葬在一起,下輩子做一家人。這個承諾,宋慶齡一直記在心里,她這么想了,也這么做了。
兩個月以后,可能是內心太過悲痛,沒有了李燕娥的宋慶齡帶著對她的思念也閉上了眼,在死前,她囑咐助手一定要將她和李燕娥葬在一起,她們倆死后一起長眠在了宋氏墓地里。
后記
李燕娥在苦難中度過了她的前半生,經歷太多的磨難。
她的前半生是不幸的,可她又是幸運的,她遇到了宋慶齡,宋慶齡給了她一個家,讓她的后半輩子得以平安快樂,讓她的一生得以圓滿。
宋慶齡遇到李燕娥也是幸運的,李燕娥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宋慶齡,她待她當家人一樣,不管宋慶齡經歷了什么,她都一直陪著宋慶齡,宋慶齡能遇到李燕娥,也是上天給的恩賜。
她們倆足夠幸運,遇到了彼此,她們的承諾抵擋住了生死;她們的友情,跨越了時間;她們是沒有血緣關系但又最親密的家人。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宋慶齡也沒有忘記她和李燕娥的約定,所以她拒絕了助理的提議,在李燕娥死后,宋慶齡遵守了她們的約定,選擇和李燕娥一起葬在了宋家的祖墳旁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