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網還在消化李明德醉酒砸車、虐待寵物、拖欠賠償的魔幻新聞時,這位自詡“娛樂圈斗士”的演員又添新劇情——被曝用語音要求女生喊“老公”。
這場始于劇組互撕的連續劇,如今已演變成全民扒皮運動,而最新劇情讓吃瓜群眾直呼:“他這波塌房塌出了新次元!”
一、一場“雙向奔赴”的魔幻聊騷對話
根據曝光的微信聊天記錄,李明德主動添加女生微信后,很快便發送語音:“你能語音叫一聲老公我聽一下嗎?”
女方隨即回復語音輕喊“老公”,還自稱很緊張。
李明德調侃道:“回來當面叫。”女生欣然同意。
后續對話中,李明德評價女方寫真“挺日系”,女方則熱情回應“他們都說我適合走日系風格”。
整個過程充斥著曖昧氣息,直到女方因被李明德粉絲網暴而反手曝光聊天記錄。
看完經過,筆者只覺得這起事件里沒有好人。
男方的行為本就有問題,要求剛加好友的陌生女性喊“老公”,顯而易見的“性騷擾教科書案例”。
女方的動機也存在疑點,全程積極配合的態度難免引起“仙人跳”猜測。如果真覺得被冒犯,就該當場拉黑,何必等到被網暴才放錘。
部分網友以“明德元年”“斗士”為口號造神,事件曝光后轉而辱罵女方“擦邊女”,這種極端化傾向也值得警惕。
二、連環塌房史:越扒越有料的“發瘋文學鼻祖”進階之路
此次聊騷門不過是李明德塌房宇宙的最新篇章。回溯其2025年以來的“戰績”,堪稱娛樂圈魔幻現實主義范本。
1、劇組互撕風云
1月4日,李明德控訴《三人行》男一號馬天宇耍大牌致其受凍,卻被劇組反錘多次遲到、砸酒店、擅自離組。導演更暗示其“精神異常”,雙方互發聊天記錄對攻,最終以李明德解約收場。
2、砸車拖延不賠
2月11日,網友“編導楊洋”曝光李明德醉酒砸車后簽調解協議又反悔。
更魔幻的是,其前女友閨蜜曬出聊天記錄,揭露勾引女友閨蜜,造謠女方要給他生孩子,甚至虐待寵物。
3、經濟糾紛羅生門
前女友指控其“交不起房租靠女方墊付”,但卻被扒出給主播打賞2萬多,與其直播哭窮“銀行卡只剩幾百塊”形成諷刺對照。
三、娛樂圈塌房事件的經典模因復刻
這場風波完美復刻了近年明星翻車的經典套路。
套路1,“受害者”人設崩塌。
從最初控訴資本壓迫的“勇者”,到被連環實錘的“惡龍”,李明德重演了吳某凡、張某瀚等流量明星“求錘得錘”的經典劇本。
其支持者從“維權斗士”到“瘋批帥哥”的話術轉型,更暴露部分群體邏輯的荒誕性。
套路2,輿論戰工具化。
女方選擇在李明德口碑崩盤期放料,被質疑“蹭流量”;而李明德方試圖用大學同學視頻澄清虐寵指控,卻被扒出該同學實為經紀人。
雙方都在利用公眾情緒進行博弈,真相淪為公關戰的犧牲品。
套路3,行業痼疾顯影劑。
事件牽扯出馬天宇被指遲到導致孟子義錯過《一年級》錄制的陳年舊賬,以及劇組拖欠司機工資等行業潛規,,成為檢視娛樂圈系統性問題的切口。
四、當“不完美受害者”遇上“結構性惡行”
針對聊騷門中男女雙方的爭議,本質是公眾對明星特權與性別權力的反思。
1、明星素人權力不對等。
即便女方存在配合行為,李明德作為公眾人物主動發起越界對話,本質是利用明星光環進行降維試探。
正如網友所言:“普通男性對女同事說這話早被舉報HR了,憑什么明星就能被寬容?”
2、性別議題復雜性。
部分網友認為女方“又當又立”,實則忽略了權力關系中的心理博弈。對素人而言,拒絕明星需要極大勇氣,而“先配合后反擊”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策略。
但是,必須警惕將此類事件簡化為“狗咬狗”的粗暴邏輯,否則將助長“完美受害者”迷思。
結語:塌房時代的黑色寓言
李明德事件如同一面照妖鏡,映照出娛樂圈的深層病灶:人設經濟的脆弱性、粉絲經濟的反噬性、規則意識淡薄的危害性。
當“斗士”淪為“發瘋文學鼻祖”,當“勇敢爆料”摻雜利益算計,這場鬧劇早已超越個體對錯,成為整個行業的病理切片。
或許正如網友戲言:“建議內娛開設演員思想品德考試,考不過的直接AI換臉——反正他們演戲時也用不著臉。”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