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的全球經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風譎云詭!疫后復蘇、能源危機、匯率動蕩及各國的通脹或通縮等都是關鍵詞,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格局也為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如中美差距再次擴大、德國在2023年度GDP總量超過日本而躍居全球第三位等。
2024年應是全球經濟復蘇態勢進一步明朗的一年,那么各大經濟體能否有更良好的表現,尤其是四大國之間的GDP格局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因日本被德國超過而世界排位繼十幾年前被中國大陸超越后進一步下滑,這個話題性在近兩年是要明顯高于中美之間的競爭態勢,所以我們先來看下2024年度日本與德國的GDP運行情況及兩國間的格局狀況。
從實際增長率來看,日本在2024年的整體經濟態勢是要略好于德國的,雖然其0.1%的同比增速不算太快但要比前3季度的-0.5%顯著好轉,而德國則保持著與前3季度一樣的0.2%下跌,可能是傳統油車產銷大減對德國的影響要更大的原因吧?
然而因受到匯率、各國通脹或通縮率等因素影響,日本的GDP換算成美元總量后還是出現了下跌,雖然4.5%的跌幅要比前3季度時好轉不少,但也造成了1900多億美元的下降而總量還差點下滑到4萬億美元以下了。
德國則雖然實際增速下跌但美元名義卻能獲得了3%的增長,這反而使得它可進一步擴大對日本優勢了,年度GDP總量達到了4.66萬億美元,對日本的領先幅度超過6千億美元而讓它在全球第3的位次上暫時無憂了。
所以對日本來說這一年是有點郁悶的,非但沒能重新奪回世界第三反而被進一步在第4位次上固化了。
那么中美之間是否也是這般態勢呢?如果從兩國的實際、名義增速的走向來看確實是有點類似的,中國大陸在2024年取得了5%的實際增長率,這應該是已經相對穩定的增長態勢了,說明全國經濟復蘇回暖已到了相對平穩上升的狀態了,然而美元名義增速卻只有3.1%而要比實際增長率低不少哦,這也就只能取得5千多億美元的增量。
美國的2.8%同比實際增速明顯要比中國慢一大步的,說明其國內經濟回升態勢遠沒有中國更明朗,阻力要更大,但因其通脹等關系卻能取得5.3%的名義增長率哦,這便讓它的年度增量可達到1.5萬億美元左右,總量也升至29.2萬億美元了。
那么中美差距是多少了呢?中國的18.94萬億美元總量不到美國的65%,應是近幾年來最低了。但為何要比前三季度時61.4%占比快這么多呢?這主要是中國第五次經濟普查的作用,對過往幾年全國經濟進行了一輪摸底盤點,重新調整了GDP總量的。
通過五經普的調查核實,全國GDP新增了3萬多億元,也就是幾千億美元的,這也就使得2023年度的GDP總量可達到18.3萬多億美元,2024年度的GDP新增是在此基礎上核算的,所以才能使得這一年的GDP總量升至近19萬億。
所以這么看來的話,要不是五經普的作用,我國GDP總量對美國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大的,可能全年占比會是在更低的62%以內了哦。
當然造成我國GDP對美國總量近幾年的持續下降,主要還是匯率、兩國通脹或通縮等狀況造成的,從這幾年兩國的GDP實際增速的走向看,我國經濟復蘇回升態勢是要明顯更快的,說明中國經濟的韌勁與活力還是要更強,這點還是值得樂觀一些的。
所以等未來幾年匯率回升、各國物價平穩后,相信我國GDP總量對美差距會再次縮小,重新開始努力追近它的,大家對此是否有信心呀?
最后請來查看下表,具體了解四大國家的2024年度GDP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