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明珠這兩年,每次出圈都引得爭議滿滿。
從孟羽童撕裂到王自如表白,從換代言人,到玫瑰空調出爐,她在制造社會議題這件事上,爭議BUFF疊滿,隔三差五就來一次平地驚雷。
論做企業家網紅IP,也算是獨一檔的人才。
這次引爆輿論圈的話題,是格力電器線下門店招牌與部分線上直播間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
格力電器官方稱,“董明珠健康家”將通過場景化體驗、數據可視化、智能交互服務,重構零售價值鏈;在“董明珠健康家”,科技不是冰冷的參數,而是溫暖生活的守護者。
有網友說,70歲的董明珠把格力專賣店改造成"董明珠健康家",這波操作堪稱家電界最硬核的"貼牌行為"——
別人貼商標,董小姐直接貼臉。
作為知名企業家,董明珠的臉面確實大。
與此同時,以正叔的閱歷,揣度君子之心的是:
當初她盡力扶持孟羽童,想培養第二個“董明珠”,也是一門心思要培養年青人的;
無奈造化弄人,好事并沒有總是站在她一邊,最終傷心失望之余,也只好以“年邁”之軀,親自披掛上陣了。
于是乎,這些年來,她跟格力的品牌關聯度,從“董明珠的店”到“格力董明珠店”,再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生活家”,捆綁日益加深,“格力=董明珠”儼然成了一種符號。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這事也(又)引發了吃瓜群眾的兩大熱議。
1
熱議一:董明珠能這么干嗎?她只是職業經理人,能把國企品牌當成個人IP自留地嗎?
就格力電器股權結構而言,屬于混合所有制,具有國企背景但非完全國有控股。
實際股權結構,是國資(格力集團)+ 經銷商聯盟(京海擔保)+ 機構及公眾股東。董明珠的地位,是實際掌舵人,兼具戰略決策與執行人,雖個人直接持股僅為1.79%(2024年9月數據),但通過長期領導積累的權威,對公司戰略和日常運營有決定性話語權。
所以董大姐想把公司品牌格力門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內部還真無人能制衡。
積極一面,是她老當益壯,不斷拿個人聲譽(臉面)為格力品牌賦能。
隱患一面,是她是1954年生人,早就涉及接班人問題。一旦把個人IP焊死在格力招牌上,將企業命運與職業經理人強行綁定,未來接班人要么得整容成董明珠2.0,要么得上演"鏟門頭大戰"——
這可比鏟雪費勁多了。
2
熱議二:格力空調在老一輩眼里很有知名度,但年輕人能接受董明珠健康生活家嗎?
就各路企業家爭做網紅IP而言,這本質上是一場個人IP與品牌年輕化的極限拉扯。
從吸引網民角度看,這波操作堪稱"土潮營銷"的典范。
短期來看是流量妙招:董明珠的"企業家網紅"人設自帶話題,從玫瑰空調的土味審美到直播間懟網友,完美契合Z世代"黑紅也是紅"的流量法則;
接地氣不裝有事說事有話直說,確實是當代年輕人的溝通邏輯。
董大姐這做法無可厚非。
"健康家"概念精準踩中年輕人朋克養生痛點,畢竟這屆年輕人一邊熬夜一邊買枸杞,格力空氣凈化器改叫"熬夜伴侶"可能更吸睛;線下門店變身"董明珠主題體驗館",比傳統家電賣場多了打卡屬性,配合抖音直播能形成傳播裂變。
但從長期看,恐成代溝放大器。
畢竟70歲董明珠與年輕人存在審美次元壁,玫瑰空調的"90年代婚紗照風"已是前車之鑒,強行貼臉也存在觸發"長輩審美PTSD"可能性。
如果年輕人發現"健康家"里賣的還是傳統家電,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可能堪比買家秀——說好的智能健康生態,結果只有空調在跳廣場舞。
此外,過度依賴個人IP如同"品牌依賴",格力可能面臨"戒斷反應"——指望一群00后為"初代網紅企業家"的情懷買單,概率究竟能有多大?
最后,正經社分析師友情提醒,格力電器以高分紅、低融資的股東回報模式著稱,近年分紅率穩定在45%-50%,且下注格力等于同時投資家電+個人IP+真人秀三大賽道,但是,建議觀察:
格力門店更名進度可能與董大姐發色變化正相關,當招牌紅字褪色成粉紅(董明珠之前親自設計的粉紅玫瑰空調,被吐槽為90年代審美)時,就得考慮是加倉還是跑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