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哪吒》的票房沖破100億大關,這一成績不僅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座里程碑,更引發了無數人對其未來發展與電影行業生態的深度思考。
破百億的《哪吒》,其意義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商業成功。有人說,這是一場文化的勝利,如同升國旗一般,代表著中國動畫電影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如今,它已躋身全球票房排行前15位,這也讓人們不禁暢想,它能否更進一步,沖擊前五甚至登頂。在其一路飄紅的進程中,不同的聲音從未缺席,但只要不是惡意詆毀、陰謀算計,我們都應予以尊重。
《哪吒》票房破百億,主要貢獻來自國內。在港澳臺地區,上映時間滯后,而海外市場更是歷經波折才得以逐步鋪開。以北美市場為例,7000多家影院中僅有700家排片,場次也遠遠不足,導致海外票房至今僅1000多萬。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隊長4》進入中國市場后,短短兩三天就斬獲四五千萬票房。盡管排片不多,但幾乎所有影院都進行了上映。這其中,既有資本逐利的因素,也反映出我們在電影市場開放思維上的一些問題。資本逐利無可厚非,但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也應考量文化傳播與民族情感的因素。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隊長4》中的不良內容。影片中涉及與日本相關的、包含“七三幺”等辱華元素的合作,這無疑是對中國人民情感的嚴重傷害。面對這樣的作品,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僅僅因為商業利益而忽視其背后的文化侵蝕。做人應當恩怨分明,對于傷害民族感情的事物,必須堅決抵制。這不是上綱上線,而是對民族尊嚴和歷史傷痛的尊重。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有高度的認可與擁護,否則就容易陷入他人設下的文化陷阱。
《哪吒》的成功,是中國動畫電影在沒有硝煙的文化戰場上的一次勝利。它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也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我們期待更多像《哪吒》這樣的作品,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中國文化,展現中國的文化自信。同時,我們也希望電影行業在開放與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堅守民族底線,不被短期的商業利益所迷惑。
在未來,中國電影市場需要更加理性和成熟。一方面,要繼續鼓勵優秀國產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為中國文化的傳播搭建橋梁;另一方面,在引進國外影片時,要更加審慎地考量其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避免文化糟粕的入侵。只有這樣,中國電影才能在全球文化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經濟效益與文化價值的雙贏。讓我們以《哪吒》為新的起點,期待中國電影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用優秀的作品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