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源城區埔前鎮“共享菜園”迎來喜訊
實現首次豐收
昔日貧瘠的撂荒地
如今已是一片綠意盎然
碩果累累的美好景象
共享菜園喜獲豐收
“這白蘿卜、西蘭花、包心菜長勢都非常好,快摘,快摘!”2月14日,埔前鎮“共享菜園”熱鬧非凡,迎來首次豐收,當天群眾共收獲蔬菜1350斤,其中白蘿卜350斤、花椰菜500斤、西蘭花400斤、白菜50斤、包心菜50斤,人均收獲達20斤,預計本月還將進行兩次采摘分菜活動。群眾不僅收獲了綠色健康蔬菜,還能體驗一番摘菜農趣事。
“共享菜園”是埔前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項目。自項目啟動以來,埔前鎮積極整合閑置土地資源,精準對接城鎮居民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成功將閑置撂荒地改造成充滿生機的“共享菜園”。
“共享菜園”采用“訂單+托管”模式,收獲作物可選擇自行采摘、快遞到付、到埔前鎮指定地點領取等方式,認領者既可以選擇親自到菜園體驗采摘的快樂,也能享受送貨上門服務,即便忙碌或缺乏農耕經驗,也能輕松收獲新鮮健康的蔬菜。若選擇全托管模式認領菜園,一年的費用為800元,根據目前的產出效益估算,認領一個季度即可實現回本。
為讓更多城鎮居民體驗到田園生活的樂趣,進一步發揮“共享菜園”的綜合效益,埔前鎮決定擴大“共享菜園”的規模,預計擴大面積40畝。新的菜地將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合理規劃與延伸,開辟出更多的認領地塊,同時引入更豐富多樣的種植品種,以滿足不同認領者的個性化種植需求。隨著規模的擴大,也將進一步完善“共享菜園”的灌溉系統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城鎮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種植環境。
推出新玩法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擴大“共享菜園”規模的同時,埔前鎮還將推出全新的認領土雞、土鴨項目,充分利用菜園采摘后的爛菜葉,將其作為雞鴨的天然飼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家禽在林地中自由活動,啄食青草和昆蟲,在自然環境的滋養下成長。認領者認領一年,在此期間家禽所產的蛋歸認領者所有,一年期滿后,還能品嘗到綠色健康的禽肉。這種養殖與種植相結合的模式,不僅豐富了“共享菜園”的業態,還將促進農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為埔前鎮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來,源城區埔前鎮將立足鄉村資源優勢,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大力開發鄉村特色旅游項目,打造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來源:河源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