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七律·詠廬山》及其修改版
吳國發(fā)
2025年2月19日
內(nèi)容提要:我(吳國發(fā))用DeepSeek做詩《七律·詠廬山》。只花了23秒鐘,DeepSeek就寫出了一首七律,而且自己點評、“賞析”。作為一首律詩,從律詩的規(guī)則、詞性和詞義上看,不妥之處有三個。我修改了此詩,使之成為頗為標準的律詩,意義也貼切。
關(guān)鍵詞:廬山 七律 白鹿書院 東林寺 仙人洞
梁文峰團隊研究開發(fā)的AI(人工智能)助手DeepSeek,一經(jīng)問世就火爆了國內(nèi)外的AI領(lǐng)域和相關(guān)行業(yè)。DeepSeek的讀音為“帝泊悉克”,意思是“深度求索”。
2月15日,我用DeepSeek做詩《七律·詠廬山》。只花了23秒鐘,DeepSeek就寫出了一首七律,而且自我“賞析”了一番:
七律·詠廬山
DeepSeek
(2025-2-15)
雄奇險秀世無雙,贛北崔嵬聳大江。
一瀑飛湍喧壑谷,千團霧靄隱僧窗。
書藏白鹿承朱理,經(jīng)誦東林禮佛幢。
莫道山高行路險,踏歌扶杖影幢幢。
DeepSeek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廬山的雄奇險秀與深厚人文。通過“飛湍喧壑谷”、“霧靄隱僧窗”展現(xiàn)自然與宗教的融合;再以白鹿洞書院和東林寺象征儒釋交匯。尾聯(lián)“踏歌扶杖影幢幢”以舉重若輕之筆,將艱險山路化作詩意漫游,凸顯超然物外、笑傲煙霞的豁達心境,彰顯廬山作為文化名山的精神高度。
吳國發(fā)點評:
DeepSeek所作上述律詩及其賞析,凸顯DeepSeek很聰明,具有豐富的古典文學知識和很強的詩詞寫作能力。
作為一首律詩,從律詩的規(guī)則、詞性和詞義上看,不妥之處有四個:一是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都是同一個“幢”,這是律詩之忌;二是“僧窗”與“壑谷”不對仗;三是“禮佛幢”與“承朱理”不對仗;四是詞組“影幢幢”錯誤。
為了解決DeepSeek所作七律的上述問題,我(吳國發(fā))把DeepSeek的《七律·詠廬山》修改為:
七律·詠廬山
原作者:DeepSeek
(2025-2-15)
修改者:吳國發(fā)
(2025-2-19)
雄奇險秀世無雙,贛北崔嵬聳大江。
一瀑飛湍喧壑谷;千團霧靄隱寺窗。
書藏白鹿承朱理;經(jīng)誦東林繼孔莊。
莫道山高行路險,竹杖芒鞋笑楚狂。
【注釋】
(1)“白鹿”指白鹿洞書院,又稱白鹿書院,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白鹿書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歷史。白鹿書院是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與嵩陽書院、岳麓書院、石鼓書院并稱。
(2)“朱理”指朱熹和程朱理學。公元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任職廬山,知南康軍。他修復了白鹿洞書院。
(3)“東林”指東林寺,坐落在廬山腳下。廬山東林寺與明朝東林黨人在無錫的東林書院沒有直接關(guān)系。
(4)“孔莊”指孔子(孔丘)和莊子(莊周)。孔子是儒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莊子與老子是道家學說創(chuàng)始人。
(5)“竹杖芒鞋”源于宋代蘇軾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此詞的上半闋如下: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6)“笑楚狂”源于唐代李白的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該詩的第一句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7)“竹杖芒鞋笑楚狂”表示不畏廬山的險峻,把登山視為浪漫游玩;另一層意思是蘇軾譏笑李白仕途坎坷,一事無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