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場后,我們終將與自己重逢
·作者:林深·
青春的墓志銘,是《那些年》的未完待續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沈佳宜?!?011年,陳妍希穿著白襯衫馬尾辮走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為一代人青春記憶里最清澈的符號。那時的她,是課本上工整的筆記,是課間操時偷看的側臉,是櫻花樹下未說出口的告白??僧?025年2月18日,她以妻子與母親的身份寫下“感恩遇見,各自安好”時,人們恍然驚覺:原來沈佳宜也會經歷婚姻的驟雨,會在歲月里學會與遺憾和解。
感恩遇見各自安好
那些年,我們以為愛情是柯景騰在雨中撕心裂肺的“我就是笨蛋才會追你那么久”,是沈佳宜在孔明燈上顫抖著寫下的“好,在一起”??墒哪旰螅旉愬Ec陳曉在微博上平靜告別,我們才懂得——青春教會我們追逐,而成長教會我們放手。就像《紅樓夢》中黛玉葬花時輕嘆的“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所有熾烈終將歸于塵埃,但塵埃里未必沒有新生。
在一起
神雕俠侶的江湖,抵不過現世的一地雞毛
他們曾是娛樂圈最動人的童話。2013年《神雕俠侶》片場,楊過與小龍女從戲里愛到戲外,陳曉掀起頭紗的深吻照定格成愛情最耀眼的模樣??僧斊吣昊橐鲎叩奖M頭,我們才讀懂張愛玲那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而現實中的“金風玉露一相逢”,卻在柴米油鹽中褪成“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或許這正是《紅樓夢》的預言性:大觀園里的海棠詩社再風雅,也擋不住抄檢時的風雨;小龍女與楊過再神仙眷侶,也避不開育兒、輿論與事業平衡的瑣碎。陳妍希曾在采訪中說“婚姻需要兩人共同成長”,但當成長的方向漸行漸遠,放手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全?就像探春遠嫁前那句“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聚散,本就是人間常態。
窮通皆有定
廢墟上開出的花,比童話更動人
若把陳妍希的人生看作一部女性史詩,沈佳宜是序章,離婚聲明是轉折,而真正的華章或許剛剛開始?!都t樓夢》里的女子們被困在時代的圍城里,而今天的陳妍希們,卻能在破碎后重塑自我。當她不再被“清純女神”或“完美妻子”的標簽束縛,當她在聲明中堅定寫下“共同陪伴孩子成長”,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婚姻的失敗者,而是一個撕掉劇本、親自執筆的女主角。
黛玉焚稿斷癡情,寶釵雪洞守空閨,但陳妍希的選擇遠比這更遼闊。她讓我們想起妙玉櫳翠庵中那株紅梅——零落成泥,卻暗香如故。離婚不是終點,而是她作為演員、母親、女性多重身份的交響曲中,一段意味深長的間奏。
撕掉劇本親自執筆
今夜重讀《那些年》的結局:沈佳宜穿著婚紗走向另一個人,柯景騰在臺下笑著流淚。原來作者九把刀早就參透——青春最美的不是終成眷屬,而是教會我們如何帶著遺憾繼續奔跑。陳妍希的離婚聲明,何嘗不是寫給天下女性的啟示錄?
當我們不再執著于“白首不相離”的童話,當我們在《紅樓夢》的鏡花水月與現世的雞零狗碎中找到自洽,或許才能真正讀懂舒婷《致橡樹》的真諦:“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p>
大道至簡
文案 :林深
配圖 :來自網絡
投稿:hlmyj001@163.com
微信:dongzhu19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