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2月8日發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提到要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序推進教師交流輪崗。這表明了這項改革已經向縱深化發展了,沒有按照教育部既定部署在2020年秋季學期實施的地方也都在加緊制定實施細則和方案并力爭在規定期限內盡早完成。
在具體實施縣管校聘改革時,很多地方的學校都是采用操作簡單的“末位淘汰制”對學校教師實行全員綜合考核打分并將綜合考核分數處于末位的教師進行淘汰,這些被淘汰的教師要么去教育部門專設的進修培訓機構培訓待聘,要么去鄉村薄弱學校交流輪崗。
之前有位海南教師在我發布過的相關文章底部評論區留言(如上圖所示),說所在學校在實施縣管校聘時就執行了末位淘汰制,并且淘汰了綜合考核分數靠后的20名老師??h管校聘改革的初衷是要通過城鄉師資的合理配置以交流輪崗的形式實現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
2014年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就已對交流輪崗的真正內涵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學年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于交流總數的20%,這表明城區優秀教師去薄弱學校交流輪崗是縣管校聘的基本要求。
一所學校一下子淘汰20名老師?就算學校存在著嚴重的超編現象或者年老教師數量偏多的事實,也就更需要合理適當配置,綜合權衡考慮而不能借縣管校聘之名行末位淘汰之實,讓這些教師交流輪崗,這不僅違背縣管校聘改革正向引導和政策激勵的方針而且還嚴重偏離了城鄉師資力量均衡的初衷。
此外,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時,末位交流輪崗不適合,很多學校采用操作簡單的“末位淘汰制”對學校教師進行全員綜合考核并將綜合考核末位的教師交流輪崗,這與實施縣管校聘改革以均衡城鄉教育資源和促進縣域教育均衡發展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無法實現城鄉教師資源配置均衡化。
學生考試成績排名落后就約談教師是明顯的唯分數論體系下的公開排名并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唯一標準的具體體現,不僅傷害了教師的自尊還違背了相關規定,曲解了教育的本質,如此一來,為了追求唯分數論招考體系下的高升學率,校長就會約談教師,教師就會壓榨學生,這帶來的后果可能會更嚴重。
還有就是年度考核分數低就給予教師職稱降級或降檔,這種情況通常是用在教師嚴重違紀違規的時候,也就是說教師的師德師風存在嚴重問題,考核是不合格的。因為生病或有要事請假抑或是教學業績落后而導致年度考核分數低就給予職稱降級或降檔處理,這跟現在不少地方進行的“末位輪崗”差不多,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末位淘汰”。
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以人崗相適、優化配置及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在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尊重教師選擇權的基礎上,采取正向引導、政策激勵等措施,積極引導和鼓勵優秀校長、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有序流動,逐步實現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育教學資源的均衡化,絕不能借縣管校聘之名行末位淘汰或交流、倒數約談、職稱降級或降檔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