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創新需要什么樣的“土壤”?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宣布了歐洲版的“星際之門計劃”,計劃投資1090億歐元,旨在提升法國及歐洲在全球AI領域的競爭力,減少對美國和中國技術的依賴,同時刺激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不久后,歐盟又宣布將投入2000億歐元的公共資金,希望拉動1.5萬億歐元私人投資,以加強AI超級工廠的建設和促進開源項目發展。
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也宣布了其AI領域的“2030愿景”,計劃投入109億美元用于AI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培養本土AI人才,并將沙特轉變為全球創新中心。
當然,法國和沙特阿拉伯的大規模投資只是全球AI投資熱潮的一部分。在反全球化趨勢明顯、民族主義思想抬頭的當下,各國政府都在加大對AI領域的投資,希望能在未來科技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也凸顯了AI在全球經濟中的戰略重要性。
然而,越是面對這樣的全球AI投資熱潮,越是要保持審慎的態度。我們的觀點也很明確,與當年的登月計劃不同,AI技術的發展路徑和未來應用并不清晰,這導致像歐洲這樣的大規模政府投資效果充滿了不確定性。
回顧歷史,像登月計劃這樣的重大科技項目,往往目標清晰、路徑明確,通過巨額投資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就能得到想要的回報。然而,當前的AI技術卻遠未達到這種成熟度。大語言模型雖然發展較為成熟,但其他配套技術仍處在研發階段,發展軌跡充滿了變數。
政府砸下重金,固然會有利于基礎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但其經濟回報卻難以保障。像馬克龍所提出的千億投資計劃,不可能安于科研上的創新,而是期望能夠帶來革命性的應用突破,甚至給經濟和產業帶來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果。然而,現實情況很有可能會不盡如人意。
其次,大規模投入的方式可能也不適合當前AI的發展階段。很明顯,開源技術的興起和Deepseek的出現,讓AI技術得以快速普及,極大地增加了AI技術的生態開放性,但也大大增加了產業生態的復雜性。這也對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因為需要的是對產業生態的扶植,而不是簡單的砸錢,哪怕美國“星際之門計劃”這樣的投資都可能效果不佳,別說更加缺乏生態基礎的歐洲版本了。
這主要在于,效率和創新之間存在根本矛盾。政府投資往往追求較高的效率和明確的結果,但現在AI產業的發展卻需要創新,需要各種思想實驗和技術實驗的碰撞,也就意味著會有很大的失敗概率。連未來贏家是誰都不確定,更難以保證高效率了。在AI進入產業生態創新的階段,其發展不再是以往那種按部就班的行動,而是需要在生態更加完備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試錯。而不管是生態的完備還是創新的孵化,都不是簡單粗暴地用規模投資就能解決的。
也就是說,這一波政府投資熱,大概率是看到了OpenAI等公司大力出奇跡的結果,卻沒看到AI產業正在進入生態創新階段,找錯了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擔心歐洲和沙特這種政府主導的風險投資,會導致創新方向的偏航,看起來投資巨大,甚至短期也會帶來不小的效果,但其實已經偏離了真正的市場需求,未來的收益和就業難以保障,更不用說締造強大的AI產業了。
未來,我們很有可能會看到,歐洲的AI產業只是在“新瓶裝舊酒”。例 如,在AI算力等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巨大,或是把AI大模型強行“塞進”傳統技術或應用,進行表面的包裝和改造。然而,這些舉措最終可能無法吸引到社會的廣泛使用,也無法產生AI原生應用以滿足原本難以滿足的需求。
最后,我們最想強調的關鍵點是,投資是否有效,AI能否真正發展起來,更取決于這個地方是否有適合創新的環境。
歐盟一直有一個典型問題:新興產業還沒怎么發展起來,就已經在“未雨綢繆”地制定監管政策。就像《紐約時報》的記者形容的,這就像是馬車夫試圖給跑車安裝韁繩,不僅起不到監管的作用,還會對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構成巨大障礙。
此外,歐洲各國當地的眾多政策也不利于科技企業的快速迭代。像法國嚴格的就業法規,導致企業在裁員時會面臨高昂的成本和法律風險。在工業時代,這種法規或許能良好地保障工人的利益,但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人才流動極其頻繁,特別是初創企業往往需要寬松和靈活的政策環境,法國明顯已經沒有這樣的創新土壤了。
因此,歐洲的投資者們,無論是民間資本、還是政府背景的資金,都更傾向于投資那些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這導致歐洲無疑成為了初創企業和小型創新項目的荒漠。但也正是這些小企業,才能更敏銳地把握市場的真實需求,并快速發展出合適的應用來滿足這些需求。尤其在這個技術革命的年代,更是小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最終引領產業發展的時代。
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中國互聯網和無線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科技巨頭公司們,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字節跳動、小米、華為等等,它們都不是政府規劃的產物,而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
硅谷當地的創業者交流活動現場
所以,我常把適合創新的環境比作低洼的地理環境。當沒有潮流出現的時候,這些地方可能和其他地方一樣沉寂,但一旦有新的機會出現,潮流涌來的時候,這些地方就會迅速活躍起來,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就像近期我們準備去考察的硅谷,就是這樣的“低洼地帶”。
硅谷并不是因為美國政府砸錢而興起的,它的成功源于其相對自由、寬容的氛圍。盡管美國東岸也有很多錢,但硅谷的這種無政府、相對沒人管的環境,讓它成為了一個思想和技術交織的地方,醞釀出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也吸引了像扎克伯格這樣的“壞孩子”在那盡情發揮創意,從而讓技術能夠真正用于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現在,AI的發展又到了一個需要百花齊放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各種新的想法和創意得以涌現。而根據我的觀察,硅谷又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孕育出了大量未融資的、處于Stealth Mode(潛伏期)的AI原生小公司,而它們很有可能匯集為下一波AI浪潮,未來的科技巨頭也有可能從中出現。
目前,中國的各大科技企業,如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等等,也都紛紛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吸納頂尖人才,直接在一線參與到AI科技浪潮之中。
所以,即使在中美科技戰的大背景下,我們仍然推薦大家抽空到硅谷來看看。文字、圖片和視頻終究有距離感,親身到場、現實互動才有真實感受。我們的前哨AI硅谷行也已經進入招募尾聲,如果你感興趣,就快點擊鏈接了解,現在還有不小優惠!
最后,做個活動預告,前哨AI小課第四季即將開始了,Tina老師一直跟蹤AI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至今已手把手帶領3000多人掌握先進AI工具。想要學習AI新技能的朋友快快掃碼加入吧!現在報名,還能享受早鳥價!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硅谷重要孵化器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