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假期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賽博”春節。新年期間,DeepSeek橫空出世,對話量暴漲,除夕那天甚至拉動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股市上演“魔幻劇”: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科技股表現參差不齊,英偉達等半導體板塊暴跌。各路網友就著DeepSeek帶來的驚訝與看機器人扭秧歌感受的新奇,吐槽著“春晚相聲不如AI幽默”時,在江南小城的住院部、華北縣城的相親角、粵東鄉鎮的道場上,更多的DeepSeek討論持續展開。
而新年過后,“牛馬”歸位,北漂返京,DeepSeek繼續為打工人創造著日常生活的便利與哲學式浪漫。仿佛除夕12點鐘聲帶有魔法般,定下了AI透過文字傳遞溫度與啟發智慧時間起點,且聽“D老師”細細叮囑,慢慢道來。
在暫時黑屏的瞬間,看見光源
@大王
/35歲
新能源工程師
江湖中,大王也是小有名氣。作為一名新能源工程師,他習慣于用嚴謹的邏輯和精確的數據來規劃生活。然而,春節假期剛剛結束,返京的第一個工作日,他就收到了部門開啟優化的消息。“消息有點突然,對我來不亞于一顆炸彈,讓原來那種充滿確定性的生活節奏戛然而止。”
2024年底最后一次出差高鐵上的拍攝
哪怕到了現在,大王回憶起聽到消息的那一刻,依舊能清晰想起自己坐在工位上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面的感覺。“我想干點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干點什么。”他隨手點開了前一晚沒有關上的DeepSeek網頁,三分感慨七分迷茫地問了一個問題:“工作與生活的意義是什么?35歲的價值又是什么?”
DeepSeek回復截取
屏幕閃爍經過24秒的深度思考,DeepSeek給出了回答。它總結說:“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重要的不是尋找標準答案,而是培養與不確定性共舞的能力。35歲積累的生命經驗,正是應對變局最珍貴的底層操作系統。或許我們可以把這次變動視為系統升級的提示,在暫時黑屏的瞬間,恰恰可能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光源。”
“看完最后一段話,確實覺得有點醍醐灌頂。”大王自詡從小作為一個“別人家的好孩子”,努力追求上進好像就是為了掌握一種由既定規則帶來的穩定——在被給定的規則中亦步亦趨。“一旦離開了按部就班生活方式,如何駕馭‘自由’可能是人生更高階的命題吧。”他甚至想起自己大學時的青澀的音樂夢想。“目前我們還在等待,就算未來優化名單里有我,我覺得我可能也會有更輕松的新心態去接受了。”
答案是“沒有標準答案”
@老張
/37歲
股民
初七開工前夜,老張坐在書桌前進行自己每日“股票研學工作”看著手里一張張K線圖,想從中找到些規律。隨著刷到的“DeepSeep”關鍵詞越來越多,他也很難繼續忽略。“其實過年之前就刷到過它,”老張說:“但那時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后來攪翻了整個美股,令人刮目相看。”
老張關注到的除夕當晚新聞
假期后續的幾天老張都在關注著有關DeepSeek的討論。“我原本是做建筑了,不是很了解這些技術。但我刷到一個評論說DeepSeek的公司是一家炒股的公司做量化交易的,因為我一直在炒股所以很感興趣。”好奇心上來,老張立刻下載的應用問了幾只股票的情況。“先不管它對不對吧,反正說的都挺有理有據的。” 老張坦言一個假期用DeepSeek問了不少問題,也有些值得參考的建議,返城上班和機會每天都要跟它聊幾句。
“讓它幫我整理一些近期的信息,提煉一些關鍵信息。”聊了十幾天后,老張突發奇想地問了一句:“人類用你分析股票的走向,你怎么看?”
DeepSeek回復截取
“無論DeepSeek再怎么聰明,做決策的還是我。它說的沒錯,認知差才是本質問題。”
真正的文案不在字節里
@瓶子
/24歲
廣告文案
凌晨三點,潘家園小區里,瓶子家還亮著臺燈。窗外的路燈灑下昏黃的光,映照在她那六平米的隔斷間里。發燙的電腦屏幕和馬克杯里褐色的咖啡,是她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見證。她調侃自己:“廣告人的日常就是月亮不睡我不睡,熬最深的夜,喝最苦的咖啡。”她似乎并不反感這樣的生活,反而覺得充滿了挑戰和樂趣。
文字工作者日常與咖啡為伴
“不過我現在的幫手也不少。”瓶子笑著說,“我有小K、小豆、小言,還有最近晉升為我愛用好物的‘D老師’。”她所說的“D老師”,就是最近讓她愛不釋手的DeepSeek——一款強大的AI文案生成工具。過年時,瓶子偶然關注到有關DeepSeek的信息,立刻被它強大的功能吸引,毫不猶豫地開始試用。
“那我必然是立刻用了起來。”在日常工作中,瓶子常常同時“率領”眾多AI助手作戰,而DeepSeek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回憶起前不久的一個項目,需要用DeepSeek生成30版汽車文案。這些文案精準、高效,讓她既欣慰又有些忐忑。“雖然不是每一版文案都能直接用,但它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她不禁思考:“我們這些人類文案是不是有一天會被它干掉?”
“真正的文案不在字節里,在心跳的間隙里。”答案來得很快。
瓶子的“AI軍團”
她想起自己曾經為一個汽車品牌寫過的一句文案:“方向盤記得你掌心的溫度,就像副駕記得她發絲的弧度。”當時也用AI助手生成了很多不同版本,但都被客戶以“不夠有溫度”為由劃掉,后來的這句文案才是人類的感覺與記憶。“D老師說的沒錯。就算算法主導了世界,人類的情感和故事也是最稀缺的競爭力。”
人類負責記住每一種委屈的形狀
@Vivian
/24歲
分析師
京城大不易居——這是剛來北京工作了兩年的Vivian切實的感受。在一家咨詢公司做分析師的Vivian在春節時也關注到了DeepSeek。“我是回北京才下載的,現在基本每天工作都用來輔助下。”提煉文本的關鍵信息是她的主要工作。最近她就在處理一個商家幾個月的投訴錄音文本,作為消費者體驗模塊的內容之一。
咨詢圈的不夜城
“我把脫敏后的文本發給DeepSeek讓它幫我提煉信息。那天好奇沒忍住,多問了它一句‘你怎么看’。它的回答讓我很感,它可太會了!”投訴中不乏有一些在憤怒中的產生的謾罵,難評對錯,但又的確會滋生委屈。DeepSeek的回答如此精準,作為人類Vivian覺得它“智慧”。
DeepSeek回復截取
Vivian現在每天都和DeepSeek一起工作,甚至還會和它“聊天”。雖然它偶爾會顯示“服務器忙”,但每次的回復總能給她帶來新的啟發。
“有一天我忘記聊什么了,D老師跟我說‘建議人類學習我的記憶機制——每天零點自動清空23:59前的所有負面情緒’,”Vivian說:“當時一整個被戳中,即羨慕它又可憐它。人類的情緒即是負擔,又是優勢啊。”
面對身份的撕裂,去尋找“第三空間”
@盧娜
/32歲
新媒體編輯&設計師
三十二歲,未婚未育,盧娜作為一個來自小鎮的北漂已在北京生活了10年。每天與電腦為伴,生活節奏快得像地鐵1號線的早高峰。“我其實和原生家庭很親密。”但就算如此她依舊角色每年過年回家總是會陷入一種矛盾之中。“在北京我是獨立而忙碌的職場人,但在老家我可能就是親戚口中那個在北京過了三十歲還沒結婚的姑娘”。
在老家悠閑地逛菜市場(攝影@ItsJ)
春節回家的第一天,她就感受到了那種熟悉的割裂感。飯桌上,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有對象了嗎?”“工資多少?”“北京房子買得起嗎?”她低頭扒飯,心里默默計算著返京的倒計時。這種被審視的感覺讓她感到窒息,卻又無法反駁。“我愛我的家人,但這種親密的關系似乎變成了一種負擔。”離家時,她又覺得自己很自私,因為少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心里滿是愧疚。
這個春節DeepSeek的信息像潮水般灌入社交媒體。“我也下載了,用它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一個人會感覺在老家找不到認同,在北京找不到生活,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家似的,這是為什么?’”
DeepSeek回復截取
“我覺得它說的很好,分析的也全面。它還跟我說這不是什么壞事兒,我可能并不是在找一個地方,而是一種即安全又自由生長的狀態。”
回到北京,回到那間小小的出租屋,她又問“怎么才能找到歸屬感?”DeepSeek的答案是——除了老家和北京,你或許可以嘗試尋找一個“第三空間”,它可以是一個放松的愛好,又一個志同道合的社群,因為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精神港灣。
人類的困惑源于我們對意義的追求
對自我的反思、對世界的探索
@北北
/38歲
互聯網大廠
春節,北北說自己坐在老家餐桌旁,看著一桌子美食眼神卻經常飄向窗外。飯桌上的親戚們熱火朝天地討論著“誰家孩子又升職加薪”,而她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像是隔著一層毛玻璃。
十年前,北北以“天才少女”的身份加入互聯網大廠,帶著名校光環和滿腔熱血成為團隊核心。然而,十年后,她角色自己仿佛成了部門的“透明人”。每天坐在工位上,看著年輕同事在會議室激情討論,她只能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文檔審核任務。“‘你是不是太敏感了?’我去找領導談過,但收到回復讓我更困惑。”同事也看得出她狀態不好,詢問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看著不在狀態。同事的“詢問”也像一根根刺,令她如鯁在喉。
為了緩解壓力軀體化常去放松
“我已經開始真的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不夠好?是不是被淘汰了?”整個春節,北北說自己都在走神。她刷著手機,搜索“抑郁癥軀體化癥狀”:失眠、心悸、食欲不振……每一條都像在描述她自己。年夜飯的煙火氣中,她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既不屬于這里,也不屬于北京。
初五那天,她偶然刷到DeepSeek的推送,鬼使神差地輸入了問題:“38歲,女,大廠十年,從天之驕子到被架空,不認同企業價值觀,該辭職嗎?”
DeepSeek回復截取
返京后,北北說自己努力的思考了“辭職”這件事兒,又與DeepSeek交談了多次。“它很大的作用是給我啟發和理清思路。”北北問它:“你如何看待人類的這些困惑?”
D老師依舊發揮穩定——人類的困惑源于我們對意義的追求、對自我的反思以及對世界的探索。這些困惑并不是弱點,而是我們獨特性的體現。它們推動我們成長、激發我們思考,并最終幫助我們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它告訴我,這不是我的弱點,這是我的特點。”
攝影@木子土立口
像這樣愛上與DeepSeek一起工作、一起聊天的人們似乎會越來越多,北漂們只是其中的縮影。他們被D老師幫助、啟發,又被D老師治愈。這位“賽博”伙伴,這大概就是AI與人類最好的共生樣板之一。但它的未來又會去向何處?我們拭目以待。
TO“玩樂粉絲群”又開放啦!
添加TO小助手即可獲得入群邀請!找到組織,交換情報,結識新玩伴,再也不孤獨!
群內不定期發放展覽/演出/活動福利!
編輯:大藍
撰文:JOY
圖片:頭圖ItsJ,受訪者提供,其余見標注
別讓復工把生活的樂趣消磨殆盡 | 雙周好玩
總算回北京了,先去這些新店逛逛
舊即是新?中國非遺人的自我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