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
沒少刷手機、玩電腦吧?
悠然愜意的同時
最近
28歲的胡女士(化姓)
連續幾天用手機追劇
因眼睛干澀、畏光、視力下降
到醫院就診
被查出患上了干眼癥
熬夜追劇被診斷為干眼癥
胡女士家住湖北武漢,由于平時工作繁忙,春節期間她選擇宅家追看之前沒時間看的幾部電視劇,經常熬到深夜,即便眼睛不舒服也硬撐著。
2月1日,胡女士起床后感到眼睛干澀、畏光,且視力有所下降。于是,她前往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診斷胡女士為干眼癥。
詢問病史后,醫生告知胡女士,她的干眼癥是由于前幾天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所致。好在通過藥物治療、霧化熏蒸和瞼板腺按摩,其眼部不適癥狀明顯緩解。
干眼癥不只是“眼干”
重度可致失明
醫生提醒,冬季本來就是干眼癥的高發季,一些人過年期間熬夜頻繁,再加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發病率上升。
“春節假期到來,不少市民跟平時相比有了更多時間使用手機、PAD、電視等電子產品,加上冬季長時間在溫暖干燥的室內用眼,難免會出現雙眼干澀、酸脹、燒灼感、異物感、視物模糊等癥狀,這段時間干眼癥患者有所增加。”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李雙介紹。
如何自測干眼癥?
??干澀感:感覺眼睛里有沙子或異物,像被風吹干了一樣,缺乏潤滑感;
??刺痛感:眼睛出現輕微到中度刺痛,尤其在用眼過度或環境干燥時更為明顯;
??癢感:眼睛發癢,且用手揉眼會加重癥狀;
??紅眼:眼睛出現紅血絲;
??反射性流淚: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眼睛干澀刺激,可能會出現反射性流淚,但這種流淚并不能有效緩解干眼癥狀;
??視力模糊:視力短暫模糊,尤其在閱讀或看電腦屏幕時更為明顯,休息后可緩解;
??視物疲勞:長時間用眼后易出現視物疲勞,需頻繁眨眼來緩解。
干眼癥絕非大家認為的“眼干”這么簡單,它是一種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引發的慢性眼部疾病。重度干眼癥可引發角膜炎、角膜潰瘍等眼科疾病,最終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據統計
我國干眼癥患者約有3.6億人
且發病趨勢日益年輕化
甚至一些學齡前兒童也未能幸免
那么,對于干眼癥普遍存在哪些誤區?
如何有效降低假期患干眼癥的風險?
干眼癥的三大“謠言”
看你知道幾個?
“眼睛干澀就是干眼癥”?
如今,許多兒童和青少年頻繁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不少人會出現眼睛干澀、疲勞的癥狀。出現了這些癥狀就是干眼癥嗎? 專家介紹,干眼癥的主要表現是眼睛干澀,但眼睛干澀未必就是干眼癥,常見的過敏性結膜炎也有眼睛干澀的癥狀。
北京同仁醫院眼角膜科主任接英介紹,“比方說過敏性結膜炎,也會感覺到眼睛癢。除了癢之外,它(眼睛)也有異物感,燒灼感,或干澀感。那么它的治療主要是針對過敏來進行,而不是針對干眼。”
“干眼就是眼淚水少”?
正常人的健康淚液不僅有水液層,還有脂質層和黏蛋白層,這些成分的異常或更多因素的混雜失常,都可能引發干眼。
“干眼癥點眼藥水就好”?
干眼癥的治療不是一瓶眼藥水就能解決,需要先進行專業檢查,明確干眼的類型和成因,再進行個性化診療。
目前市面上一些“網紅”眼藥水中大多含有防腐劑,長期使用可能造成眼表傷害,一旦出現干眼癥狀,最好不要隨意滴眼藥水,應及時就醫。
假期如何遠離干眼癥?
讓眼睛休息才是王道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朱學春提醒,遵循以下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假期患干眼癥的風險:
1.多眨眼:眨眼是一種保護性神經反射動作,可使淚水均勻分散在角膜和結膜表面,保持眼睛潮濕不干燥。
2.注意用眼衛生:保持手部清潔,避免用手揉搓眼睛。眼部清潔不到位可能導致瞼板腺堵塞,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淚液便會過多蒸發,導致干眼。
3.保持正確坐姿:減少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并保持適當距離。工作時,眼睛應距離電腦屏幕60厘米以上。
4.補充營養元素:多吃瓜果蔬菜,補充維生素、葉黃素、β-胡蘿卜素等有益眼睛的營養素。葉黃素是眼睛組織中的抗氧化劑,主要來源于菠菜和甘藍菜;β-胡蘿卜素具有明目作用,可緩解眼睛疲勞,主要存在于胡蘿卜、西紅柿和菠菜等蔬菜中。
5.保持室內濕度適宜:盡量少使用空調,若必須使用可同時開啟空氣加濕器,以確保房間濕度在30%至50%之間。
來源:四川殘聯
編輯:龍泉驛殘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